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新疆印象三則

戴世登

2015年09月25日08:3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干旱缺水、風沙頗大,下轄15個團場遍布南疆三地州,師部駐南疆重鎮喀什。作為在師機關部門任職的援疆干部,除了到基層檢查指導工作、調研和參加會議外,我日常工作、生活主要在喀什市區的機關大院裡,每天定時從住處到食堂然后到辦公室,“三點一線”式的生活,讓我們援疆干部對周遭的人和事物充滿著好奇,而這裡的人和事物又常常讓我們收獲喜悅、感動與感悟,人生因此而豐富多彩。

衛生整潔的兵團人

多年以來,人們常用“每天三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娃娃掉到地上要用篩子篩”等俗話來形容這裡塵土飛揚之甚。近些年,當地在國家與援疆省市的支持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居住環境與生態環境均有所改善,比如道路的硬底化,城鎮公共區域和生活區的綠化,浮塵來源明顯減少。但是,由於氣候干、雨水少、常刮風,浮塵依然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特別是每年6月份前,總有1-2次、每次持續1-3天遮天蔽日、白晝如夜的沙塵暴天氣,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要講衛生整潔是相當難或是“徒勞”的,從外出回來的人,用“灰頭灰臉”,或文雅點的“風塵仆仆”來形容應該是一種常態。

從南海之濱、四季如春、草木蔥蘢的珠海到祖國西北邊陲,從享有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美譽的經濟特區到發展中的內陸城市,環境衛生存在的巨大落差,我進疆前心理已有所准備,而第三師師部機關的工作、生活實際環境改變了我這種看法:這裡的人十分喜歡干淨整潔與綠化美化。早上上班前,即使天未全亮,勤勞的清潔工已開始打掃衛生,公共地帶的垃圾,廢棄的塑料袋、果皮、紙屑也不多,主要是從樹上落下的枝葉,他們不僅清掃地面,還擦拭路邊的欄杆與告示牌等設施,下午上班前,他們又做一次全面清潔。清潔是必要的,保潔更重要。這裡,人人都是保潔員,比如,機關院子裡垃圾箱較少甚至可用“罕見”來形容,人們均能將自己家裡或辦公室的垃圾裝袋,然后自行投放到在指定位置擺放的垃圾車斗裡。又如,每台車的駕駛員,不管是公車私車,均能自覺及時清洗擦拭,保持車身整潔。由於氣候和缺水等原因,這裡的戶外要種花草或觀賞性的樹木是困難的,冬季室外基本無綠色植物,但不少人在室內種了花卉,有的甚至還養了觀賞魚,既裝點環境,又可幫助調節濕度。在深秋至早春,一窗之隔,恍如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窗外,萬木蕭疏,繁華落盡﹔室內,滿目蒼翠,春意盎然。我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景,總是內心一動,感嘆自然造化的無比神奇,感慨人生際遇的無邊思緒,憑空添了幾許空明與頓悟。

見微知著,如此營造出整潔美觀的環境,不正體現了兵團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嗎?也許,這與兵團人遵章守紀的光榮傳統有關,也許,這就是一種歷練60年仍引領不斷前行的精神動力。

安居樂業的新疆人

數年前,我曾赴北疆參加培訓,所到之處,新舊、高低參差的建筑,與內地不少城市類似,不溫不火,顯得那麼平和。數年后,我來到廣東省對口支援的兵團第三師和喀什地區,在第三師各團場和喀什市的深圳城、疏附縣的廣州新城、伽師縣的新梅基地及周邊鄉鎮,到處可見火熱的施工場面,大建設、大發展的藍圖令人振奮,其中富民安居房建設佔較大比例,一座座多層住宅樓、一個個新建小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少城鄉居民搬進了水電暖齊全、小區綠化、配套設施齊全、帶物業管理的嶄新樓房。

在少數民族聚居團場五十一團5號小區,74歲的維吾爾族老大娘約爾汗·買買提,原為當地農民的她隨建制整體劃入五十一團,成了一名享受社會保障的職工,早些年曾租住別人家的平房,一年前搬進新落成的54平方米、家用具齊全的新居,團裡考慮到她年事已高、收入有限,且身邊無親人,不僅免除了租金,平時團民政科還安排人上門照看,開支也由團裡開支,大娘健康愉快地生活著,熱情地與客人拉家常,微笑地合影,“居有其屋、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幸福感讓旁人也被打動了。

在有喀什后花園之稱的四十一團(草湖鎮),長安幼兒園、紅軍小學、第三師第一中學草湖分校、坡地公園、香妃湖等教育、公共設施一應俱全,道路寬廣,環境整潔,嶄新的樓房櫛比鱗次、小區綠樹成蔭,人們平時三五成群地,或在街上漫步,或在小區花徑、樹下談天說地,閑靜舒適﹔而當舉辦草莓節、“盛唐古風 踏青賞花”等大型活動時,車水馬龍,游人如織,熱鬧非凡,令人不禁想起唐代詩仙李白的《村居詩》:“徑曲萋萋草綠,谷深隱隱花紅。梟雁翻飛煙火,鷓鴣啼向春風。”還有今人耳熟能詳的德國哲學詩人荷爾德林的詩句“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他們所描繪的、古今中外人們所向往的“詩意地棲居”不就如此嗎?!

多才多藝的文化人

我進疆之前甚少閱讀文學作品和觀看文藝表演,究其原因,一是作品缺乏可讀性、觀賞性,二是缺乏一種閱讀、欣賞特別是感知的氛圍。援疆以來,隨著對當地文化的了解,以及與當地人的交往,感覺有三多,一是文藝工作者多,二是作品、精品多,三是接地氣多。

新疆兵團,地廣人稀,到處是戈壁與沙漠,何來那麼多文藝工作者?確實,如果不到新疆,僅限於書本特別教科書的那過於概括、簡單、片段式的描述,外人難以想象這裡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民俗風情,絢麗的民族歌舞,這些共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藝工作者,包括民族樂器的制作者、演奏者,歌舞的表演者,媒體人、作家、音樂家等,他們或以個體,或以群體呈現,如第三師葉爾羌報社的編輯記者均是一專多能,對攝影、寫作、編輯,包括新聞報道、評論、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等體裁,均能拿得起、放得下,有的還是省級以上的作家協會會員、攝影家協會會員,精干的隊伍不時呈上文化盛宴,令人欣喜。

新疆天高地闊、山河多嬌,特別是幾代兵團人前仆后繼,用汗水、 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人間正氣歌,還有各省市的大愛援疆,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源泉,僅從《新疆日報》、《兵團日報》、《葉爾羌報》相關周刊豐富的作品即可見一斑。

新疆文化人有一個特點,就是來自基層的多,或生活工作在基層,或者有豐富的基層經歷,題材鮮活、生動,作品自然就接地氣,語言十分流暢,不知不覺可以一口氣讀完整版,是真正的“悅讀”。

在這種氛圍下,我們不少援疆干部人才,紛紛拿起手上的筆,寫下一篇篇雋永感人的文字,讓更多的人感受大美新疆,感受兵團人的大義真情、鐵骨柔情!(作者系廣東省對口支援兵團第三師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