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美麗的阿湖水庫

邱衛民

2015年09月22日15: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時光還要倒流到2014年的11月8日,那天正好是星期天。天公終於作美,迎來了久違的好天氣。計劃多日的阿湖水庫考察終於成行。

那天我和克州二中陳正閃、於英毅等5位老師從市區坐出租車到距阿圖什市17公裡的阿湖水庫考察。一路上一邊欣賞布谷孜河谷和阿湖盆地的風景,一邊聊著考察時應注意的事項和人員分工,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阿湖鄉。

剛下車,陳正閃老師就大聲地喊起來,看他們也來了。原來山東淄博援助克州二中的孫偉等4位老師也來到了阿湖鄉,不期而遇讓我們興奮不已,隊伍一下子就擴大了一倍,於是我們結伴而行。於英毅老師趕忙向山東的4位援疆老師談了我們考察阿湖的想法,他們表示十分贊同,經過討論重新進行了人員分工,一起向阿湖水庫進發。

一路上畢業於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系的陳正閃老師發揮了他的專業特長,不停地向我們介紹許多旱生植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讓我們增添了不少知識。大家一邊忙著拍照,一邊贊嘆扎根在干旱區的小生命們,不由得紛紛為這些頑強的小精靈們豎起了大拇指。

到了!到了!一片湛藍的湖水映入眼帘,令人興奮,讓人陶醉。我們久久地駐足在大壩上,任憑微風拍打著我們。我們一邊欣賞著清純的阿湖,一邊貪婪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還不時擺弄姿式不停地拍照。羅丹說得沒錯“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不阿湖四周的群山雖然寸草不生,但風力侵蝕形成的風蝕窩,流水侵蝕形成的溝谷不也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嗎?

最驚心動魄是就是登山了,由於缺水除了一些溝谷長了些許植物外,山坡上滿是鬆散的小石頭,周圍沒有任何可借力的植物。我們互相攙扶著、匍匐著前進,費了好大勁,吃了不少苦頭,終於登上了頂峰。放眼望去隻見到遠處山巒起伏,灰的、黃的、紅的山岩層層疊疊,形成了色彩斑斕的三彩山﹔在腳下是陡峭險峻的垂直斷層山,緊鄰的就是平坦的阿湖盆地﹔一條條清澈的水流自水庫大壩下引出澆灌著這亙古戈壁,變成了載滿了農民豐收和喜悅的良田。

站在山頂俯瞰那微風親吻過碧綠的湖面,那映著藍天白雲的鏡子瞬間被打碎了,隻有那聳立著的八角湖心小亭在欣賞著層層的漣漪﹔在水庫的東部和北部有兩條寬闊的山谷,谷間各有一條流淌的小溪,那潺潺溪流正在訴說著從雪山一路奔波的艱辛﹔一頂頂白色的氈房錯落有致的分布在河谷中守護著這一片寧靜。真有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

盡管如此,在我們齊心協力下,不僅戰勝了困難,欣賞了美景,順利安全地完成了考察任務,還在艱苦努力和互幫互助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見証了熱愛生活、親近自然、挑戰自我、富有愛心等中華兒女的優秀品質在他們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現。在活動中我還收獲了知識,鍛煉了能力,增強了信心!

同時我也要感謝阿湖水庫,她不僅展現了祖國西北美麗的自然地理風貌,讓我見識了在第三紀3500萬年前大地劇烈起伏導致斷裂形成的山地垂直節理景觀﹔見識了在干旱的新疆內陸水流的杰作,你看那山坡上縱橫的溝壑、那山谷中彎彎曲曲的辮流以及河流出山口的淺灘,不正是典型的流水作用的結果嗎!當然最多的還是那拓刻在山岩上形如神台、鷹嘴、獅口等奇峰怪石就是在風力大師細心雕琢鬼斧神工的杰作。

更讓我贊嘆不已的在這水分奇缺的西北內陸干旱區,湖泊周邊的山上頑強生長的數種低矮植物。比如可以入藥的山苷(野西瓜)、甘草﹔因頑強抗擊干旱而枝葉退化的紅柳、駱駝刺、鹿角柴、麻黃草等﹔還有常見的沙棗、野月季、馬蓮、鹽角草、鹽爪爪等抗鹽植物。這些大自然的精靈們向我們展示的是頑強的生命

這次考察是江西、山東兩省的援疆教師和新疆克州三省區老師攜手合作共同努力完成的,就像習總書記提出的“各民族同胞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大家相約一定要將野外考察進行到底,為宣傳祖國美好河山和民族團結做出貢獻。我們約定誓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教育發展而努力工作。最后我們共同祝願56個民族同胞的友誼世代相傳,萬古長青。(作者系江西省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