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棟
在內地普通人眼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很神秘,模糊的印象就是個屯墾戍邊的組織,但兵團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很多人都沒有清晰的認識。對於我們浙江湖州援疆醫生,與兵團的第一次接觸是到阿拉爾市三五九旅紀念館參加黨風教育活動,紀念館裡展現的那紅色年代裡開荒辟野的艱苦卓絕、那艱難歲月裡激昂奉獻的可歌可泣,深深地打動了我,更加激起我到兵團團場一見“廬山真面目”的渴望。
2014年10月,我們援疆醫生來到兵團農一師二團進行交流活動。一路上,隨著汽車的顛簸,大家懷著忐忑的心情紛紛猜測目的地的情景,是跟我們已見識到的南疆土牆木頂的平房村落?還是內地紅磚黑瓦式的組組磚房?是有著灰塵飛揚的土街?還是滿眼植被稀疏的貧瘠土地?
迎著朔朔寒風,我們穿越戈壁,趕赴目的地。剛剛進入二團區域內,路邊的風情就與途中戈壁形成鮮明的感官對比,在蕭瑟的深秋裡,路邊不朽的胡楊搖曳著片片金黃,寬闊的柏油馬路兩邊,人工渠中流著潺潺清水,河邊的樹梢還殘留著頑強的翠綠,兩岸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萬頃良田。片片半人高紫雲般的棗地裡,枝頭挂滿了累累果實,繁星般的棉花田裡綻放著朵朵雪白,仿佛一伸手就能撈到點點星光,一個個採棉人像蜜蜂一樣在棉地裡辛勤地勞作,採摘著豐收。草料場裡堆滿了一座座小山似的金黃秸稈,望著辛苦挖掘出的農田水利網,漫步在漫灌的水稻田田埂,空氣裡彌散著泥土的清新,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派塞外江南的景象。
團場城鎮裡布滿整齊劃一的道路,從高處望去鎮子就像被劃分成一塊塊的棋盤,寬闊的馬路上奔行著滿載收獲的汽車,馬路兩邊楊柳依依,一串串“凍僵”的綠色仍不肯離開樹干,漂亮的路燈從高聳的樹蔭中探出頭來,精致的人行道上有著辛勤的人們匆忙的腳步,整潔的小區裡矗立著一排排嶄新的黃牆紅頂5層樓房,樓幢間距很大,溫暖的陽光從前排的屋頂洒到后排一樓住戶的屋中,小區花園廣場上有著漂亮的假山噴泉,社區活動中心裡傳出陣陣歡樂的笑聲、歌聲,在西部廣闊的寧靜中展現出一片繁華。走過喧鬧的街道,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店,聽著熟悉的語音,令人有種仿佛走過時空隧道、恍惚中回到家鄉的感覺。
來到了兵團一師二團醫院,我們受到了熱情迎接,二團醫院裡領導的熱誠、醫生的敬業,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二團醫院書記介紹以前的情形,以前醫院房舍陳舊,就幾幢矮房,后勤欠缺,醫療設備少,藥品少,專業技術人員少,但最近幾年,經過國家、兵團、援建省份不斷投入后,變化很大,現在醫院已建立起現代化的門診醫技樓、住院大樓,購置了許多醫療設備,門診病房實現信息化,還引進了一批專業人才,充實了醫療隊伍,能比以前更好地為團場群眾服務。
次日,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我們參觀了具有獨特團場文化的工業產業建設。在碧藍的天空下,鎮郊分布著一片片廠區,豎立鱗次櫛比的廠房,裡面車來車往,一片繁忙的景象。新疆的皮棉有著良好的品質,棉花加工廠門口,滿載棉花的車隊排著長龍般的隊伍開進來,開闊的場地上一側堆滿了小山的棉花卷,一卷棉花就有2噸多重,另一側整齊的碼著一堆堆加工好的皮棉,等著運往全國各地銷售。農產品加工廠中,車間裡的機器不停的轟隆隆地運行著,正將一箱箱甘甜的紅棗烘干加工成美名遠揚的棗干﹔廣場上晾晒著遍地的紅辣椒,一眼望去就像紅色的海洋,沒想到居然是用來做色素、做口紅等化妝品的原料,這讓驚奇的我們好好地長了番見識。機械維修站裡排列著一輛輛巨大的“變形金剛”,正在接受精心地保養,等著到田地裡大展身手。
我們在一師二團的一瞥,只是兵團輝煌的一角。回想60年前,兵團人在邊疆如此艱苦惡劣的條件下,化劍為犁,穴地而居,開渠拓荒,用汗水、青春在茫茫戈壁大漠中開拓出壯觀的綠洲,仰望先輩們的偉大功績,我們備受激勵。在這個嶄新的時代,我們承載時代的夢想,隻爭朝夕,為新疆的美好明天不懈努力。(作者系浙江省援疆干部)
相關專題 |
·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