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讓“耀仔”的故事直抵人心

——福建寧德村支書周炳耀先進事跡系列報道引發社會強烈反響

王國平 高建進 崔志堅

2016年10月26日09:1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耀仔”的故事直抵人心

  “這個人,觸碰到了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太陽照得到的地方,再找不到第二個這麼好的人了”“那個受歡迎的‘耀仔’走了”……10月17日以來,村支書“耀仔”的故事廣為傳頌。他的感人事跡,不僅中央主要新聞單位的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進行了充分報道,北京、上海、廣東的都市媒體也給予了重點關注,新媒體的H5作品被集中推介和頻繁轉發形成“霸屏”效應,截至25日被點擊閱讀近500萬次,網友獻花100多萬次,網上關於他的話題總閱讀量達上億次。

  這位村支書叫周炳耀,生前是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卓洋鄉庄裡村黨支部書記,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耀仔”。在抗擊台風“莫蘭蒂”過程中,他為了保護村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落水犧牲,生命在45歲的華年永久定格。深秋時節,“耀仔”的故事給人以溫暖和感動,這股暖流還在繼續給人以力量和信心。

  在台風中身入、情入尋找“耀仔”的故事

  9月27日上午,中國青年報記者何林璘來到首都機場,計劃直飛福州。正常情況下當天下午就可以抵達周炳耀的家鄉庄裡村了。但事與願違,她到達古田縣城已經是深夜了。

  都是台風惹的禍。9月15日,台風“莫蘭蒂”剛剛在福建肆虐,28日“鲇魚”又再度來襲。27日下午的福州,風雨交加。她乘坐的航班,緊急迫降杭州。她匆忙趕往高鐵站,在最后時刻總算踏上了前往古田的列車。

  人民日報記者張洋就沒有她幸運。他乘坐的從北京直飛福州的航班,起飛時間稍晚,緊急迫降在長沙。隻好第二天一大早,從長沙乘坐高鐵到江西上饒,再轉乘高鐵到福州。而福州到庄裡村正常情況下車程也需要3小時。他到達庄裡村已經是9月28日下午3點了。

  “真是奔波了一路,讓我切身地領略台風的威力。有了這樣的經歷,頂著台風採訪抗台風英雄,有特別的感同身受,心中充滿了敬意。”張洋說。

  為了大家,為了家人,周炳耀是個“拼命三郎”。他為什麼這麼拼?帶著這樣的問題,張洋展開採訪,他發現,這是因為周炳耀似乎與生俱來擁有“心中有他人”的溫情。

  這份動人的溫情讓記者們深受感染。盡管採訪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但記者們設法加以克服,力爭尋找到與“耀仔”有關的感人故事。

  在會議室與村民座談中途,停電了,門外大雨滂沱,室內一片漆黑。記者們打開手機上的電筒,繼續採訪。在周炳耀出事地點,雨下個不停,盡管打著傘、穿著雨靴,還是一身濕,但採訪不曾中斷。為了讓村民接受採訪時保持自然、放鬆的狀態,記者們要麼特意把採訪地點定在廚房裡,要麼冒著雨跟村民一起到養菇大棚裡,邊閑聊、邊採訪。有些年長的村民說話有口音,記者們不時請當地年輕人幫忙,求助“翻譯”,耐心地核實每一個細節。

  採訪的過程,對於記者們而言,也是一次受教育的過程。“周炳耀最讓人感動的,是他深入骨髓的故土情懷,以及對父老鄉親情同手足的愛。這是他奉獻這塊土地、為之獻身的情感基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就像一盞燈,無聲地點亮在這個偏僻的山村,默默發著光。採訪中,我沒有找到他的豪言壯語,但他所做的看似尋常的一切,詮釋了何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詮釋了何謂脫貧攻堅第一線核心力量。”新華社記者廖翊說。

  澎湃新聞記者李聞鶯和同事在國慶長假期間,放棄休假機會,再次來到庄裡村進行補充採訪。她說,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周炳耀的朴實無華,“他作為黨員的‘先進性’是可以學習和效仿的。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個人物是豐滿的。他不僅熱愛工作,心裡裝著群眾,同時也愛自己的家人。作為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好兄弟……他在這些個人角色中,一樣有責任、有擔當,這一點令人敬佩”。

  在融媒體時代創新傳播“耀仔”的故事

  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不能再一味地沉浸在過去的“老辦法”上,而是要大力加快創新步伐,“樹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強化融合意識、用戶意識、市場意識,更注重選題策劃、更注重打磨精品、更注重融合傳播、更注重社會效果”。周炳耀先進事跡系列報道,就是全方位推進新聞傳播創新的一次有益嘗試。

  在這次報道活動中,澎湃新聞率先發力,10月17日推出H5作品《好人耀仔:一位寧德村支書的45歲人生》。作品以年輕網民喜愛的動漫形式,配合音效、音頻和視頻,藝術化地展示了周炳耀的感人事跡以及村民對他的懷念之情。隨后,《新京報》《南方都市報》跟進報道,大篇幅講述了周炳耀平凡而閃光的一生。

  “都市類媒體和新興媒體崛起改變了典型人物報道的傳播格局,他們加入到典型人物報道的隊伍中來,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使典型人物報道的格局從單一走向立體。各媒體間的互動、滲透也增強了典型人物報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實現了傳播范圍最大化。”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系主任許向東說。

  他還發現,此次報道安排富有強烈的策劃意識。以往傳統的報道模式,是多家媒體在同一時段進行集中報道,一次性完成。這次報道則是先新興媒體后傳統媒體,各家媒體依次推出,從10月17日到25日,每天“不斷線”,而且“一家發布,眾家推送”,形成報道“矩陣”,覆蓋不同受眾人群。從10月20日開始,中央主要新聞網站和重點商業網站開設專題,對其他媒體刊播的報道在顯著位置推送。

  “受眾反饋是檢測報道效果的標尺,反映出受眾對報道的關注和需求。”許向東說,除了澎湃新聞的H5產品設計了為耀仔獻花環節外,各網絡專題也提供了互動、討論空間,給網民提供了發聲的場所,在事件發生后迅速形成輿論熱潮。他認為,密切關注受眾反饋,提倡受眾參與的雙向互動,將成為典型人物報道的一個常態。

  對同一典型人物的報道容易“撞車”,出現同質化現象。此次報道活動,各家媒體各擅其能,在內容上相互補充,各有側重,形成同頻共振。許向東認為,《新京報》的通訊回憶了周炳耀犧牲前最后一天的行蹤,《南方都市報》聚焦周炳耀的清正廉潔和大公無私,《人民日報》評論將目光對准基層黨組織在脫貧中的“攻堅手”作用,新華社全媒體頭條文章真實還原了周炳耀的親情和鄉情,《光明日報》展現的是周炳耀的做事與為人,《經濟日報》則注重反映周炳耀在帶領村民致富上的作為,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的報道以形象的鏡頭語言深情地講述了周炳耀質朴厚道、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

  “縱觀周炳耀的系列報道,層層遞進,緊密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報道鏈條,並注意報道的差異化和個性,注重內容與形式上的全方位創新,因此產生持續的影響力是必然的。”許向東說。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用心體會“耀仔”的故事

  “如何真正做好一名合格黨員?”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這是每一位黨員在思考的問題。周炳耀提供了一面鏡子。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縣委書記王玲表示,媒體對村支書周炳耀先進事跡的廣泛報道,就像給廣大基層黨員干部上了一堂堂生動的“黨課”。黨員要做到“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周炳耀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神聖使命。

  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副書記王洪濤說,這段時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推出一批接地氣、有溫度的報道,樹立起了一個基層村支書血肉豐滿、立體可感的光輝形象,讓人可親可敬可學。周炳耀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為村民辦實事,人到中年還被全村男女老少親切地稱呼為“耀仔”,這表明他善於做群眾工作,願意跟群眾打成一片。這樣的作風和境界值得學習與繼承。

  古田縣縣委書記鐘昌華表示:“周炳耀的事跡生動地証明,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隻有選優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頭雁’,才能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農村的經濟建設與發展。我們要進一步弘揚基層黨員干部的優良傳統,積極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致力建設優美幸福的新農村。”

  在各大網站的留言專區,說得最多的是“欽佩”,表態最多的是“致敬”。網友@秋天的童話留言道:“他是村民的主心骨,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好支書把滿腔愛奉獻給村民百姓,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值得永遠懷念!”網友@烏睿瀚說:“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優秀人格給我們書寫了一個點贊的人品。”網友“梅頂漫步”說:“類似正能量的暖新聞,建議媒體多宣傳,再多都不為過!”

  澎湃新聞H5作品中的“連環畫”,是由記者李媛繪制的。現場採訪的經歷,以及讀了眾多媒體同行挖掘到的故事,她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於是有了把手繪圖卷贈送給庄裡村的念頭,“‘耀仔’的事跡看似平凡,卻直抵人心”。

  寧德市市委書記廖小軍表示,周炳耀同志雖然離開我們了,卻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譜寫了一曲基層干部“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周炳耀同志生前未完成的工作,我們將以周炳耀的精神繼續踏踏實實做好,帶領村民早日擺脫貧困。

  (本報記者 王國平 高建進 崔志堅)

(責編:秦華、閆妍)
相關專題
· 好支書周炳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