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不尋常書記”攻堅記

——記全省農村“百名好支書”稱號獲得者、龍江縣頭站鎮頭站村黨總支書記兼四合村黨總支書記孫長武

2016年03月11日10: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本刊記者/邢 丹

臘八剛過,四合村年味漸濃:村口新修的小廣場上鑼鼓陣陣,彩綢飛舞﹔溜冰場上,孩子們嬉鬧追逐,笑作一團﹔一排排磚瓦房張燈結彩,被裝扮得喜氣洋洋﹔修繕一新的村路筆直整潔,一路上很少見到垃圾……

然而,就在一年前,這個全縣出名的軟弱渙散村還是另一番模樣——四合村由三合村、四合村合並而成,雖然村名中有個“合”字,但問題恰恰出在“不和”上——村民不抱團兒、村“兩委”班子鬧矛盾、村委會辦公室長期閑置、村集體欠外債687萬元……由於村情復雜加之經濟落后,三年間光村書記就換了五任。

改變,源於村裡來了一位“不尋常書記”——孫長武,上任不到一年,就以一系列不尋常的言行,給四合村的經濟生態和政治生態帶來了新氣象。

動真碰硬敢“亮劍”

初見孫長武,他正在村委會的院子裡掃雪。幾掃帚下來,積雪就堆起了一座小山兒。即使到了知天命之年,他依然頭發烏黑,身板結實,當過兵的干練從一舉一動中就能透射出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

與這副形象相符的,是他為人處世的血性和膽識。坐在村委會辦公室的老式沙發上,孫長武坦言,當初到四合村任職是“憋著一股勁兒來的”,就想看看這兒“到底有多難”。

正式調任之前,頭站鎮鎮長李長彬曾與他有過一次深談。說到四合村的現狀,鎮長一連用了幾個“難”字來形容。正是這一連串的“難”,激發了孫長武的斗志,並大膽地應了下來。

孫長武的“大膽”不是一時沖動。這之前,他已經在頭站鎮頭站村當了19年村支書。19年中,該村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連續多年被評為老區建設先進村。

雖說是駕輕就熟的老本行,但作為從外村調來的新書記,孫長武在本村干部佔絕對優勢的四合村,工作之初舉步維艱。

2015年4月13日,孫長武上任第一天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全村69名黨員稀稀拉拉隻來了幾個人,即使坐下來開會,也都一副暮氣沉沉、心不在焉的樣子。到了討論時間,下面抱怨重重:時值春耕,人地矛盾突出,機動地能不能重新發包?村干部工資已經拖欠三年了,啥時候能補齊?一雙雙眼睛齊刷刷地盯過來。孫長武想了想說,行,就先抓這兩樣。

沒過幾天,村裡便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大事兒——村集體機動地公開競標。

競標之前,孫長武是做了充分准備的。他通過走訪了解到:村裡的機動地被幾個屯大爺強行佔用多年,用村民的話說就是“誰尿性誰佔便宜”,有的甚至花一塊錢承包一畝地,一包就是三年。之前,幾屆村干部礙於情面,也害怕得罪人,多年無人過問。

孫長武不信這個邪,“隻要把心放正了,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實地測量機動地后,他專找鬧事兒的“收拾”:“原先佔了多少便宜我先不追究,今年的違規用地都要交出來,通過正規渠道重新分配、承包。”有心虛的人找到孫長武,想把包地差額款打到他的私人賬戶上,然后繼續承包那塊地。孫長武嚴詞拒絕:“別整歪門邪道,在我這裡沒有‘后門’這個詞兒!”

還有一塊機動地遲遲交不上來,孫長武就在全村公開招標:誰敢種這塊地?原價7000元承包一年,現在5000元,放心種,黨總支給你撐腰!

因為機動地重新發包公平合理,孫長武在四合村的民望陡升﹔土地變現后,村集體入賬14.68萬元,給村干部補齊了工資。

這一來,四合村的村民隱約感到了這個新書記的“不一般”,就像67歲的村民包英貴說的:“從這個春天開始,四合村有‘春天’的樣兒了。”

喚起村民同心干

一場春雨過后,正在念小學五年級的付佳卻哭了鼻子。

原來,這場雨過后,四合村通往鎮政府那條年久失修的路又成了一片“汪洋”,接村裡孩子上學的校車開不進來。付佳的媽媽背著她蹚過水坑,走了半個小時才把她送上校車。等付佳到了學校,班裡同學都准備上第二節課了。

“修好這條難行的路。”孫長武帶著規劃書多方奔走爭取支持,終於申請到60萬元幫扶資金。

村裡底子薄,這筆修路錢得省著花。經過村民代表會算細賬,大伙兒覺得外請工程隊“不劃算”,最后決定由村裡租大型拖車、挖掘機,在本村挖沙坑、拉沙石,村民出工自己干。

起初,村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當孫長武帶著村屯干部頭頂烈日干得汗流浹背時,大部分村民隻充當“看客”,仿佛事不關己。后來,有細心的村民發現,這個新書記要求別人早上7點上路干活,自己卻5點鐘提前開工,而且每天的工作量都是別人的兩倍,更何況“人家還不是本村的,是到這兒給咱干活兒的”。大家尋思過味兒來,也紛紛加入修路的隊伍。

一組數字証明了“人心齊,泰山移”——大干13天,修好了四合村通往鎮裡的9公裡縣道﹔苦戰89天,修好了10個自然屯的46條鄉道,合計70多公裡。

“你瞅瞅孫書記那手,磨得都是血泡。”村民孫連山站在家門口的“溜光大道”上感慨,“這書記,咱不服不行啊!”

雖然重塑村容是民心所向,但孫長武並非干得順風順水。因為柴草垛的事,他差點兒被村裡人打了。

當初,孫長武提出要向村裡亂堆亂放的柴草垛“開刀”時,就有村干部預言:“別看各家門口的柴草垛又臟又亂,但舊習難改,你輕易動不了。”

孫長武撂下一句話:“好解決的你們溝通,解決不了的留給我。”

村民老韓家的柴草垛就堆在路邊,村干部動員了好幾遍,他家就是不搬,非說“家裡沒人干得動”。孫長武聽說后,拿著杈子、跳上柴草垛,一杈一捆地把柴草垛搬了家。

“他哪兒像個書記啊,干起活兒來把衣服一脫,比誰都能干!”村民中有為孫長武叫好的,但也有不服氣的。

村裡一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聽說孫長武要動自己家的柴草垛,帶著幾個哥們兒,拎著磚頭去找孫長武,警告他少管閑事。

孫長武挺直腰杆,義正辭嚴地說:“我認准的事兒就要干,因為我是這個村最大的官兒!大到什麼程度?老百姓一舉手我就當,手一放下我就回家!”

邪不壓正,在圍觀村民的責備聲中,幾個小伙子悻悻地走了。

政務公開善“智理”

對於孫長武來說,重塑村容、村風只是一個起點。在他心裡,有一整套四合村發展的規劃,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改變過去村裡不透明的政治生態。

村委會主任張立平告訴記者,孫長武剛上任那段時間,每隔幾天就擬出一個文件草稿跟他商量,修改完畢,就立刻召開村“兩委”會討論。如今,四合村已經陸續健全完善了目標責任、聯席會議、民主評議、村務公開、黨務公開等20項規章制度,實現了黨員干部依規辦事兒。

記者在村委會大院裡看到,在被村民稱為“明白牆”的村部側牆上,分門別類地懸挂著近期村務、黨務的公開事項——貧困村補助資金撥入及使用情況、黨員發展情況、黨支部重大問題決策情況、村集體資源資產分配情況等一目了然。如果遇到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還要召開“一事一議”村民代表大會。

與“明白牆”一起發生變化的,是村民對待村務的態度。2015年8月,村裡幫特困戶胡金燕家翻新住房后,鄰居們還習慣性地向胡金燕打聽:“你家跟孫書記家是啥親戚?”

胡金燕實話實說:“啥親戚啊,以前俺們壓根兒就不認識。”

“過去,村裡的扶貧款咋花都藏著掖著的,現在全都公開了。”村民石小義說,“以后,村干部想到哪兒、干到哪兒了,咱心裡都明明白白的。”

這正是孫長武最希望看到的,他迫切地想把19年來的工作經驗引進來,更樂意讓村民了解他的治村思路,因為要邁開步子,先要放開腦子。

就拿“改了窮貌,如何改掉窮業”來說,不少村民只是一味地等靠要,寄希望於上級招商引資,或者發展村辦企業。但孫長武卻認為,更切實可行的辦法是借助村裡青山綠水的天然優勢,發展綠色產業。

為此,孫長武特意建了一個實驗基地——村裡修路時挖的大沙坑,被他改造成了養魚池﹔旁邊的20畝荒地,則開墾出來改造成“梯型綠色鴨稻田”。夏天,養魚池既可以供村民休閑垂釣,又可以為鴨稻田引流灌溉﹔冬天,養魚池則開辟成溜冰場,讓村裡的孩子也玩兒玩兒“冰上華爾茲”。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村裡還建起了第一個休閑廣場、第一家農家書屋、第一間農民黨員活動室……現在的四合村,路平了,燈亮了﹔村民心中的燈,也亮了。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秦華、趙娟)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