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超
孩童時路邊的石壁上,挨著大路的住家牆上,都刷著大白的標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那時候這句話我還認不完全,家人經常指著這些教我認字﹔上學后,學校的牆上、厚重的書本裡、老師的話語裡,經常出現這句話,那時我還不能理解,老師耐心的給我講解著﹔成為了教師之后,前輩的諄諄教導中、內心中的職業理念經常提醒自己這句話,那時僅能朦朧體會樹人,不能感受樹木,隻好自己慢慢的揣摩著﹔直到來了吐魯番工作,在戈壁到綠洲的變化中、從中職到高職的創辦中,吐魯番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靳義川書記用它的親自行動讓我深刻的感悟這句話的道理。
第一次見靳義川書記是在一次會議上,他年紀約摸五十四五歲了,眉毛濃黑而整齊,一雙眼睛閃閃有神採,說話鏗鏘有力、思路清晰。會議很快結束,那一次並沒有太多的機會去了解他,正真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在新校區種樹的過程中。
樹,對於從內地濕潤氣候地區來的我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的樣子,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樹,有常綠樹、有落葉樹,有灌木叢也有蒼天大樹,小時候摘過各種樹葉做標本,也爬上很多樹木去玩耍。陌生的是對他的感情,之前並沒有親自去種過樹,感覺他就是那麼自然的生長著,即使在陡峭的石壁中也偶爾會伸出他堅強的軀干,樹的成活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人去照顧他,沒有人去關注他,甚至是有時折幾支樹枝玩耍、揭下幾塊樹皮點燃,他依然可以茁壯成長。更加感受不到的是綠樹對自然的作用與感情。但是這一切來到吐魯番之后慢慢的改變了。
茫茫的戈壁和炎炎的沙漠布滿著整個吐魯番盆地。多少年來,辛勤質朴的人民留下了神奇的坎兒井、傳奇的火焰山、古老的高昌故城和晶瑩甜美的葡萄,讓她成為了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而今,在吐魯番新區,靳書記依然發揚著前輩們這種精衛填海的精神,帶領教師們用一鍬鍬土,一袋袋沙、一棵棵樹把戈壁變綠洲。
新校區坐落在火焰山下,開闊而又荒涼,茫茫的戈壁在強烈的陽光下讓人眩暈,強烈的風掠過砂石,撞擊的聲音讓人感覺更加淒涼。就是在這樣一塊貧瘠的土地上,吐魯番人要建設一所現代化的高等院校,首先要克服自然的困難,讓一棵棵樹開綠整片戈壁。我們所有的老師在課余時間都接到了種樹的任務。
植樹
三、四月份,當內地還在感受著和煦的春風時,吐魯番中午的太陽已然讓你感受到了夏天的威力,空中沒有一片雲,頭頂上一輪烈日,天空中連鳥都沒有一隻,生怕被晒傷了翅膀,隻有腳下的戈壁在冒著煙。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個頭戴白帽、身穿迷彩服,帶領著大家挖坑、拉線、撒肥、放樹、填土的人,他就是我們的靳書記,當我們過去時,他熱情地迎了上來,當聽說他已快六十了,讓我們驚詫不已,太陽晒得黝黑的清瘦的臉上,有一對稍稍窪進去的大大的雙眼皮兒眼睛﹔眉毛濃而挺,鬢角的頭發略微發白,手指粗大,指甲縫裡夾著沙土,他看人時,十分注意,微笑時,露出一口整齊微白的牙齒﹔說話時,親切而有力:“植樹在吐魯番不容易啊,歡迎你們來種樹。”第一次植樹我們異常興奮,感覺有使不完的力,扛起鍬、拿起鎬走到了戈壁上。誰知第一鍬下去,才知“泥土石頭一起在”。由於長期的風化和缺水,戈壁灘就是一個天然的混凝土,揚起的些許沙土伴著鐵鍬撞擊石頭的聲音,像是對我們的嘲笑,著實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任你多大的力氣,他巋然不動,不服氣的我們加大力度,用鐵鍬狠狠地鏟進土裡,可惜效果不佳,長期沒有干過農活的我們,很快就起了水泡。不久,靳書記走到了我們的面前,問我們的情況,他說:“你們雖然有勁,但是方法不對,種樹和教書育人一樣,都有他的規律,要根據他們的規律,我們這裡的土很硬,不能硬著來,要先用鐵钎解決頑固的地方,然后用鐵鍬順著周圍慢慢的敲打,急不來的。”邊說邊演示給我們看,那天下午,我們一行6個人一共才挖了15個坑。在持續一個月的種樹任務中,靳書記幾乎沒有缺席過一天,總是走在第一線,放下自己的身份,把這些樹當成自己的孩子去看待,並給予了厚望。他總是強調:“這些樹都是我們的寶貝,每一個坑都不容易,每一棵都很貴,前期很容易死亡,毀樹容易栽樹難,不能隨意。”就這樣在他的帶領下、呵護下,12000棵樹成活率達到了95%以上,並把我們種植的一小片不足一人高的小樹叫做“援疆林”。書記說:“當你們以后帶自己孩子來的時候,可能這些樹就會長大了”。那一刻,時光飛逝的淒涼感油然心升,我感受到了什麼是十年樹木。兩三個月后,當我們再去新校區的時候,杏樹、胡楊、棗樹都抽出了綠芽,那一片綠色的景色讓我們熱血沸騰。就像筋疲力盡精疲力盡突然登上山頂,大好景色盡收眼底的感覺,這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對樹的感情,感受到了吐魯番人民的不易,也被靳書記的精神所打動。
吐魯番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克服自然條件的困難是一方面,但更重要是的人才的培養。吐魯番地區是新疆最早進行現代化教育的地方之一,但是近年來,教育發展相對滯后,高等教育也不例外,為了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目標,靳書記毅然挑起吐魯番高等職業學院建設的重任。他嚴謹務實,深入到企業當中去調研,他移樽就教,請湖南、自治區的專家來論証、指導﹔他身體力行,用兩天的間奔波於10所高校簽訂合作協議﹔他不辭辛苦,參與研討會議十余次,經常與主任、援疆教師交流到很晚。他與援疆教師、各學科老師一起完成了近30萬字的申報材料,包括成立高職學院的可行性論証報告、辦學章程、學院發展規劃與5個專業的申報材料。在他的感染下,學校老師精誠團結,踏實奉獻,學校成功躋身自治區級示范性高職學校建設行列,實現了自治區級職教改革項目立項零的突破。他時刻對我們說:“高職學院建設對於吐魯番娃娃、每個家庭和未來幾十年的教育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希望我們援疆教師能夠發揮我們的力量,為吐魯番地區造福。”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無論是種樹還是育人,靳書記始終能夠保持熱情、以身作則,尋規律,講方法把事情做好的態度讓我們甚為感動,心裡默默為他點贊。種樹不易,育人更難,在這裡我感受到了樹與自然的關系,體會到了樹與人的情感,更覺悟到了育人做事的道理,感謝援疆,讓我深切的體會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者系湖南省援疆干部)
相關專題 |
·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