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中共開江縣委書記羅建談“兩學一做”

創新社區黨組織服務載體的思考

中共開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張宇科

2016年10月27日14: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來指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點轉移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社區黨組織作為服務居民最直接、最具體、最基層的黨組織,如何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打造服務型黨組織,不斷創新黨組織的服務方式是當前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近年來,開江縣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關於建立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部署和習總書記重要指示,主動對接社區發展多元化需求,堅持立足實際、創新載體,積極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主要做法

第一,對接居民需求轉變服務方式,變“群眾上門”為“干部下沉”。始終把居民的日常“小事”當成社區的頭等“大事”來抓,社區干部主動深入居民住所,為70歲以上老人和身患殘疾、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開展訴求代辦特色服務2000余人次。依托“入戶五四工作法”網絡管理平台,整合轄區中介服務資源和與居民生活銜接緊密的商鋪信息,通過網絡實現供需雙方高效便捷互動,開辟了“互聯網+中介+商機”的便民為民服務模式。

第二,對接管理需求拓展服務領域,變“管理為主”為“服務優先”。大力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日間照料服務,幫助短期照看老人840余人次,分擔上班族、務工族贍老壓力。針對上班族子女放學后無人看護的問題,在社區服務陣地開辦“5:30課堂”,免費提供教育輔導服務,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搭建平台。新聘社區網格員399名,採取“定格、定人、定責”工作模式,建立了職責明確、管理精細、服務高效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第三,對接城鄉統籌需求豐富服務內容,變“任其發展”為“主動搭台”。探索建立城鄉互助交易服務中心,著力解決社區居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拓寬山區群眾農產品銷售渠道,為搞好精准扶貧、助農增收提供了有益探索。今年以來,共為916戶居民和80戶村民提供優質服務,銷售金額38萬余元。著眼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綠色、健康生活追求和解決城郊勞動力不足、土地閑置的現實問題,創新“開心農場”、“DIY家庭農庄”、“自主生產田園”等土地經營模式,實現了居民、農戶雙贏。

第四,對接經濟發展需要提升服務功能,變“部門攻堅”為“全員破難”。充分調動社區黨員積極性,發揮其與群眾距離近、了解群眾期盼和威望高、人脈廣的優勢,成立特別黨小組28個、黨員突擊隊47支,積極參與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環境治理等棘手問題,為黨員主動作為搭建平台。依托社區活動陣地,成立35個黨員干事創業服務中心,定期組織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各項業務技能,為一線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堅強保障。

二、存在問題

雖然開江縣在創新社區服務載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隊伍素質與崗位要求不相適應。當前,開江縣社區工作隊伍平均年齡41.6歲,其中有3個社區的工作隊伍平均年齡47.8歲,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86人,佔到46.5%,離年輕化、知識化、職業化的要求差距較大。

二是工作理念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隨著城市人口、社會結構的變化,居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呈現出總量大、種類繁、層次多的新特點,但不少社區干部開展工作還停留在憑老經驗、老方法的層面,缺乏主動意識和創新意識,離緊跟時代發展、順應居民期盼的要求差距較大。

三是黨員態度與服務發展不相適應。城鎮化日趨加快,社區黨員的來源、構成、職業日益多元化,加之有的黨組織放鬆了對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導致部分黨員對社區組織開展的活動漠不關心、消極應付,在參與社會管理、服務群眾方面鮮有作為,離主動作為、服務發展的要求差距較大。

三、下步思考

面對為民服務新常態,當前社區黨組織服務載體建設必須圍繞居民的多元化需求、經濟發展、依法治理、激發基層黨員活力四個方面來進行創新。

(一)以“高效率”的理念,服務居民生活。當前,社區居民對方便、快捷的服務期待值越來越高,在這方面,要推行“兩大”載體進行積極對接。一是建立“互聯網+服務”工作模式。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及了要利用“互聯網+”的力量來進一步深化改革,社區黨組織服務載體建設也應該引入這一手段,以滿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一定要依托民情管理系統,讓居民直接在系統中錄入需要的代辦代購服務、信息資訊服務、家電維修服務等信息,實行網上受理和辦理﹔同時,暢通熱線、窗口受理渠道,讓網上、網下高效互動、緊密銜接,讓居民辦事不跑路或少跑路,借力互聯網的便捷優勢,提高服務水平。二是推行“民生微項目”高效落實。對涉及的社區設施維護、環境改造、路燈更換、階梯防護欄等群眾迫切需要的“民生微項目”,採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方式,立即安排工作人員辦理,並設定不超過2天的辦理時限,高效回應群眾期盼。

(二)以“全方位”的支持,服務經濟發展。當前,經濟發展正經歷下行的陣痛,在這緊要時刻,社區黨組織要充分將政治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為產業發展做好服務。一是實施產業從業者素養提升工程。整合懂經濟的黨員志願者隊伍力量,開辦“社區夜校”,主要為工業、農業產業業主開展經濟知識培訓,增強其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能力本領﹔整合人才培訓資源,依托縣職業中學,對產業工人進行適用技術培訓,為產業發展培養更多的“能手”。二是開展示范典型評選活動。深入開展“創新創業之星”、“致富帶頭人”、“十佳誠信商鋪”、“黨員示范店”等評選活動,充分發揮示范典型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你追我趕的爭先氛圍,為產業發展增強活力。三是推行“一對一”定點幫扶。將社區干部與轄區企業、商鋪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協辦各種証照、協調創業貸款、拓寬銷售渠道、調解矛盾糾紛,解決業主后顧之憂,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軟環境。

(三)以“多角度”的視野,服務依法治理。深入推進依法治理是當前基層黨組織的一項核心任務,把法治理念融入社區黨組織服務載體建設應作為當前的主攻方向之一。一是建立法治知識宣講平台。通過在社區陣地制作牆體漫畫板報、建立法治文化長廊、設置法治宣傳櫥窗、安裝電子顯示屏等形式,強化對法治知識的宣傳,提高居民的法律知曉率,引導居民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二是建立社區法律服務中心。引導社區轄區內居住的法官、檢察官、警察、司法干警、律師等法律從業者,以志願服務的方式到法律服務中心輪流坐班,接受居民的法治咨詢、提供相應的法律服務和援助。三是推行“1356”矛盾化解模式。“1”即建立一本台賬,適時記錄矛盾糾紛動態信息,有針對性地化解﹔“3”即守好三個陣地,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派專人對“重點單位、公共復雜場所、案件多發區域”進行全時監控﹔“5”即管好五類人群,對社區矯正人員、肇事精神病人、吸毒人員、刑滿釋放人員、違法青少年及邪教人員進行排查建檔,實施分類管控﹔“6”即組建六支隊伍,組建專職巡邏隊、義務巡邏隊、應急隊伍、網格員隊伍、調解員隊伍、安保員隊伍,針對“五類人群”進行幫教。

(四)以“周密性”的引導,服務黨員創優。激發基層黨員創業創新活力、引導黨員主動為民服務是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的重要內容,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應該更加加強。一是開展黨員亮身份活動。按照“入戶五四工作法”干部信息公示制度的要求,利用社區陣地的公示公開欄,督促社區黨員把自己身份、承諾、職責主動亮出來,倒逼創優動力、增強創優活力。二是搭建黨員創優平台。在社區開辟多類別的黨員公益性服務崗位,引導轄區內黨員結合自身特長進行認領,為基層黨員創優搭建多種平台,激勵黨員在為民服務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升華宗旨意識。三是開展“奉獻在社區”活動。組織機關在職黨員不定期到社區走一走、看一看、問一問,弄清社區發展和居民生活的困難,帶著目標主動到社區“報到”、到社區開展服務,推動在職黨員的職能從“八小時之內努力在單位工作”向“八小時之外無私在社區奉獻”延伸,不僅要在工作圈創優,更要在生活圈創優,讓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天候”彰顯。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