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法律事務部李思婧:張揚法治精神 做法治銀行的踐行者

2015年09月18日09: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李思婧,中共黨員,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分行法律事務部總經理,中國銀行業協會首批法律專家庫成員、全國“五五”普法先進個人、中國銀行業協會2013年度維權與法律風險管理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殊榮的獲得者。作為重慶農行法律事務部的領頭羊,李思婧深諳“一流銀行,法治先行”的重要性,工作中身先士卒,愛崗敬業,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過硬的專業技能和敏銳的法治眼光,懷著對法律的執著信念和熱愛,對金融的不懈追求和熱情,以防控法律風險和服務業務發展為統領,帶領“法律智囊團”,夯實管理基礎,強化法治教育抵御風險、法律審查防控風險、解決糾紛化解風險三種手段,構建了制度、訴訟、合同、宣傳四大管理平台,形成了相輔相成立體化、流程化的法律工作體系,集專業、規范、和諧團隊之力,為實現全行業務跨越式發展和全員法治精神的養成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李思婧以一個法律人獨具的開拓精神引領和推動著全行的法治實踐,以一個法律人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感動著身邊的同事,致力於全行的法治環境建設,所帶領的法律團隊多次榮獲總行法律管理、普法宣講、合同管理等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稱號,重慶農行法律工作連續多年在農行系統工作質量考評、績效考評中名列前茅。

傾力制度建設 豐富內部法制基礎

眾所周知,國家的管理靠法制,企業的管理靠制度,內部規章制度是法律、法規的延伸和具體化。“要實現法治農行,就必須建立起一系列完整的內部法制,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這是李思婧常說的一句話。為更好地領導法律部履行制度歸口管理部門的職能,李思婧積極致力於內部法制建設,通過實施制度主動管理和有效管理,強化制度管理鏈條設計和過程控制,提出了制度全框架管理、體系管理和電子化管理的理念,指導員工在事前審查、事中指導、事后評估的風險防控流程中,正確運用制度審查、審核、評價“三種手段”,豐富重慶農行內部法制基礎,全行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制度質量進一步提高,制度管理服務業務、服務基層的成效日益顯著,自己和所在部門也成為制度管理“百科”全書和內部法制宣傳的行家裡手。2010年,針對全行制度形式多、規定散、效力不清等現狀,李思婧創造性提出了制度名單制管理模式,強化內部法制建設。其時總分行級制度有1600多個,制度的名稱、文號、來源、效力、重要內容等關鍵要素等3萬多條信息都需要逐個確認,她組織部門人員,發揮“螞蟻啃硬骨頭”的精神,通過細捋深剝,一條一條、一項一項,在沒有任何藍本可借鑒的情況下,硬是在一年時間內,初步建立起了制度名單制管理雛形和立體化制度管理網絡,並持續維護,有效解決了制度起草者甄別難、制度管理者審查難和制度使用者執行難的“三難”問題。面對內部法制的宣貫渠道,李思婧帶領部門人員率先利用農銀大學崗位輪訓平台在入職培訓和續航教育中強化制度指導和宣貫,夯實全員遵守內部法制的思想基礎,提高制度執行力,把制度宣貫這個渠道用足、用夠、用透,豐富和完善農行內部已經建立的法制基礎和法制體系,真正實現制度保障和制度運行的全覆蓋,並通過宣貫使之內化為全員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全員的自覺行動。

優化案件管處 提升依法維權能力

面對當前社會行業變革、外部法律環境日趨復雜、農行內部轉型發展的現狀,法律糾紛案件增加,其處理結果直接關系到農行切身利益,加之司法資源日益緊張,如何在有限條件下通過案件處理最大化維護農行利益成為工作重點和難點。立足糾紛案件管理本質和行內實際,李思婧著手建立並推行法律糾紛風險提前預警+聯動處理模式,完善管理鏈條、理順管理流程,改變以往糾紛事件發生后法律人員被動介入局面,極大提高了全行對法律糾紛風險的反應速度和介入程度,從根本上確立了法律支持風險化解工作的基本架構和模式,為農行的維權化險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自2011年以來,在法律糾紛案件數量與金額逐年上升的現狀下,共指導處理訴訟案件逾2700件、涉案金額超過18億元,案件勝訴率常年維持在99%以上。在近年來信用風險引發主訴案件激增的態勢下,她進一步優化管理行為,實行全轄訴訟案件全覆蓋備案管理、訴前審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等措施,並配套出台了法律糾紛案件管理台賬,實現全行案件集中登記、定點跟蹤、匯總分析與類型化指導。在案件處理中,通過早期介入、加強研究、全程參與的方式,將司法途徑與非訴途徑有機結合,厘清關系利弊,擇優選擇糾紛解決方式,做到有備無患,打有把握之戰,盡力使“訴之能戰,戰之能勝”,有效化解法律風險,提高經濟下行“新常態”時期農行訴訟案件處理時效及質量,確保農行利益最大化。如轄屬某支行訴重慶某實業公司借款糾紛一案,案涉借款合同及抵押合同因對方刑事犯罪被一審法院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無效並駁回農行全部訴請,面對逾4億元貸款風險及初審不利結果,她堅定繼續維權決心,通過組織精干力量,對多達1300余頁的某公司關聯刑事判決及信貸檔案資料全面梳理、從中抽絲剝繭、理順對應關系,組織人員多部門調查取証,同時就合同詐騙罪中合同效力這一司法懸而未決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尋找維權突破口,立足維權多元化思路,准備了四套法律風險處置方案,同時與總行保持積極緊密聯系,尋求上級有力支持,先后多次赴京精研案情並最終確定了最優方案,庭審時再次親赴現場。該案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農行全面勝訴,不僅為農行挽回巨額損失,還在法律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合同詐騙罪中所涉合同並非必然無效的觀點得到最高院認可並首次以判例形式確認,解決了法律理論界長期存在的爭議問題,在司法實踐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主持召開片區訴訟案件分析會

強化合同管理 增強權利義務意識

美國著名法學家龐德曾說過:“在商業時代,財富大部分由合同構成”。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而商業銀行無論是與外部客戶之間的交易關系,還是與內部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從本質上說都是契約關系,如何培養和踐行銀行、客戶、員工信守承諾的契約精神,實現共贏發展,是商業銀行可持續穩健發展的根基。針對當前個別機構和員工還存在著合同重視程度不夠、談判技巧不高、履約意識不強、維權措施不力等問題,李思婧引領團隊積極推動商業銀行全面合同管理體系建設,逐漸推行“八化”合同管理工作法,即“合同管理精細化、合同文本多層化、合同審查多元化、合同內容科學化、合同使用便捷化、合同流程透明化、合同檔案規范化、合同評價常態化”,構建全員化、全流程、全方位的“大合同”管理格局,培養合同意識,提高合同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思婧深深意識到,實現現代商業銀行“大合同”管理目標,離不開信息化思維,離不開信息科技這個助推器。在沒有先例可循、困難重重的環境下,李思婧帶領重慶農行法律團隊自我加壓、攻堅克難,經過周密的系統論証、方案策劃,於2007年開始了合同管理電子化建設的大膽嘗試,啟動合同管理系統的設計開發,經過一年多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艱苦努力,農行系統及當地金融同業第一個合同電子化管理系統於2008年在重慶農行成功上線。合同管理系統可以覆蓋轄內所有機構,用戶已累計7600余人﹔數據庫子系統收錄全部總分行制式合同文本及使用指引1300余份,與合同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規范性文件等500余份,並標注現行有效、已被修訂的和已被廢止等信息,動態反映合同管理的全貌﹔收錄已簽訂合同電子檔案1.2萬份,實現了紙質合同檔案與電子合同檔案雙重歸檔。合同審查子系統設計了合同審查、審查查詢、審查統計功能,實現了使用、修訂、廢止制式合同、使用非制式和示范合同等七種合同使用程序,並根據每種程序特點靈活設計合同業務審查、法律審查、規范性審查流程,充分體現了經辦部門負責商務條款、業務部門負責技術條款、法律部門負責法律條款的三負責立體化審查理念,審查過程透明可視,至2014年底已審查各類合同2萬多筆,起到了透明管理信息,強化流程約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顯著成果,多次接受總行及其他分行的現場實地考察並為部分分行所引進和借鑒。

2012年,兄弟分行來重慶考察學習合同管理系統

創新法治教育 構建“大普法”格局

多年的普法經驗讓李思婧明白,法治教育是實現“法治農行”的重要渠道和抓手,發揮著思想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的重要作用。要把這個渠道抓早、抓活、抓好,就必須結合實際,找准著力點,就必須以實用性、針對性為核心,創新思路和方法,改變過去“點對點”的普法狀況和“體系化不足”的問題,推動建立全程、全員、全新的“大普法”格局。她帶領法律團隊,以依法治行、合規經營為核心,組織開展知識競賽、案例分析、法制講堂、模擬法庭等活動,加強法治思維、理念和精神的宣傳指導,推動建立分層分類的法治教育渠道,增強了法治實踐的覆蓋面和滲透力,在法治教育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主持知識產權保護推進與普法實施方案討論會

在建章立制上,以現有法律干部為基礎,吸收各條線的業務骨干,確立了行內外法律專家、分支行領導、專業能手、網點負責人等多層次的普法隊伍,形成自上而下的穿透式普法體系,為法治教育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持。2013年,適應目前經營管理“一穿到底”的管理現狀,李思婧提出了法律風險“1+n”模式,挖掘系統法律資源,以各分支行現有法律專職人員為核心、網點各崗位具有法律教育背景的員工為補充組建法律團隊,最大限度擴大法律工作的覆蓋范圍,創新了基層法治教育體系,推動法律知識向各個層面和各類崗位人員延伸,進一步夯實了法治教育的全員參與模式。

渝北支行法律風險“1+N”管理模式啟動會

在普治結合上,李思婧堅持普法與業務經營管理相結合、與完善內控機制相結合、與建設合規文化相結合、與加強法律管理工作相結合,與廉政風險和警示教育相結合,與業務培訓和檢查相結合,整合法律資源,利用季度貸后管理例會、案防分析例會、風險經理培訓會等多種方式,密切關注業務部門和基層普法需求,並堅持成果轉化與產出,近年來持續通過內部網站、信息、專業刊物等各種渠道,發表各類法律研究文章逾一百篇次,普及法律知識,警示業務法律風險,因時因地制宜,求實求精求細,做好普法宣貫,強化法律成果的利用,並進一步提高了員工對依法合規經營的重視。

在多策並舉上,李思婧帶領團隊充分利用網絡媒體、論壇、法規解讀、短信宣講、普法專欄等傳統渠道和形式,群策群力,打造多元化法制宣傳平台,結合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加強重點疑難案件的研究,量身定做各類普法專題,親自帶隊送法“進部門”、“進崗位”、“進條線”,“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進庫區”,通過渲染“比學趕超”氛圍,組織開展“法在心中”、“依法治行”等主題競賽活動,多次親自參與普法授課,對內提高員工的合規意識和法律觀念,對外增強客戶的維權意識和金融修養,為重慶農行經營管理創造了良好的守法合規環境。

2014年,李主持召開全行法律干部和重要崗位人員新法新規培訓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相關專題
· 法治人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