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海南保亭農村“三信三愛”活動見真章 讓黨小組“抖擻”起來

記者 陳偉光 黃曉慧

2015年10月13日09: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個3年沒有發展新黨員、沒開一次會的村級黨組織,今年一下子有12名年輕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過去,三道鎮番庭村是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出了名的后進村。實際上,村子並不窮,去年人均純收入7000元,村集體年收入8萬元,在縣裡處中上游水平。全村215人,隻有10人常年外出務工,是實心村,可村小組就是抖擻不起來。

  “開會喊不來人,一些黨員在村裡生活了大半輩子,村民都不知道他是黨員。”今年2月,被選派兼任番庭村第一黨小組組長的村“兩委”干部黃少鵬,一來就傻眼。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鄺旭彪認為,近年來基層重視促農民增收,卻忽視了促農民增智、增信、增愛,少數黨員和村民缺失了信仰、誠信、愛心,不信組織信祖宗、不信法律信拳頭、不顧村庄顧小家。

  “干部組織動員群眾的能力缺失,在鄉不進村、進村不入戶、入戶不知干什麼。”鄺旭彪不客氣地指出,機關常會海,農村卻會荒,村務決策不公開,導致惠農政策打折扣,群眾沒法對村干部進行監督等一系列問題。

  為了給渙散的農村黨組織改頭換貌,今年2月,保亭在全縣464個自然村開展“信黨信法信組織、愛村愛鄰愛親人”活動,把鄉鎮和村“兩委”的黨員干部全部編入所聯系的各自然村黨小組,並任第一黨小組組長,通過構建黨員聯系農戶樹形模式,搭建民事村辦服務平台,逐步完善農村治理機制。

  半年過去,番庭村大變樣。村口處的公開欄裡,一張村黨小組聯系農戶的樹形結構圖清晰醒目。村裡12名黨員亮身份、認崗位、晒承諾。

  每名黨員根據自己與村裡農戶的居住遠近、平時交往情況,自願結對聯系1—5個農戶,不漏掉一名黨員、不落下一家農戶。民意收集反饋、黨員培養考察、鄰裡關系協調……每個黨員都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分工。

  每季度,黨員們還要向全村公開承諾,為所聯系幫扶的農戶辦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公示欄裡,記者看到,12名黨員的承諾事項五花八門,都是不放空炮的實事——“保証長期幫助五保戶王曲華老人提水”“堅持每晚到村籃球場教大家跳廣場舞”“幫助擺放音響和播放音樂”……承諾兌現得怎麼樣,每月底全村村民評議投票見分曉。

  去年9月,保亭還在全縣60個行政村黨組織搭建民事村辦服務站,提供“証件村裡辦、補貼村裡領、信息村裡查、需求村裡幫”等一站式服務,打通基層黨組織、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在三道鎮田滾村的民事村辦服務站,7名村兩委干部不分節假日輪流坐班,受理村民申辦業務。村民藍麗麗剛給孩子上戶口,不出村就辦妥了:“交了材料、留手機號,等村干部通知來服務站取就行了,不用像以前那樣跑好幾趟。”

  保亭縣委書記王昱正表示,“三信三愛”農村黨建服務也是一項民生工程,作為“三信三愛”創新的重要舉措,民事村辦服務站實現了“縣、鄉鎮、行政村、村小組”四級聯動,形成網格服務格局。

  “三信三愛”活動開展以來,保亭已轉化落后黨員223名,全縣農村黨員共問事10392件,黨群議事1882件,辦結6781件,辦結率65%。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13日 18 版)

(責編:喬業瓊、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周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