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鳳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胡佑宏(黃策輿 攝)
近年來,陝西省鳳縣在實踐中深刻認識到,“三農”工作是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隻有抓住村干部這個“人的因素”,才能抓住破解“三農”問題的“牛鼻子”。基於上述認識,從2008年以來,鳳縣探索實施以“報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崗位職業化、選任民主化、教育經常化、管理規范化”為主要內容的村干部隊伍建設“六化”工程,打造了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服務型村干部隊伍,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六化”工程經驗,有幸榮獲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最佳案例,先后被評為省、市組織工作改革創新成果一、二等獎,並在全省、全市推廣,中組部《組工通訊》、《組工信息》刊發宣傳,《中國組織人事報》等主流媒體深度聚焦,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
一、實行報酬工薪化,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報酬待遇,解決村干部“動力不足”的問題
著眼於增強崗位吸引力,先后三次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報酬待遇,建立基本補貼+獎勵補貼+績效補貼的結構補貼制度,將村常設干部人均年報酬由2008年3200元提高到2010年1萬元左右,2014年上調到1.7萬元左右,2015年又提高到2.7萬元左右,最高達到3.4萬元﹔村民小組長、青婦干部年報酬也分別從300元、720元,先后三次提高到2520元、1680元,實現了“三級跳”。村級辦公經費也按大小村先后提高三次,由2008年3500元、3000元提高到2015年2.5萬元、2萬元。
二、實行待遇保障化,健全村干部生活補貼和養老保險制度,解決村干部的“后顧之憂”的問題
著眼於調動積極性,按照“新人新政策,老人老政策”的原則,對2010年以前連續或累計擔任村主要干部,以31年、20年、15年、10年、6年、1年為節點,每人每年分別發放800、600、480、360、240、120元任職補貼。對2010年以后在任村主要干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個人每人每年繳納400元、縣財政每人每年補助400元。全縣共有481人享受任職補貼,144人享受養老保險補貼政策。
三、實行崗位職業化,推行全日制工作法和坐班制,解決村干部時間精力“投入不夠”的問題
著眼於增強崗位約束力,強力推行村常設干部全日制工作法和坐班制,村常設干部公開承諾每人每月上班時間不少於22天,每天工作時間不少於8小時,每個工作日至少有1名村干部坐班,節假日24小時服務,凡是做不到全日制工作的,堅決予以組織調整。縣鎮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訪,發現干部脫崗1次提醒教育,2次通報批評,3次罰款作為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按照“鎮有中心、村有站、組有代理員”的要求,全面推行便民服務代理制,每個村設置便民服務站,每個組設立民情代理員,確保“村上天天有干部,群眾辦事不白跑”。
四、實行選任民主化,推行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公推直選,解決如何選出“好干部”的問題
著眼於擴大黨內民主,對村黨組織領導班子採取“四薦兩推三差額”辦法進行公推直選,取得了可喜的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走向了整體性制度選擇。“四薦”即:採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黨員聯薦、群眾舉薦等方式公開報名﹔“兩推”即:召開黨員群眾大會公開推薦、鎮黨委會差額票決推薦等方式產生候選人初步人選、候選人預備人選﹔“三差額”即:召開村黨員大會,分三輪差額直接選舉產生書記、副書記、委員。
五、實行教育經常化,建立“多位一體”教育培訓機制,解決村干部“能力不足”的問題
著眼於提高能力素質,採取集中培訓、個人自學、外出考察、學歷教育、遠程教育、網絡教育的“多位一體”方式,縣上每年對村常設干部進行不少於24學時的集中培訓,各鎮對無職黨員和其他村組干部進行不少於16學時的集中培訓。實行教育培訓積分制管理,積分與目標責任考核、報酬待遇挂鉤。採取“縣財政拿一點、縣管黨費補一點、成員單位集一點”的方式,每年落實縣級培訓經費不少於15萬元,按每名黨員50元標准下撥鎮級培訓經費。2012年以來,縣上先后舉辦村常設干部集中培訓班13期4420人次,組織考察8期169人次,9個鎮共舉辦培訓班146期13100余人次。
六、實行管理規范化,實施目標責任管理和“雙述雙評”考核, 解決村干部如何“把事干好”的問題
著眼於激發內生動力,全面推行村班子和村干部任期目標、年度目標責任管理,按照村提村議—鎮初審—組織部嚴審—鎮村簽訂—公開承諾—廣泛公示的“六步工作法”,由鎮與村簽訂三年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任務書。強力實施以“雙述雙評”為主要內容的年度考核辦法,實行村述民評、村述鎮評,再綜合“雙述雙評”、實地查看等情況,對村班子按本鎮行政村總數的30%、50%、20%確定優秀、良好、一般和較差等次,對村干部按本鎮同類村干部總數的15%、75%、10%確定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等次。對受到黨政紀處分、一票否決村、集體越級上訪村,村干部年終考核確定為不稱職或降等處理。
通過實施“六化”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干部隊伍活力競相迸發。村干部隊伍發生“三大變化”:崗位職業由兼業向專職轉變,能力素質由憑經驗向科學謀劃轉變,工作態度由“不願干”向“搶著干”轉變,全縣上下形成了“苦干、實干、拼命干,務實、求實、抓落實”的濃厚氛圍和“想干、會干、能干”的良好局面。二是民主政治建設長足進步。通過實施“六化”工程,特別是公推直選和“雙述雙評”考核的推行,落實了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改革了干部提名和選任方式,做到了干部選任與民意的對接,促進了領導方式、干部作風的轉變。三是村級組織功能不斷強化。村干部的服務意識更加牢固,工作能力明顯提升,以前“群眾跑”變為現在的“干部跑”、干部躲著群眾走變為干部圍著群眾轉,形成了“農民群眾動嘴、黨員干部跑腿”的新型服務機制。四是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村干部在思想上更加為民利民、工作上更加惠民富民、作風上更加親民愛民,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群眾對黨員干部的信任度、滿意度不斷提高。五是農村經濟社會提速發展。“六化”工程的實施,有力推進了新農村建設大提速。村級黨組織升級晉檔由2008年的23個“一般”村、77個“較差”村,晉升至2014年的66個“好”類村、34個“較好”類村,縣委先后兩次被市委評為“升級晉檔”先進縣委。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3700元躍升至2014年的11765元,增速連年位居全省、全市前三位。縣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連續6年蟬聯陝西省十強縣。
相關專題 |
· 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