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風災裡,忘我救援的村支書

——記江蘇阜寧縣吳灘街道立新村黨總支副書記陳紅明

記者 王偉健

2016年06月30日10: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陳紅明(見圖。馬燾燾攝)是江蘇阜寧縣吳灘街道立新村黨總支副書記,在6月23日發生龍卷風冰雹特大自然災害時,強忍家人去世和受傷的悲痛,依然在一線組織救援和生產自救。

  從立新小學沿著一條小河往南走大約200米,可以看到一棟樓房,如今已是殘垣斷壁,二樓已被狂風卷走,隻留下一堆裸露的紅色磚塊,路邊的一輛黑色小轎車半個車身趴在牆上,車頂被磚頭砸癟。“這就是陳紅明的家。”村民介紹說。

  陳紅明不在家裡,有村民說,可能在田裡。一村民撥通了陳紅明的電話,隨后,他帶著我們拐過一座小橋,沿著一條耕路往西走。路南邊是一大片水田,因為前幾天的暴雨,水已經全部漫過田地。大約走了100米,遠處有一台插秧機,旁邊站著三個人。村民大聲喊著陳紅明的名字,陳紅明向我們揮揮手,便走了過來。

  在鄰居家裡,45歲的陳紅明向記者講起了龍卷風發生時以及后來的故事。

  6月23日下午2時左右,陳紅明正和其他4名村民在陳慶文家商量水稻機插秧的事。

  突然,天空暗了下來,幾個響雷之后,風雨大作,門窗被大風吹得咣咣直響,還沒等人反應過來,陳慶文家用活動板房搭建的廚房屋頂已被龍卷風掀開,房間裡他們5個人緊緊抓著桌子腳,不敢動彈。屋外,電線杆、樹木被裹挾著冰雹的狂風折斷,小汽車被拋到空中。大約一分鐘后,風漸漸小了,推開門,陳紅明看到,陳慶文家的磚瓦房牆壁已倒塌。

  “快救人!”陳紅明立刻招呼周明海、陳秀幾個老鄉上前救人。沒有工具,隻能徒手把一塊塊的磚頭扒開,眾人合力把驚魂未定的陳慶文妻兒拖了出來。

  陳紅明的家在陳慶文家的東北邊,兩家距離約1公裡,龍卷風過后,一路上房屋倒塌無數。“大家跟我來,救人要緊。”陳紅明招呼著村民去救人,大家扒開碎磚塊,發現裡面的人已無法行動,胳膊和小腿都已骨折。“打電話叫救護車!”陳紅明下意識地掏手機,然而慌亂中手機已不知何處,有手機的人也發現電話已打不出去。陳紅明見狀背起傷者就往村頭小跑,在大約300米的公路口終於攔下一輛私家車,讓司機送往醫院,自己又跑向另一家坍塌的房屋。

  漸漸地,陳紅明身后跟隨起一支救援隊伍。他們在陳紅明的帶領和指揮下,救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一路向北,救了20多戶人家,他得知自己的父母也受了重傷,已被鄰居送往醫院。

  救援持續到了深夜,告一段落之后,滿身疲憊的陳紅明連夜趕到阜寧縣人民醫院,得知父親因重傷不治,已經去世了。說到這裡,陳紅明點了一支煙,狠狠地抽了幾口,說不下去了。

  父親去世了,但生產自救還要進行。陳紅明說,大風大雨把剛育秧的水稻田給淹了,要盡快排水。沒有發電機、沒有水泵,這些都要向相關部門求援。又是忙碌的一天,陳紅明來來回回到街道走了幾次,總算協調了4個水泵和3台發電機。

  “不去看看家裡的情況嗎?”記者問。“真沒時間。”陳紅明說,家裡倒塌的房屋是個小超市,裡面壓著的貨和錢都沒時間去清點。“先把村裡的難題解決吧,我這點事不算大。”陳紅明說。

  採訪中,陳紅明的手機不停響起,他正在協調插秧機盡快過來,等稻田裡的水一排干淨,就趕緊插秧,不然,“晚了一時秧,耽誤一季稻”。說著,又有電話進來,陳紅明轉身就往外走,不停地說:“記者同志,真不好意思,插秧機的人過來了,我要去對接一下,採訪的事以后再說吧。”說著,就往田埂上奔了過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29日 04 版)

(責編:秦華、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兩學一做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