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深度融合譜新篇——雙鴨山市開展“軍警地共建”活動側記

李愛平 王維一 李樹明

2016年07月12日16: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6年大年初一。大清早。江心崗哨。

迎著燦爛的朝陽,四位大媽提著大兜子步下江堤,走向崗哨。哨兵們見了,連連揮手,高喊“媽來了”。

她們到了崗哨,解開兜子,拿出冒著騰騰熱氣的餃子,催促道:“孩子,趁熱吃。”

哨兵們吃得開心,媽媽們笑得甜蜜,讓白雪蓋地、堅冰封江的大冬天頓時升騰起濃濃的暖意。

他們並非血緣母子,卻因饒河縣團山社區和邊防某部67分隊開展的“為空巢老人送‘兵兒子’”“為孤兒戰士當‘兵媽媽’”活動,結成了超越血緣的親情母子。

“這只是雙鴨山市軍警民深度融合的一個閃光點。”雙鴨山市委書記、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孫喆說。2015年11月,習近平主席主持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做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部署。市委和軍分區在全面貫徹落實習主席這一戰略部署的過程中,將軍警地共建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來抓,為增強邊防應急能力、促進市域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堅強保証。

“軍警地共建既是對以往‘雙擁’活動的繼續,又是對以往‘軍地共建’活動的發展與創新。” 雙鴨山市委常委、軍分區政委、軍警地共建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韓玉平強調,軍警地共建的主要任務就是“六聯六建”,即黨建資源聯享,共建發展雙鴨山﹔組織生活聯過,共建活力雙鴨山﹔精神文明聯創,共建生態雙鴨山﹔文體活動聯誼,共建文明雙鴨山﹔弱勢群體聯助,共建和諧雙鴨山﹔重大事件聯動,共建平安雙鴨山。

據悉,軍警地基層黨組織共結成59個共建對子,59個共建對子成了軍民深度融合的59個鋼鐵堡壘。

強黨性,軍警地合力

尖山區向陽社區是雙鴨山市雙擁先進單位,在雙鴨山創建雙擁模范城的過程中,曾代表全市200多個社區受檢。

去年10月,區人武部與向陽社區結成共建對子,副部長范喜軍任社區第一書記。今年年初,他們在共同排查黨員隊伍狀況時發現:部分到外地養老的退休職工黨員、到外地創業的大學畢業生黨員、到外地打工的分流職工黨員,由於手機號碼更換、居住地變化,臨行前留下的聯系方式失效。社區黨支部試圖找到這些失聯黨員,但效果不佳。這時,范喜軍想到一個辦法——協調公安部門,很快就與失聯黨員全部聯系上了。

失聯黨員史喜民一人在外地謀生。當社區黨支部書記任艷芬向他的家人詢問聯系方式時,由於某些原因,史喜民不讓家人告知他的手機號碼。查找到史喜民的聯系方式后,任艷芬、范喜軍多次與他電話交談,漸漸解開了他思想上的疙瘩,並建議他創辦“黨員流動貨車”。史喜軍一試,顧客頓增10%。打那以后,他主動讓家人代交黨費,經常與黨支部聯系,誠信經營,守法經營。

“目前,全市59個軍警地共建對子,在黨建工作上全都實現了軍民深度融合。”雙鴨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軍警地共建領導小組組長馬新介紹說,軍警地黨建工作深度融合的具體做法是“七同”:黨章黨規和習總書記系列講話同學,統一學習材料和輔導材料﹔黨課同上,共建單位黨組織書記輪流為兩方黨員講黨課﹔黨日同過,重溫入黨誓詞、祭掃烈士陵園﹔黨員活動同搞,開展軍民服務﹔黨建制度同立,一起完善基層黨組織制度﹔黨員管理同做,實現黨員管理規范化、科學化﹔黨建硬件設施同上,如邊防某部為15個共建黨支部配備了黨旗、黨徽、錄音筆、圖板等“十有”。

軍警地黨建工作“七同”,大大強化了雙方黨員的黨性意識。邊防某部67分隊與饒河縣團山社區共建,分隊指導員、黨支部書記李海全任社區第一書記。他說,分隊黨員大多比較年輕,加之部隊生活的特殊性,在為民服務上往往比較概念化。兩個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后,分隊黨員看到社區黨員對貧困戶、孤寡老人無微不至的志願服務后,深受教育和啟發,也積極投身到志願者服務之中。社區的高大爺年老體弱、無兒無女、生活貧困,戰士們就經常與社區黨員一起去看望他,幫他收拾屋子。老人家有一片大菜園子,戰士們在春天幫助翻地培壟,種蔬菜、藥材,養雞鵝,讓老人有菜吃、有肉蛋吃,還能掙點兒零花錢。社區裡有四位失獨大媽大嬸,戰士們就主動認媽當兒子,排解她們的寂寞和愁緒。本文開頭的那段母子情就是其中的一個感人片斷。

促富裕,軍警地齊心

今年元旦一過,四方台區太保鎮開源村就被一種不安的情緒籠罩了——玉米的國家保護價取消,種慣了大苞米的村民們不知道種啥了。面對這種狀況,村黨支部書記張凡海急得寢食難安,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區人武部副部長丁其銳也同樣急得上火。他倆一起與村“兩委”班子商討,一起征求村民的意見,一起參加區裡的相關會議﹔丁其銳還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向外地戰友咨詢。春節后,村黨支部做出種植結構調整的決策:改種生長期120天以下、積溫在2300∼2400度以下的新品種玉米,增加黏玉米、鮮蒜、綠色蔬菜的種植面積,確保種植戶的畝收入與以往持平,並力求略有增長。同時,他倆還按照上級精神,給自己和村“兩委”班子下了死命令:有一戶村民的地種不上,就要對包片干部追究責任。目前,全村大田長勢良好。一位村民高興地說,有解放軍壓陣,干事兒就雷厲風行!

“目前,全市59個軍警地共建對子,在強村富民上都實現了軍民深度融合。”雙鴨山市委常委、軍分區政委、軍警地共建領導小組組長韓玉平介紹說,具體表現為“五合”:合謀,軍警地心往一塊想,謀劃興村(社區)富民之策﹔合力,合作攻堅克難,闖出村域經濟發展之路﹔合資,充分發揮軍警地的資源優勢,互補短板,互揚所長﹔合智,相互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技術含量﹔合效,相互促進,實現軍(警)地 1+1﹥2的效果。

饒河縣大通河鄉鎮江村與邊防某部68分隊是多年的雙擁單位,去年11月份,雙方又在軍警地共建活動中結成了軍民深度融合單位,分隊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彭健任鎮江村第一書記。今年4月,該村實行種植結構調整,8000畝耕地一半種水稻,旱田大部分改種紅小豆、白瓜子、雜糧和膠質玉米。但許多村民心裡不托底:鎮江村地處山區,交通不便,這些農產品秋后賣不出去咋整?此外,村民們每年都上山採集山野產品,飼養綠色禽蛋,下烏蘇裡江捕魚,也由於交通不便,隻能坐等二道販子上門收購,常常被壓質壓價,這也讓村裡人很不爽。彭健和村支書隋學成、村主任張福慶經研究達成共識:這都是因為信息閉塞所致。為解決這個問題,68分隊利用自己的智力與技術優勢,運用“互聯網+”思維,開辦了全村第一家網上微店,將各類農產品信息通過朋友圈、戰友圈、老鄉圈傳播開來。截至5月底,微店經營已初見成效。

扶貧困,軍警地聯手

6月上旬的一天,饒河縣四排邊防派出所教導員趙強來到四排鄉曙光村。他是這個村的第一書記,今天來的主要目的是與村黨支部書記徐志、村主任劉士榮會同縣扶貧辦的工作人員,研究本村20戶貧困戶的精准扶貧事宜。

精准扶貧需要精准掌握貧困戶的精准信息。經過研究,他們將20戶貧困戶確定為三個類型:因病貧困、因學貧困、無地貧困,而無地貧困又分為真無地、有地給了孩子種兩種類型。精准扶貧需要精准確定貧困戶的精准幫扶措施——因病貧困的,依法依規擴大新農合報銷﹔因學貧困的,向有關部門申請救助,動員黨員、村民捐助﹔無地貧困的,或代辦低保和專項救濟,或協調子女盡孝和代辦專項救助﹔對其中三戶有致富能力和意願的,則從產業幫扶、聯系打工上進行救助。最后,他們又一一確定了幫扶責任人、鄉村兩級聯系人,並與村“兩委”和被幫扶戶簽訂了責任狀。

74歲的錢金鳳老人一邊按手印一邊激動地說:“我的余生這下子有保障了,我要爭取再活20年!”

“目前,全市59個軍警地共建對子,在精准扶貧上全都實現了軍民深度融合。”雙鴨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軍警地共建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官兵介紹說,雙鴨山市軍警地深度精准扶貧是全方位的。一是精神扶貧,幫助貧困人員重拾或提振生活信心﹔二是物資扶貧,解決貧困家庭的生活所需﹔三是產業扶貧,幫助貧困人口創業脫貧﹔四是勞務扶貧,為貧困人員提供工作機會﹔五是感情扶貧,解決失獨、空巢老年貧困人員的家庭感情缺失問題﹔六是政策扶貧、資金扶貧等等。總之,就是針對每一戶、每一個貧困人員的實際,一戶一策,一人一策,實現精確扶貧、精確脫貧。

友誼縣友誼鎮康樂社區居住著不少農墾職工,除少數種植大戶外,多數人很容易因經營不善致貧。縣人武部與康樂社區是共建單位,副部長陳宏璋任社區第一書記。他與社區黨支部書記范俊東將防貧作為精准扶貧的重要方面。經過多方咨詢、多次到實體店考察,他們建議職工們到所售農資質量好、售后科技服務好、產品選擇余地大的大豐收網上購買農資,避免買到“三假”農資的風險。目前,種植大戶們也成了大豐收網的農資購客。

該社區有一位低保家庭的高中生,因母親病逝成了孤兒。他悲痛欲絕,情緒低落,不肯上學。當時正值高考備考的關鍵時刻,范俊東、陳宏璋聽說后立即找他談心,給他鼓勵,幫助他舒解愁緒,並動員社會力量解決他的生活困難。經過共同努力,孩子重返課堂,並考上大學。范俊東和陳宏璋又幫他申請“貧困大學生救助”,並開展社會捐助活動,解決了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之憂。

正風俗,軍警地協作

今年1月的一天,雙鴨山軍分區后勤部副部長汪平又一次來到共建單位——尖山區安邦鄉長安村,他是這個村的第一書記。在與村黨支部書記張志軍走訪村民家庭時,他發現一個問題:許多村民閑著沒事兒,有的沉迷於賭博,有的熱衷於迷信,有的整天喝大酒。他們二人立即召開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聯席會,就正風良俗做出了決策。很快,廣場舞跳起來了,籃球賽打起來了,農技學習班辦起來了,紅歌唱起來了,紅色電影放起來了,七星峰抗聯故事會講起來了,環境衛生搞起來了。相應地,迷信活動匿跡,搓麻聲消停,喝酒風變小了。

在黨組織的建議下,汪平針對市場形勢調整了玉米、大豆種植結構。老退伍軍人黨員閆希聯也表示,今后要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撿起來。

“長安村的變化可以說是全市59個軍警地共建單位的群體性變化,代表著農村、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上的軍民深度融合。”雙鴨山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軍警地共建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呂曉東如數家珍般介紹起了部分共建單位的“小經驗”:

四方台區人武部和太保鎮開源村黨支部整合雙方的資源優勢,實行“五個文化對接”,即對接黨建文化鑄魂、對接影視文化易俗、對接尚武文化聚氣、對接網絡文化增效、對接科技文化致富,創辦《開源黨建信息報》和“開源村微信平台”。現在,該村一派祥和景象。

武警雙鴨山支隊與共建村黨支部共同開展美化環境活動,武警雙鴨山消防支隊與共建村(社區)黨支部共同開展消防文化、消防法治宣傳,為美麗鄉村建設添彩。

友誼縣人武部和友誼鎮康樂社區黨支部從實際情況出發,要求改變舊風劣俗從黨員干部做起,嚴禁黨員干部講排場、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參與封建迷信和賭博活動,開了社區風正俗良之先。

邊防某部68分隊和饒河縣大通鄉鎮江村黨支部以反邪教為主要抓手,在黨員、村民中開展“買書、讀書、贈書”活動,經常進行軍民籃球比賽,培訓村民上網技能,讓純朴的民風增添了現代文明色彩。

尖山區人武部和向陽社區黨支部共同舉辦“鄰居節”,訂立擁軍優屬服務公約,創建“五個好”祥和樓院、“六個好”溫馨家庭,成為雙鴨山市的一朵鮮艷綻放的文明花。

6月的雙鴨山,山清水秀,生機盎然。軍警地共建就像一支巨大的神筆,正在為山水添清秀,為生機助盎然。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王金雪、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