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 琳
2016年09月06日0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雲南昭通市駐村工作隊隊員(左一)深入脫貧攻堅一線指導農民種植蔬菜。 |
眼下,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隻剩下4年多,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如何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確保如期完成目標?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基層黨組織成為脫貧攻堅的戰斗堡壘,是各級黨組織面臨的重大考驗。眼下,不少地區把黨的力量挺立在脫貧攻堅前沿,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通過選優配強貧困地區領導干部、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精准選派第一書記等舉措,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証。從今天起,我們推出“抓黨建促脫貧如何發力”系列報道,關注各級各地如何吹響沖鋒號、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編 者
能者上、庸者下,激勵領導干部攻堅克難
今年,雲南專門從天津、浙江、福建引進了4名優秀干部到貧困地區擔任縣委書記。“試點從省外發達地區引進優秀干部到貧困地區任職,旨在為貧困地區帶來新的思想、新的觀念和新的動力。”雲南省委組織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打贏脫貧攻堅硬戰,需要一支指導有方、能拼善戰的領導干部隊伍。抓住市縣鄉換屆契機,選優配強貧困地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已成為多地脫貧攻堅的關鍵法寶。
四川從2014年開始共選派219名經濟金融、城建規劃、工業與現代服務業、新農業農村與科教文衛、社會管理等五類地方急需專業人才到市縣挂職,加強地方專業領導力量﹔今年再從省內發達地區選派20名青年優秀干部到貧困地區擔任縣級黨政正職,選派87名貧困地區鄉鎮黨政正職到省直單位挂職鍛煉﹔
最近,雲南一大批有拼勁、懂扶貧、會扶貧、能吃苦的優秀干部進入貧困地區黨政領導班子。目前,476名貧困鄉鎮黨委書記平均年齡39歲﹔本科以上學歷423名,佔88.9%﹔具有鄉鎮領導崗位任職經歷的434名,佔91.21%﹔
陝西有針對性地選派150名金融、科技、經營管理和城建類等專業干部到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挂職﹔460多名優秀年輕干部到貧困鄉鎮挂職,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脫貧攻堅一線磨煉干部,更造就干部。因為駐村實績突出,從四川達州市市政協機關下派至萬源市鐵礦鄉泥溪溝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宋原立,由正科級提拔為副縣級﹔
去年以來,雲南昭通市在脫貧攻堅一線選拔使用成績突出的市管干部55人﹔
“選優配強貧困地區干部,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創造了好干部走向基層、好干部出自基層的用人環境。”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表示。
能者上,庸者下。扶貧不力,就得“挨板子”。此前,四川巴塘縣昌波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洛絨曲登和蘇窪龍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卓海雲,石渠縣德榮瑪鄉黨委書記昂翁四郎等人就因開展精准扶貧工作不力被處分。
此外,四川還建立了容錯、激勵、能上能下“三項機制”,特別是制定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具體實施辦法和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職、不適宜脫貧攻堅需要、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形成能上能下常態化機制﹔研究出台充分調動干部積極性激勵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意見,建立容錯糾錯、澄清保護機制,為擔當者負責。
給錢給物,還得給個好支部、探出好思路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難發現,除自然條件制約外,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是不少貧困地區面臨的共同問題。
“有的村‘兩委’長期弱化,起不到帶頭人的作用﹔有的村班子成員自身文化素質不高,對如何擺脫貧困沒有主意。”四川省委組織部負責人坦承。為此,四川開展軟鄉弱村整頓,調整撤換不勝任不稱職書記274名,補充配齊缺員村班子1250個。同時,為了確保村支部能夠抓實脫貧攻堅,大力實施“黨員精准扶貧示范工程”,從省管黨費中下撥1.15億元,協調整合各級各類幫扶資金20億元,支持11501個貧困村每村實施1個以上黨員精准扶貧示范項目,吸納46742名貧困黨員、486343名貧困群眾參與。
此前,四川漢源縣富林鎮青富村貧困戶李萬軍想致富,但苦於沒找到掙錢的好門道。“黨員精准扶貧示范工程”實施后,李萬軍被定為黨員帶頭脫貧示范戶,他用扶貧資金購買皇菊苗2000株,有關人員還手把手教他如何管護、打藥、施肥……“我對脫貧致富很有信心,以后我也要幫助更多的人。”李萬軍滿懷憧憬。
給錢給物,還得給個好支部。陝西洛南縣把黨支部建在脫貧攻堅一線,洛南縣宏泰金銀花專業合作社在產業鏈上分別建立了種植、生態養殖、產品加工等5個黨小組,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吸納160戶貧困戶入社務工、入股分紅、承包經營等,合作社24名黨員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實現了穩定脫貧目標。
脫貧奔富,除了外在給力外,村民自身還得有擺脫貧困的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但貧困戶往往由於居住偏遠、受教育程度低、觀念相對落后,既缺乏脫貧的信心,也缺少致富的技能。”雲南省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因此,做好扶貧工作,‘授人以魚’外,更需要‘授人以漁’,這其中,基層黨組織中的黨員和致富能人的榜樣帶動作用很大。”
近年來,雲南把“扶志”與“扶智”放在關鍵位置,堅持開展“三個培養”工作,把7.3萬名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4.5萬名黨員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組干部。“以前扶貧推不動的村子動起來了,以前動得慢的村子快起來了。”雲南省委組織部負責人說。
四川依托貧困村村級組織活動陣地和遠程教育平台開辦“農民夜校”,通過“支部+陣地”“黨員+群眾”等方式加大政策、技能、“雙語”、新風尚等培訓,教育引導群眾主動脫貧、精准脫貧。
陝西寶塔區姚店鎮蒲屯村是一個典型貧困村,村級換屆中,致富能手王海有被推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貧困戶推廣草蓄沼園配套技術,建設千畝水果採摘園和萬隻養雞場,發展鄉村旅游,確保貧困戶家家有增收產業。在陝西,像蒲屯村這樣走上致富路的貧困村還有很多,而它們的變化正是得益於陝西實施的“能人強村”戰略。
“脫貧攻堅,最重要的是通過外在力量讓貧困群眾的心熱起來,真正樹立‘寧願苦干、不願苦熬’的觀念。”謝春濤認為,隻有這樣才能把“要我富”變成“我要富”,把“幫我富”變成“我能富”。
產業扶貧不能“等靠要”
陝西禮泉是有名的蘋果之鄉。在叱干鎮張咀村,蘋果多年來也是這裡的主導產業。但由於當地交通不便,常年干旱少雨,果樹也多為上世紀80年代栽種的秦冠,品種老化,蘋果一直賣不上好價錢。“產業扶貧不能靠‘等靠要’,作為第一書記,得幫大家闖出一條路來。”下派到當地的第一書記李英,利用“學校+農戶”的幫扶思路,努力讓當地貧困戶擺脫困境。
“破解貧困村‘班子軟弱、經濟薄弱、基礎脆弱’的現狀,僅憑村級組織自身力量在短期內很難奏效,必須借助外力推動才能有效解決問題。”陝西省委組織部負責人深有感觸。
目前,選強配優第一書記已成為三地脫貧攻堅的共同舉措。今年,陝西下派第一書記10450名,雲南下派第一書記6006名,四川下派第一書記11501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和貧困村黨組織得到全面覆蓋。
脫貧攻堅啃的是硬骨頭,不是僅靠個別機構、個別領導干部就能夠完成的,還得調動全省各級各部門及黨員領導干部的力量。為此,雲南開展“挂包幫”等工作,1.36萬名省州縣領導干部,1.76萬個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四川開展干部走基層活動,去年以來,全省各級黨員干部累計走訪貧困戶433萬人次,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問題155萬個。
干部派下去,黨組織強起來,再加上看到周圍先起步的黨員創業示范,村民們也琢磨起了致富的門路。
“對於剛起步的貧困戶,發展產業最需要資金,但這往往成為許多村民創業的攔路虎。”四川省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目前,四川省、市、縣三級財政專門為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設立了周轉金,其中,省級財政安排資金規模為20億元,補助標准每村10萬—20萬元﹔
雲南實施“基層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貸款”項目,3年來共發放創業致富貸款35億元,惠及黨員群眾13.4萬戶,戶均增收超過1.5萬元﹔
陝西則加強基層涉農銀行業機構與基層黨組織之間的深度合作,不斷優化農村信用環境,增加涉農信貸投放﹔
……
“相信通過多措並舉,形成脫貧攻堅的合力,外在的推力定能化成貧困地區‘寧願苦干、不願苦熬’的內在動力,最終實現全面小康。”謝春濤說。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06日 17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黨建組記者專欄 · 黨建周刊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