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一線思考·怎樣當好縣委書記(30))

心中有民 沒有過不去的坎

甘肅環縣縣委書記 柴 春

2015年12月15日07: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對縣委書記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既是做好縣委書記的基本要求,也是為官從政最基本的價值標尺。我體會,做到“心中有民”,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就是要心系群眾,用心用情去為老百姓謀福祉。

  始終保持一個老百姓的心態,放下架子去工作。做好群眾工作,首先要心系群眾,走近群眾,和群眾融為一體,決不能高高在上,說話打“官腔”,辦事帶“官氣”,更不能凌駕於群眾之上。我出身農民,長在農村,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都不敢忘記“百姓”二字,說百姓話、想百姓事、干百姓活,體諒他們的難處。有些人說我“土”,也有“好心人”勸我“當書記了,沒有威嚴怎麼能成事?”其實,我本身就是老百姓,“洋”不起來,也“威”不上去。到縣委上訪的群眾,個個都想見縣委書記,有的情緒還比較激動。我們專門設立了信訪接待室,不論誰來,我都保持一顆平和心,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請坐、一杯清茶接待、一聲問候暖心,讓他們先靜下心來慢慢說。事實証明,無形中就拉近了彼此距離。

  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心去工作。在基層工作30多年,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干部不能一直待在辦公室,要多下去和群眾打交道,在群眾中了解情況、總結經驗,幫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與群眾心連心、拉感情,這才是工作的正道。基層工作千頭萬緒,有難有易,但隻要把心用到了,把責任盡到了,就能打開工作新局面。為了推廣瓜菜種植,我把會開到了田間地頭。會上一名群眾問我:“你這不是給你個人搞政績工程吧?”我坦言相告:“這是你們的致富工程,你們的收入上去了,政府的政績也就出來了。”三年后,這個村如願以償,油路通了,群眾手裡有錢了,以前在外務工的人陸續返鄉發展了。我也從中深切感受到,隻要心中有民想干事,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始終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用情去工作。群眾最講感情,也最明事理,你敬他們一寸,他們敬你一尺。當縣委書記,必須與群眾以心交心、以情換情,把群眾的每件事當成自己的事辦。縣委書記每年要跑遍所有行政村,環縣山大溝深,條件艱苦,交通不便,平均每村土地面積都約40平方公裡,村與村距離20多公裡。半年時間,我下村37次,全縣251個村我已到過142個。群眾看到縣委書記上門了,都很感動,也很擁護、支持我們工作。我們力推雙聯扶貧融合聯動,給2.29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都安排了幫聯干部,用真情打動群眾、激勵群眾、組織群眾、引導群眾,匯聚起了干事創業的磅礡力量。一年時間,全縣就新修通村公路1435公裡、安全飲水工程6571處、易地扶貧搬遷1841戶、農村危舊房改造9500戶,脫貧2.3萬戶,數量是歷年最多的。

  群眾是最大的靠山,群眾路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寶。當縣委書記,隻有心裡始終裝著群眾,為民謀利、為民解難,才能做到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得一方民心。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15日 17 版)

(責編:楊麗娜、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周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