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東湖夜話:把話筒交給群眾

長沙市芙蓉區搭建“三嚴三實”教育大舞台紀實

2016年01月15日14:00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東湖夜話:把話筒交給群眾

1月8日,冬日的夜晚帶著些寒意,但在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是另一番景象——新一期“東湖夜話”即將開鑼,居民們趕著到體育場“搶位子”。手捧清茶,些許板凳,形式簡單、內涵豐富的夜話會場,人氣爆棚。

“東湖夜話”是什麼?——這是芙蓉區在“三嚴三實”教育活動中專門讓群眾發聲的舞台,通過這個舞台,黨員干部更能體察群眾生活的溫度,拓展服務群眾的廣度。

群眾說事、干部辦事、現場評事,這便是“東湖夜話”。

由來:匯聚民聲搭平台

1月7日9時,在芙蓉區東湖街道東沙井旁,七八位居民拿著大桶排隊取水。可別小瞧這口井,它可是引出“東湖夜話”的“功臣”。

這口古井,曾與白沙井齊名,每天數百人前來取水,卻因缺乏保護而破敗不堪,周邊更是泥爛成潭,引發群眾不滿。

“古井怎麼修,修好后如何管?”這是芙蓉區委、區政府思考的問題。在對附近居民的調查走訪中,一名叫黃太天的居民引起了街道干部的興趣。

黃太天是當地出了名的“叫腦殼”,遇到不順眼的事,他甚至敢和干部當面鑼對面鼓來上一場。作為土生土長的東湖人,他熟知古井的來歷、群眾的訴求,甚至還有許多修繕的好點子。

像黃太天這樣的居民並不少,作為群眾“圈子裡”的人,他們熟悉鄉土情況,更清楚群眾訴求。若是能有一個平台讓他們常發聲,不就能及時了解群眾的心聲了嗎?這一想法在芙蓉區執政者腦海中日益清晰。

當即行動。在東湖街道的組織下,歷史專家、居民代表、職能部門面對面坐下來,聽意見、找問題、問對策。

集聚民情民意的討論,效果自然明顯。連續3場夜話下來,修繕麻石井台、平整取水通道、成立護井小隊,老井煥然一新。

如此,“東湖夜話”這個暢通民意、匯集民聲的平台,在芙蓉區推廣開來,並成為探索基層治理模式的重要途徑。

決策:集中民智上講台

“東湖夜話”的順利推行,是芙蓉區群眾工作直通車工程再次創新的結果。

直通車工程在芙蓉區推行5年,2900余名機關干部個個都有聯點的家庭、社區、企業和項目,入基層要帶便民聯系卡、察民情要有民情日記本、解民憂要留實事辦結單,除了每月4天的群眾工作日外,要求干部全年呆在基層的時間不能少於60天。

廣場上、樓棟間、田地旁,民意民情,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向區委、區政府匯集。

合平村農貿市場的拆除和重建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合平村農貿市場是合平村一些居民自建的違法建筑。因為沒有規劃的許可,房子僅是磚土結構,無框架支撐,一些石棉瓦加蓋成頂,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這一問題在夜話中被群眾提出來后,芙蓉區城管部門散會后立即奔赴現場,做勘察、問情況。隨即,果斷決策:拆除違建,強制市場休業。

安全隱患消除了,又有了新問題。

2014年7月,在一場以城市管理為主題的夜話中,合平村居民陳德田“發難”:“菜市場拆除了,我們3000名群眾去哪買菜?”

參加夜話的城管局負責人接過話筒,略作思考后,從拆除菜市場的合法性、目的性做了闡述,並表示正在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規劃菜市場的重建工作。

陳德田不“領情”,繼續追問:“這個回答我不滿意,您必須給個准確答復。”

負責人立馬給出答復的工作期限,當場,掌聲如雷。

不久,一份由合平村村民自擬的重建菜市場方案擺上了案頭。有了群眾的支持和認可,菜市場問題也得以很快解決。

“讓群眾發聲、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監督,是‘東湖夜話’的初衷,同時,區委、區政府的方針政策也在這個平台裡得到傳播,群眾也慢慢理解了我們的工作。”相關人員介紹道。

公開:各方訴求打擂台

在解決問題之時,盡管有絕大部分群眾的支持,但涉及切身利益的少數群眾仍有意見,怎麼辦?到“東湖夜話”,好的壞的、對的錯的,都“晒”出來,讓群眾自己評判。

也就是說,“東湖夜話”是芙蓉區自制的“小太陽”,群眾利益訴求合理不合理,黨員干部工作能力強不強,經“小太陽”一晒,一目了然。

有人出售對學生有害的小刀具、小畫片,經群眾“舉報”到夜話,相關部門立馬對其進行整頓﹔有干部在服務過程中辦事有所拖延,群眾在夜話上點名指出,該干部當場羞紅了臉……群眾民風、干部作風,在“東湖夜話”這個擂台上,一覽無遺。

近3年來,“東湖夜話”共舉辦93期,共有上千條民意被吸納,600余個民生問題得到解決。

群眾對此好評如潮:“大事小事,我們有地方找人,有地方反映情況。”“政府辦事找我們商量,我們更願意配合政府工作。”……

“東湖夜話”,好一張芙蓉名片!(歐陽倩 周雲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