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全國黨建雲平台>>基層快報

巴中市食藥監局:狠抓產業發展 造福人民群眾

2016年11月01日16: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巴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自2011年9月《巴藥發展行動計劃》實施5年來,在巴中市各縣(區)和市級相關部門齊心協力,創新機制,增添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1)種植面積猛增

巴中全市巴藥種植面積從2011年的30萬畝發展到目前的64.64萬畝,其中:木本藥材新增11.2萬畝,草本(菌類)藥材新增23.44萬畝。

(2)種植基地連片

在發展巴藥種植基地158個中,其中建成單品500畝以上的黃精、板藍根等種植基地20個,1000畝以上的白芍、丹參、皂角、川明參、金銀花等種植基地5個,發展巴州區水寧寺鎮龍台村、恩陽區登科街道辦事處紅梅村、南江縣高塔鄉天宮村、通江縣廣納鎮青寺埡村、平昌縣西興鎮天堂村等1000畝以上套種連片基地10個。

專合組織突現

發展各類專合組織476個,巴中市恩陽區漁溪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巴中市億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先后獲得“部級示范社”和“省級示范社”稱號,南江縣天宮村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獲得國家“十二五科技部創新獎”。

近日,巴中市出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該規劃立足全市獨特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后發潛能和中藥材產業基礎,堅持“市場導向、創新驅動、因地制宜、整鏈打造”的發展戰略,通過中藥材、醫藥工業、養生保健和醫藥流通等全產業鏈的深度開發,力爭到“十三五”末,生物醫藥產業佔全市GDP的5-6%,生物醫藥經濟實現100億元綜合產值目標,成為全市最具優勢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到“十四五”末,生物醫藥佔全市GDP的8-10%,生物醫藥經濟實現200億元綜合產值目標,成為西部重要的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示范區。

巴中巴藥種植面積從2011年的30萬畝發展到目前的64萬畝,其中草本(菌類)42萬畝,木本22萬畝,保持了20%左右的年均增幅﹔發展了川明參、金銀花、銀耳、丹參、皂角等48個骨干品種,建成了單品500畝以上的黃精、板藍根等種植基地20個,1000畝以上的白芍、丹參、皂角、川明參、金銀花等種植基地5個﹔發展了巴州區水寧寺鎮龍台村、通江縣廣納鎮青寺埡村、平昌縣西興鎮天堂村、南江縣高塔鄉天宮村等1000畝以上套種連片基地10個

市委常委市長何平要求,各級各部門發展巴藥產業決心一定要下夠,依托巴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堅實的產業發展基礎、強大的政策支撐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堅定不移把巴藥產業作為振興發展、脫貧奔康的支柱產業來抓。定位一定要明晰,根據巴中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立足巴藥產業發展現狀,建議“十三五”巴藥產業發展定位為“一地雙百三化”。規劃一定要落地,在實施中注意把握“遵循規劃要注重統一性、細化規劃要突出針對性、執行規劃要講求嚴肅性”的原則。重點一定要抓牢,巴藥產業發展壯大,要大力招商引資,用心用情用智慧,把招商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要重視人才培育,堅持“事要做成,人才先行”的理念;要強化科技支撐,突出科技的核心支撐作用;要注重風險防范,堅持未雨綢繆,最大限度保護藥農、藥企、專合組織的利益。保障一定要跟得上,市縣兩級要做到有牽頭領導、有主抓機構、有專職人員、有專項經費、有工作機制;要強化投入引導,落實巴藥產業發展相關鼓勵扶持政策,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用好巴藥產業發展基金,撬動更多的銀行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巴藥發展;要強化考核促進,把巴藥產業發展作為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目督辦、牽頭部門一定要定期開展督促檢查,通報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地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巴中市食藥監局供稿 楊平 )

(責編:高巍、秦華)

推薦閱讀

六中全會解讀:立規設防 強化堅定理想信念   27日,十八屆六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主題,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兩個重要文件。六中全會公報對中國共產黨能力提升有哪些方面的影響?【詳細】【專題】

人事任免|中國領導干部資料庫
相關專題
· 基層快報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