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模式創新

文 周開疆

2016年03月04日16: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國務院《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制定和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電子商務,是將互聯網運用到商業貿易物流領域的新商業模式。2015年7月4日國務院頒布了《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把“互聯網+”電子商務列為重點行動之一。具體部署了發展電子商務的四項重點內容: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大力發展行業電子商務﹔推動電子商務應用創新﹔加強電子商務國際合作。

為實現以上四點,我認為我們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明確電商產業建設任務

電商產業園是電子商務建設和發展的主平台、孵化器和集聚區。怎樣打造好電商產業園?首先必須明確電商產業園建設任務。

營造電商投資環境。包括營造電商投資硬環境:即加強網絡基礎設施、支付平台、物流配送終端、智慧物流平台、物流倉儲設施建設。還有就是營造電商投資軟環境:即創新電商投資政策制度、提高電商投資項目辦事效率、完善電商投資促進服務等。江蘇泗陽縣通過成立發展電商指揮部,下設“一村一品一店”﹔建立“政府+市場”架構,產業園以PPP的方式招引產業園營運商,負責產業園的電商項目招商營銷﹔打造“1+N”合作平台。電商平台“1”,招引融合眾多電商企業、項目合作等措施,做大做強電商產業,值得縣級政府在營造電商投資環境時作借鑒。

培育電商產業鏈。大力培育以網上交易為核心,技術、物流、支付、認証、數據等支撐服務為外延的電子商務產業鏈項目。通過引進產業鏈,培育以電商服務業帶動上下游產業的電子商務產業鏈,形成電商集聚效應。杭州蕭山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鏈的例子就十分值得學習。

發展商貿流通電商。在發展電商初始期,各地可先行發展商貿物流領域電商。可發展B2B、C2C、B2C電商平台,發展向中小企業提供電商服務的電商項目,建設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平台。當前,我國電子商務模式種類主要有:B2B 經濟組織對經濟組織﹔B2C 經濟組織對消費者﹔C2B 消費者集合競價——團購﹔C2C 消費者對消費者﹔B2F 企業對家庭等。

發展行業電商平台。發展行業電商,是當前我國實施“互聯網+”和用“兩化融合”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的新任務。要大力發展向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綜合服務的電商平台,大力推進發展行業電子商務平台。

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電商產業園(ECP)是發展電商的平台載體、孵化器、集聚區。各地要整合推出一批樓宇、標准廠房、倉儲、民居載體建好電商產業園。可以通過建電商產業園來集聚電商企業,開展線上線下延伸發展,加大電商配套快遞物流建設,解決好電商發展的“最后一公裡”難題。

2015年5月商務部批准了34家+66家電子商務基地(園區)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電商百佳城市”最多的前5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山東。電商產業園(ECP)開發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導型,以優惠政策鼓勵帶動發展﹔政企合作型,以風險共擔PPP帶動發展﹔企業主導型,以市場化帶動發展﹔社區主導型,以特色物業帶動發展﹔產業主導型,以優勢產業帶動發展﹔服務主導型,以提供服務帶動發展。總結以上電商產業園建設先行地區的開發模式,可為杭州發展電商產業提供有益的借鑒。

杭州提出打造國際電商之都,並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杭州已建成下沙跨境電商產業園、下城跨境電商產業園、蕭山空港跨境電商產業園等三大國家級跨境電商試驗園區,還先后建立了臨安、桐廬、蕭山等農業電商產業園區。另外,杭州東方電商小鎮以“一核一街、三區聯動、四業並舉”的思路,使得小鎮位列全國電商產業園5強。“一核”是以國家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為核心﹔“三區”是電商產業生態區、智慧電商先導區、產城融合實驗區﹔“四業”是電商服務、跨境電商、移動電商、傳統電商。3年內總投資80億元,集聚電商企業3000余家,龍頭電商150家﹔新增產業鏈節點企業300家﹔新增產業園、眾創空間4個﹔培育電商創新創業企業200家,獲得風險資本企業200家﹔培育上市電商8家﹔創業企業總估值水平不低於5億美元。

創新電商產業發展模式

杭州市各區縣及街道、鄉鎮在發展電商的實踐中,探索出“電商進傳統商貿企業﹔電商網絡零售進生產企業﹔電商進市場﹔電商進社區﹔電商進農村”這“五進”的創新發展模式。

發展農村電商,是助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國家重大戰略。但目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卻面臨很多問題:農產品產業集聚度不高﹔電商運營人才缺乏﹔融資渠道不暢﹔專業公共服務缺失﹔電商生態系統不完備﹔創新激勵機制不足。因此,各地政府在發展農村電商時,首先要做的事是建好3張網:一張是天網。農村發展電商離不開營造電商發展環境和氛圍,需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張是地網。要重視電商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通物流“最后一公裡”。最后是人網。人才的引進和回歸是農村電商真正的關鍵和機會。

當前,全國農村電商模式主要有如下幾類可供各地借鑒:

“生產方+服務商+網絡分銷商”。其核心業務包含整合可售貨源、組織網絡分銷商群(以當地網商為主)、統一倉儲及發貨服務3類,核心是“服務商”。此模式適合電商基礎弱、小品牌多、小網商多的地區,特別適合推動當地小電商的批量發展。

“生產方+電商公司”。電商公司以網上直銷為主,也可將產品經網絡分銷賣出或注冊統一品牌來統一所有農產品的包裝、銷售和服務。初創時由政府組織“電商發展中心”支持、協調、配合電商公司工作。此模式適合電商基礎薄弱、產品品牌化程度低、當地小網商少的區域。

“農產品供應商+聯盟+採購企業”。聯盟主要整合的是有一定實力和信譽的企業,通過建立電子交易平台,提供了交易撮合、信息查詢、委托採購、拍賣招標、網上結算、物流管理、品質評定和折扣管理、第三方審核仲裁等功能。適合規模化產地與大客戶間的大宗農產品的電子商務交易。

“加工廠+農民網商”。從加工廠拿貨,后通過自己的網店賣給消費者,走向產業化分工。該模式適合傳統產業不突出的地區。

“專業市場+電子商務”。有強大的傳統產業或專業市場,並且政府對其直接支持、推動。適用於有較好基礎、傳統產業發達、優勢明顯的地區。

“集散地+電子商務”。有集散地交通、倉儲、物流優勢,以配套完善的電子商務園區為依托,大力吸納外地電商注冊經營,整合各地資源,突破本地產品限制和約束。適合交通便利,倉儲和物流發達,有商品集散地潛質的地區。

“農戶+網商”。推動土特產熱銷並打響農產品品牌,依靠政府支持,發展電商,建立電商物流園和孵化園。適用於有特色產品的各地,特別是貧困地區。

(作者系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杭州》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秦華、趙娟)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