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東是位於海南島西南部距離省會海口最遠的黎族自治縣,也是經濟欠發達的省級貧困縣。時不時發生的社會治安案件給樂東貼上了一個“爛”的標簽,這讓不少干部望而生畏。
2012年6月,林北川從海口市政協主席的崗位臨危受命走馬上任樂東縣委書記。當年4月,准備落戶樂東的國電西南部電廠“會危害當地居民生存環境”的謠言,還沒有徹底平息,當地群眾的不滿情緒還沒有消退。一個造福樂東服務海南的大型項目處在進退兩難的困境中。他面臨的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局面。這是真正的臨危受命!林北川深感肩上擔子沉甸甸的。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林北川上任后的第一項任務是省委直接交付的“社會要穩定,項目要落地”。
如何在百姓的一片反對聲中讓電廠項目和諧落地,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一到樂東,沒有到縣委辦公室報到,而是直接趕到離縣城50公裡的電廠群體事件的現場,先是自己乘坐當地三輪車到村裡轉了幾天,在掌握了第一手基本情況后,連續開了幾個座談會,在多數干部發牢騷責怪老百姓沒有覺悟甚至胡攪蠻纏時,鶯歌海鎮一村的老村干部吳英忠的發言引起了林北川的高度注意:“當群眾鬧事鬧到我家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電廠項目要在附近落地的事。”
一天的喧囂過去了,當天夜裡,林北川輾轉反側,這麼大的項目要落地,沒有科學的宣傳,更沒有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連村干部都蒙在鼓裡。如此忽視基層組織,脫離群眾,真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此時他沒有責怪誰,而盡量想從白天眾多的發言中理出頭緒:干部待遇低,沒有積極性,沒有經費,無法為群眾辦事﹔干部難作為就會逐步發展成不作為,時間長了干群關系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干群關系緊張遇到突發事件就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一夜他徹夜未眠,電廠項目風波導致樂東之“亂”背后因果關系的線條逐漸清晰起來。
在第二天的會商會議上,多數干部的意見依然是項目必須強行推進。但林北川沒有這麼做。“強扭的瓜不甜,不能急功近利!”經過苦口婆心的勸說,林北川終於說服大家統一了思想——先進村入戶調查,宣傳火電造福人民的科學知識,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和呼聲,幫困解難為百姓辦實事,在徹底取得群眾理解和支持的前提下才能推進項目落地。
為民謀利換來群眾笑臉
馮銘是鶯歌海鎮鶯三社區有名的致富帶頭人,不僅自己種了300多畝哈密瓜,還帶動周邊農戶成立了種植合作社,在村裡頗有威望。馮銘坦言:“電廠落地前,我是帶頭反對的,那時什麼也不懂,只是聽人說火電廠會污染,所以要幫大伙討個說法。”
雖已記不清林北川和鎮裡干部去過幾次他家,但馮銘清楚記得自己讓他們在家等了3次。“縣委書記能放下架子等老百姓,我就知道他是真心為農民辦事。”
那一段時間,林北川就這樣每天身先士卒,深入農戶、田間、瓜棚、漁港,和村“兩委”班子、黨員骨干及群眾代表談心,從不飲酒的他破例學著喝農民自家釀的地瓜酒,為的是能和老百姓多說幾句貼心話,為工作順利開展爭取群眾基礎。
了解到群眾主要擔心電廠污染后,林北川要求鎮政府馬上組織科普宣傳,並組織當地村民去省內外同類火電廠參觀。最后馮銘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之前不懂,給政府添了不少麻煩,現在才知道基本沒啥污染。”鶯二社區群眾吳清和也說,他是從部隊退伍的,受黨教育多年,但是在這次西南電廠選址樂東的過程中,曾積極組織群眾反對。但后來,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尤其是到華能東方電廠參觀后,看到花園式廠房,觀念轉變了。
同時,為老百姓辦實事從生活環境生活條件開始一件件看得見的事情開始抓落實。就在工作隊駐村開展工作期間,縣政府集中安排專項資金解決多個村庄的安全飲水問題,多年不通的村道通了,臟亂差的村容村貌也徹底的改變了。
扎實的工作基礎,促使干群關系發生了根本改變,加上取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推進電廠項目上馬就一路順風。在當地“寧拆一座廟,不遷一座墳”的風俗下,原以為不可能完成的項目用地涉及300多座墳的搬遷,竟然是在幾乎不費口舌的情況下就順利完成了。
2014年6月,國電西南電廠正式落地開工,今年7月,一號機組並網試發電。一號機組建設工期從18個月縮短到12個月。項目負責人厲雲蓬感嘆地說,項目年產值16億元,利潤3億多元,可為當地政府貢獻稅收1億多元,現在已經安排了200多村民就業。得知電廠生活區沒建成,職工沒地方住,附近村民都爭著騰出多余的房子給企業職工住,企業則按照市場最高價支付房租。企業還多次出手為村裡公益事業贊助資金。昔日的冤家今日成了互利共贏的密友。
推動地方發展是硬道理
現在,很多企業都復制“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其實“科學的地方治理機制”也是可以復制的,這是林北川發現的“地方治理定律”。
電廠事件的圓滿解決,不僅完成了省委交給的任務,而且為解決處理同類問題提供了借鑒。
林北川認為,當好一名地方黨政主官,必須在實踐中調動一切力量和資源推動地方發展和進步。他認為樂東在發展過程中雖然存在的問題很多,但最主要的最關鍵的就是人和錢,即干部作風和財政對基層欠賬的問題,這兩條都關乎民心,“千難萬難,贏得民心就不難”。
很快,有兩項旨在彌補基層欠賬和改善干部作風的政策就相繼出台了。一是樂東的60%以上機關干部組成各種類型的工作組沉在基層,要徹底改變干部作風,改善干群關系﹔二是樂東縣75%的財政資金被投放到基層民生項目上,救民困、解民憂。
干部下沉和財政資金下移,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很快在全縣顯現。往日農民對機關干部難得一見,現在他們紛紛主動請纓下基層,活躍在鄉鎮、在村組、在田間地頭,和百姓打成一片。
就這樣,有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3年來,樂東縣在全省創造了一系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奇跡:通過整治環境,樂東徹底告別了臟亂差,連續兩年被評為環境衛生先進縣﹔海南西環鐵路樂東段征地,18天征地3700畝﹔調整新農保領取待遇人員基礎養老金,安排5357萬元將養老金標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0元﹔落實資金1662萬元,完成4個扶貧整村推進項目,使4個村1633戶7741人脫貧……
相關專題 |
·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