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心底無私“家”乃興

——記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黨委書記竇乃興

李贊  任紅禧

2016年07月12日16: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物小傳:

竇乃興,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黨委書記,先后獲得省“十佳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今年2月被評為全省農村“百名好支書”標兵。

早就聽說竇乃興的大名。

尚未謀面,便多次聽人談起他所在的蔬菜村:全村1900多戶、6900 多人,村集體固定資產超過3億元,每年依靠出口、外銷蔬菜創收達1.6億元——十足的“富門大戶”氣象!

蔬菜村最早名叫“幸福大隊”,可在竇乃興“當家”之前,村民離“幸福”卻很遙遠——人多地少,多數人家還沒跨過溫飽線。

這麼薄的一份家底兒,竇乃興是如何創下這份大家業的呢?

擔不起和擔得起的責任

“瞧,海林市的大半個城根兒都被我們村的土地包圍著。”在竇乃興的辦公室,他指著挂在牆上的“海林市正攝影像圖”介紹著村情。快60歲的人了,卻有著40歲的精神頭兒,講到高興處,他吊高了嗓門。

沒錯,地處城郊是蔬菜村最大的優勢。可如果守不住底線,優勢也可能變劣勢。

多年前,村集體有一處位於黃金地段的舊廠房,一位“朋友”多次找到竇乃興,讓他把廠房和地皮低價轉給某單位用於開發農貿交易市場。竇乃興搖搖頭:“蔬菜村還沒有私賣公產的先例。”

“沒有先例,那就由你開先河。”為了說動竇乃興,對方承諾給他一定的“好處費”。

竇乃興不為所動:“肥了自己,坑了集體,這個責任我可擔不起!要麼合作開發,要麼免談。”

最后,對方隻得同意和村裡合作建市場,雙方財產分紅、折股各半。

2010年,合作方因單方面原因自願退出。按行價折算,該市場的產權房屋作價2000多萬元,扣除總投資和退股的400萬元,集體淨剩資產1600多萬元。

“除了依法征地,決不賣掉一寸土地﹔除因公共事宜征佔房屋,決不賣掉一磚一瓦。”這是竇乃興立下的規矩。

“我出土地,你來建設。”近20年間,蔬菜村通過“借雞生蛋”、聯合開發的辦法,逐步積累固定資產3億多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壯大。

村裡的經濟實力強了,更多的富民想法就有了實現的條件。

過去,蔬菜村一直是當地的“菜籃子”,家家都有菜窖,村民們春天借錢買菜籽、化肥,秋天推著小車賣完菜就得還“飢荒”,忙活一年卻見不著閑錢。

“人多地少,咱就得靠科學種田。”窮則思變,竇乃興提出了建設現代化蔬菜棚區的設想:“將來在大棚裡種蔬菜,一年四季都能種。大伙兒隻管種菜,銷量上不用擔心。”

“真能扯!”有的村民覺得他異想天開、說大話。

認准的事兒就要干到底。“要是賠了,責任算我的。”竇乃興苦口婆心地動員村民跟著干,並召開村“兩委”會定政策:“凡是統一標准、同一時限內建起的20棟以上的棚室小區,每個溫室給1.5萬元、大棚給5000元的補貼。”

很快,村民們就被他說動了,被政策打動了。十多年過去,全村陸續建起4100多棟蔬菜棚室。最終,事實証明了竇乃興的眼光。

老黨員張建華家有4畝多地,一年收入十多萬元,“現在看,人家老竇當初還真不是吹牛。”

如今,在這個將蔬菜出口俄羅斯並遠銷廣東、上海的蔬菜專業村,每戶年收入10萬元稀鬆平常。

舍不得和舍得花的錢

在當地,竇乃興有個外號更有名——“竇小摳兒”。

“他太摳了。”按理說,作為大門大戶的“當家人”,出手也應大氣,可沒承想,記者採訪中聽到好多村民這樣評價他。

碳素筆沒水了,竇乃興從不買新的,換個筆芯接著用﹔打印紙必須雙面利用,寫材料時,草稿必須用廢紙。

有人說:“他花每一分錢都斤斤計較,感覺就像從他身上割肉似的。”

村“兩委”的辦公場所是一棟三層樓,從外看頗為氣派。可這個十幾號人辦公的小樓,每年暖氣隻供到3月末就停了,因為竇乃興覺得:“凍不著就行。”

僅供暖這一項,竇乃興每年硬是為村集體“摳”出來3萬多塊錢。

2005年春天,村“兩委”要新建一座佔地4.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場。公開招投標之后,竇乃興找來“懂行”的人一起反復核定預算。施工期間,竇乃興領著村干部“監工”,對建材使用嚴格按預算執行,多花一分錢都不行。包工頭無奈苦笑:“唉,這個‘竇小摳兒’,一點兒空間都不給我們留……”

去年,村裡要在高速路旁打廣告,廣告商報價近12萬元。竇乃興聽后搖搖頭,一點兒一點兒往下砍,最后以9萬元成交。

“這份家業來之不易,決不能花一分冤枉錢。”這是竇乃興的花錢原則。

然而,在村民用錢上,“竇小摳兒”卻可舍得了。

2013年7月中旬,五保戶趙慶武家的危房在雨季更加令人提心吊膽。竇乃興召集“兩委”班子商議,決定由村裡幫趙慶武改造危房。最后一算賬,花了6萬多元。這幾年,光幫助貧困戶、五保戶改造危房,村裡就花了不下50萬元。

凡是有利於提高村民素質的事兒,竇乃興也都格外大方。

為了提高村民的種植技能,早在20多年前,他就一次性購買了2萬多元農技方面的書籍﹔2000年,村裡還不富裕,但他“勒緊褲腰帶”,花20多萬元買來40多台電腦成立信息中心。

同時,對日常工作中起到帶頭作用的優秀黨員、模范村民,竇乃興也“不惜重金”:從2000年開始,每兩年表彰一次,每次拿出5萬多元予以獎勵。此外,每年重陽節,為全村500多位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紅包,總數達30多萬元。

村民們心裡都明白:“竇書記的摳門是對自己,而大方是對村民。這些年,就虧了他自己。”

當不了和當得了的“家”

多年前,幾個歸村集體所有的魚池發包給了村民。一些朋友經常找竇乃興:“想帶幾個朋友過去釣魚,你給打個招呼。”

魚池承包給了個人,如果不給錢,人家回頭會在承包費裡扣,這筆賬最終還是要算在村集體頭上。

為了不損害集體利益,竇乃興總是委婉地答復對方:“這樣,我個人出200塊錢,你們去釣吧。”對方一聽,便不好意思給他添麻煩了。

此外,村集體名下的一些飯店也發包給了個人。有時候,一些領導、親友找竇乃興:“有朋友過來,給安排一頓飯吧。”

竇乃興也是類似的答復:“吃完告訴我,我個人去埋單。”對方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在有些人看來,這不過是人之常情的“小事兒”,可竇乃興卻說:“創業難,守業更難。雖說有這麼一份兒家業,可要真敗起來,幾天就能敗光!”

他自己更是從不佔公家便宜。1995年春,蔬菜村建綜合樓,大樓主體完工后,因后續資金跟不上而被迫停工。情急之下,竇乃興籌得50萬元墊付了工程款,保証了工程如期交付,村集體因此獲得1400多平方米的門市房產權。

當時,竇乃興的妻子開美容院正需場地。有人出主意:“村裡不是欠你家錢嗎?趁機按低價買一間門市房開美容院。”這番“好言”被竇乃興拒絕了,他讓妻子去另租門市。

村子富了,竇乃興的生活卻一直完全“靠工資”。村裡人多,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都到場,用同事的話說:“就他那點兒工資,估計都不夠‘隨份子’的。”這些年,反倒要靠妻子掙錢貼補家用。

前幾年,家裡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從買房到裝修,全是妻子花的錢,而竇乃興為這個小家的唯一貢獻就是一台電視機。

竇乃興開玩笑說:“咱掙得少,在家裡沒地位,說話都不硬實。”

30年前,竇乃興和妻子幾乎同時起步——他為蔬菜村“當家”,妻子創業開美容院。30年后,妻子掙出一個富裕的小家,而他卻為全村攢下了一份大業。

在他那個小家他不當家,可他卻管著一個近7000口人的大家。村民遇到需要拿主意的事都願找他做主,因為大家信他、服他。村子大,訴求多,每天早上八點一上班,村民們就陸續上門。很多時候,他躺在沙發上便睡著了。

“說不累是瞎話,真累啊,累出一身病。”58歲的竇乃興用手撩了撩自己的“烏黑秀發”說:“頭發都白透了,全是染的。”

“他要是沒有人格魅力,我早走了。”蔬菜村黨委副書記、大學生村官康偉坦言,“跟著老竇確實累,但跟著這樣的人干,不浪費人生。”

對老竇,村民們是服氣的,不僅因為他的干事能力,更是沖著他的為人。2014年年底,在全村175名黨員到會的村黨委換屆選舉中,竇乃興再次全票當選。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