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同志,我想跟你多說點兒葉老的事兒。”社區居民豐永桂主動叫住我。採訪中,許多居民眼中都閃爍著對葉老的感激之情。
今年76歲的葉如陵,是北京朝陽區香河園街道西壩河西裡社區黨委委員,曾志願服務西藏醫療衛生事業31年,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退休回北京后,他拒絕醫院的高薪聘請,16年來堅持為社區居民提供咨詢和義診,至今累計提供醫療服務近10萬人次,曾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志願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信仰被實踐才有意義”
返京還是留藏?接受高薪聘請還是義務服務社區?無論是在職還是退休后的重大選擇,葉如陵總是選擇了看起來對自己“不利”的后者。
1970年初,葉如陵參加衛生部醫療隊,支援西藏。“干得好,走不了”,3年過去了,他被留了下來。那時西藏道路條件差,車禍多,醫院裡沒有腦外科,“腦外傷病人送來一個沒一個”。從事整形外科的他琢磨著:轉行鑽研腦外科。
葉如陵深知,如果自己選擇成為西藏第一批腦外科醫生,就更回不去北京了。但他這樣對妻子說:“像我們這樣的人,北京有很多,而西藏太少,西藏需要我們。”就這樣,他為西藏建立了腦外科醫療小組,為高原培養不走的醫療隊……一個3年又一個3年,一待就是31年。
“一個共產黨員,要學會選擇,學會放棄。個人前途與祖國命運密切相連,才能大有作為。”葉如陵這樣認為。
退休回到北京,想發揮余熱的他又面臨選擇。一邊是不少民營醫院的橄欖枝:“隻要把國務院特殊津貼証書挂醫院牆上,我們給您開高薪!”一邊是社區老人多、看病難,非常需要醫療服務的現實。葉如陵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像我這樣的人,在醫院裡太多,而在社區裡太少,社區更需要我。”
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我與雷鋒同齡,在雷鋒精神感召下寫了入黨申請書,一直將自己的行為與他進行比照。信仰不只是一種觀念,還應是一種行為,不能停留在入黨申請書上,被實踐才有意義。”葉老的回答誠摯又堅定。
共產黨員要有“兩把刷子”
一次,社區一位大媽脖子不舒服,葉老初步判斷:是橋本氏甲狀腺炎。她到醫院挂了號:“醫生,我來看橋本氏甲狀腺炎。”檢查確診后,醫生詫異:“你怎麼一來就知道自己得的什麼病?”得知原委,醫生贊嘆:“在社區裡有這樣一位好醫生,是你們的福氣!”
在居民眼裡,葉老不僅極有耐心,也愛鑽研醫術,值得信賴。退休后的葉如陵不斷鑽研學習,完成了從專科醫生到全科醫生、從研究高原醫學到精通老年醫學的轉變。
“共產黨員服務群眾,光有愛心、講奉獻還不夠,還要有知識。”在葉老看來,共產黨員必須得有“兩把刷子”。
為方便提供咨詢,葉如陵與朝陽區紅十字會聯系,引進社區醫療服務車,聽診器、血壓計等“五臟俱全”,社區居民親切地稱之為“愛心小屋”。看到居民缺乏慢性病的預防保健知識,他用很短時間學會了制作PPT,制作了《老年健康講座》幻燈片,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宣講。甲型H1N1流感肆虐那年,他趕制了一套《預防和治療甲型流感》幻燈片,用科學的知識給居民吃了“定心丸”。
“他總是自己先弄通弄懂,然后通俗易懂地講給大家。”社區居民盧文波說,葉老的講座居民聽得懂、很愛聽。現在,葉老的志願服務從義診、電話咨詢逐漸拓展到健康講堂、急救培訓等領域。
“到了這個年齡能被群眾需要、被黨需要,是一種幸福,也讓我自己收獲了好身體、好心態。”雖然沒有一分錢收入,但葉如陵甘之如飴。
“把信仰的力量傳下去”
退休后,葉如陵立志做好兩件事:一是為老人服務,鄰裡守望﹔二是為年輕人傳承信仰。
為此,他制作了《讓信仰隨著黨旗飄揚》的黨課幻燈片,已在機關、學校、社區等義務講了300多場。課件裡沒有什麼大道理,都是他多年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打動了許多人。一次在朝陽區金盞鄉講完黨課后,鄉黨委書記佩服地說:“大家伙兒沒有看手機的、沒有溜號的,葉老,你比我牛!”
現在,除了每周一、隔周五雷打不動在社區為居民提供醫療咨詢外,葉老其他時間也被志願活動、講黨課等填得滿滿當當。“比在西藏時還累,但是挺值的。信仰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我希望把它傳承下去。”葉老說。
逐漸地,越來越多的人被葉老的精神感染,加入到志願服務隊伍中來。周邊的煤炭總醫院組織醫生每周三下午來到社區義診,北京聯合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志願者也忙碌在“愛心小屋”裡……在葉如陵的精神鼓舞下,北京聯合大學機電學院2名學生志願者也報名援藏,7月就要動身。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葉如陵很欣慰。
相關專題 |
· 兩學一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