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雲南大理市:以“黨建長廊”筑牢洱海生態保護“牆”

2015年09月25日09: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親湖,是大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每天晨曦微露,83歲高齡的大理市海東鎮向陽村老黨員楊來保便戴上袖套,穿上雨鞋,帶上清掃工具在村巷裡忙碌開了。從1994年起,他二十年如一日,不管風吹日晒,把村內巷道溝渠作為“責任區”,每年義務清掃垃圾60多噸,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洱海環保衛士”。他的感人事跡,帶動和影響了越來越多的干部群眾紛紛投身到洱海保護的實踐中。近年來,大理市在洱海保護治理工作中,注重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廣大群眾的主體作用,按照“一心兩幫三帶四包五化”的工作思路,全面實施以“抓黨建、強堡壘、當先鋒,保洱海、興大理、促和諧”為主題“環洱海黨建長廊”建設,構筑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強堡壘。

建強“一心”,發揮黨組織作用。圍繞把黨組織建成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大力實施自然村(村民小組)黨支部活動場所全覆蓋工程和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工程,切實解決農村黨支部民主議事難、黨員教育難、科技培訓難、民事調解難等問題。採取專題講座、網絡學習、外派培訓、實地觀摩等方式,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一好雙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

開展“兩幫”,統籌城鄉發展。健全市級領導幫鄉鎮、城鄉結對幫村(組)機制,由州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直接挂鉤覆蓋到自然村一級,把“1+1”挂鉤聯系拓展延伸為“1+X”聯村共建。大力推行挂鉤領導包特色產業發展、包洱海保護治理、包矛盾糾紛調處、包基層黨建規范化建設“四包”責任制。通過“城鄉聯創、黨員聯手、發展聯促”,推進項目到村、資金到村、人員到村,實現重心下移,夯實基層基礎。

突出“三帶”,激發黨員活力。全面推行黨員公開承諾、黨員評星挂牌管理和“1+X”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制度,通過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劃分黨員責任區、設立黨員示范崗和黨員先鋒崗等形式,深入開展“致富先鋒、環保先鋒、和諧先鋒”爭創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帶領致富、帶頭環保、帶動和諧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員示范引領,帶動群眾共同致富、共同治污、共同維護文明鄉風,實現家庭和睦、鄰裡互助、村(組)和諧。

推行“四包”,構建洱海保護網。建立鄉鎮包村、村委包組、支部包片、黨員包戶的洱海保護“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將洱海保護的目標任務層層分解細化到10個鄉(鎮)黨委、89個村黨總支、240個自然村黨支部和8000多名黨員。建立由鄉(鎮)黨委書記任“河長”、村黨總支書記任“段長”、自然村(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任“片長”的洱海治理保護責任制,聘請204名自然村(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兼任洱海保護監督員,廣泛設立黨員保護洱海責任區、黨員綠化責任區、黨員清潔河道責任區,形成了洱海保護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生動局面。

實行“五化”,推進“三位一體”建設。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生態化、村容環境優質化、社會關系和諧化、組織建設科學化、村務管理民主化”的目標,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建設滿意大理、活力大理、富裕大理、美麗大理、宜居大理、幸福大理、法制大理的實踐中爭當先鋒、發揮作用,推動黨建工作、洱海保護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齊頭並進。

“洱海清,大理興”已成為大理人民的共識。大理市實施“環洱海黨建長廊”建設三年多來,共整合資金9000多萬元,實現了全市517個自然村(村民小組)黨支部活動場所全覆蓋,涌現出了銀橋鎮馬久邑白塔邑自然村、灣橋鎮中庄村古生自然村、喜洲鎮桃源村桃源自然村等一批鄉村旅游、花卉種植、民族工藝品加工、綠色生態經濟、民俗技藝展示的示范村。240個環洱海和入湖河道周邊黨支部通過黨員“傳幫帶”,扶持發展了1500多戶產業發展示范戶、科技應用示范戶、生態綠化示范戶、脫貧致富示范戶。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的“三清潔”活動以來,累計投入660多萬元,組織發動干部群眾114.3萬人次,清運垃圾12.4萬噸,洱海保護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8月,洱海水質總體保持Ⅲ類,有5個月達Ⅱ類。(雲南省大理市黨建雲平台供稿 楊仁熙 王正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秦華、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