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社區黨建與互聯網怎麼“+”

朱翊

2016年02月02日08:28   來源:學習時報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必然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互聯網+黨建”早已成為黨建理論與實踐創新的重要方向,黨內教育、管理與服務都逐步在互聯網上“飛”起來。

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導向出發,從當前基層黨組織開展共治與自治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社區基層黨建與互聯網怎麼“+”?主要是五個方面。

“+”融合。越是基層,越要融合,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整合是制度創新的重要方面。點對點的結合,在效率上與互聯網多點對多點的結合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通過簡單的搜索功能,就能夠在黨建雲平台上找到共建的契合點,這是網絡在信息應用上的優勢決定的。

“+”政務。比如,居民區黨組織承擔了大量超出了他們的職權范圍和能力范圍的事務,有時想要協調解決老百姓一件煩心事,那可真是“難”。再加上,居民需求量和參與度的增加,基層創新步伐的加快,黨組織每年為了辦好幾個項目,往往說干嘴、跑斷腿,開不完的會,忙於各種事務性工作中,甚至還需具備法律和財務審計上的能力。在社會自治力量還沒有充分發育的情況下,隻有把黨建與電子政務聯系起來謀劃,才能真正為基層黨的建設釋放出新的空間、新的活力。

“+”自治。當下政府管理推崇精細化,但隻有自治才是真正的精細化。在英國的社區建設中,一開始也是由政府包攬,政府聘請專家設計的大項目,常常不能有效滿足居民需要。面對政府失靈,居民開始自下而上開展小型項目。結果政府項目往往做不下去,居民項目卻成為一種可持續性項目。“互聯網+”如果能夠助推社區自治,也將極大地提升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揮。

“+”信用。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始終是第一位的,在這方面,互聯網可以助力黨務公開、黨建監督工作。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涉及居民利益的事很多,比如評低保、選業委會主任、項目實施征求意見等,如果一開始就公開透明,甚至在移動平台上第一時間看、想看就看,則很多工作就更容易健康開展,透明本身就是群眾工作方法之一。更值得關注的是,社區現在也有“利益群體”,也有“腐敗”,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了社區發展的“痛點”,甚至有“好人都不願做業委會主任,做業委會主任的都有私利”這樣的說法。其實,在商業領域也有類似的情況,原來裝修、醫療、教育、出租等行業信用度不良、糾紛較多,現在通過“大數據”的支撐,也極大地改善了行業狀況。

“+”引領。借助網絡平台,黨建項目的創意、結對、籌資、流程、台賬都逐步自治化、信息化了,黨組織就能歸位做好總攬全局、項目認証和居間協調等工作,既為自治留下空間,也推進了黨務工作的專業化轉型。專業化的黨建服務是什麼?在社區裡,基層黨組織就是要發揮社會教育和價值引領的功能,比如通過網上朋友圈或黨建群,不斷將社區公約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擴散出去,發揮網絡在信息傳送方面的高效作用,爭取獲得更多群眾的認同,為大家營造一種“公序良俗”的生活環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秦華、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