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國之利器,也是審計工作的保護神。在國家審計系統中,有不少善於用法的審計人,其中有一位30出頭的小伙。他在學校就學了經濟法第二專業,與法律交上了緣分,此后一直對法律非常執著﹔他2003年畢業進入審計署后,堅持學習充電,於2004年順利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獲得《法律職業資格証書》﹔他在公派澳大利亞攻讀碩士時,更是有了國際法律視野﹔他將法律和工作很好地結合,使審計工作游刃有余,又把握好了法律的度,人送外號“楊律師”﹔他是個熱心人,成為經常幫助同事的義務普法“宣傳員”﹔他的努力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2010年獲得全國審計系統2006-2010年度法制宣傳先進個人,2014年作為審計署優秀青年被《中國審計報》報道。他,就是審計署企業司楊曉。
到柬埔寨國家審計署宣傳中國企業審計制度體系和審計規則
法律的堅定“追求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知道做好審計工作光靠審計知識還不夠,還需要法律等相關知識,因此特別加強法律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2點鐘了,休息吧!別考了,干嘛和自己過不去。不過這個考試,又不是不讓你干審計工作。你的第一專業是注冊會計師,有這個干審計就行了……”,家裡人關切地說著。“我很快就睡”,他回了一句。時間是2004年夏天的一個夜晚,他坐書桌前,房間比較小,14門課程的資料幾乎把他包圍起來,面前的資料被他密密麻麻地做了標記,特便是那本配套法規,快被他翻破了。
司考路上最大的困難就是定力,當時正參加中石化審計,他擔任集團總部會計信息審計小組的主審,身上的壓力自然不用說,時間是非常緊迫的,隻能利用晚上、雙休和假日進行學習。期間,學的太苦了,一次要通過14門課程的考試,的確使他感覺迷茫和一種無形的壓力,但是,審計中的問題定性、法規引用以及判斷被審計企業內部管理規定是否合法等工作,使他更加堅定相信審計與法律息息相關。夯實自己的法律基礎,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他硬是堅持下來了,最終順利通過了司考。司考不僅僅磨練了他的意志和耐力,更是對他的一種肯定。
法律的執著“善用者”
他運用法律思維打造適用企業審計的利器。“能否給我們一套適用的法規匯編”,這幾年經常在企業司聽到這句話。按照企業司的安排,他承擔了編寫《企業審計實用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分類匯編》的任務。實用、全面是他的出發點。他在電腦中翻出了以前年度審核的200多余份審計報告、審計決定,復核和參與編寫的150余份審計信息。他還不滿足這些,接著查看了企業司上報的所有審計報告、審計信息。他總結審計發現問題的主要類別,回顧審核時法規運用的情況,成為他編輯的思路。因此,法規匯編的15個大類別全部來源於審計實務中發現的問題。“精於求精”是他對自己編寫的要求,他在每個大類別之下又分二級類別,接著分三級、四級類別,盡可能與審計實務和企業經營中的業務相對應。全書共計搜集法規約1000個,因為需要分類以及體現各個法規之間的內在聯系,他閱讀學習的法規約5000多個。由於參加聯通審計,這項工作主要是通過加班完成的,有時大量閱讀這些冰冷的法規后,倍感龐雜,但是,想到該項工作有助於審計人員在工作中適用法律,也有助於審計人員根據法規群明確審計重點,他還是感覺很欣慰。
模擬法庭擔任辯護人
他運用法律思維查處大案要案。十幾個人圍著大屏幕,現場一片寧靜,都盯著屏幕上顯示的問題情況,突然他說“有超越權限的疑點,有損失,要是確定越權並且與損失有因果關系,就可以上報了”,現場熱鬧起來了,這個觀點得到領導的認可。原來,審計組發現違法疑點,但根據現有取証,並沒有發現相關違法人員獲得利益,大家苦於如何進一步查証。這次發言,其實他是有准備的。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如何根據初步掌握線索判斷可能涉嫌的罪名,運用罪名構成要件和犯罪因果關系進行取証的思路查處案件。后來,按照這個查証思路,他和審計組同志一起補証,取得了犯罪嫌疑人超越權限以及越權和損失存在直接因果關系的關鍵証據,他所在的團隊被審計署授予集體二等功。
他運用法律思維嚴格復核把關防范審計風險。經常時至凌晨,他還坐在辦公桌前,和特派辦同志討論著審計信息——“不能簡單地和成本價比就確認為刑法上為親友非法牟利的金額”,他給別人解釋著﹔“從目前証據上看,這個問題嚴重程度夠不上刑法,能否按照違紀處理”,他以商量的口氣發表自己的意見。“行,……”,那我們這樣修改。從入署到現在,他復核的審計報告、決定和審計信息等足有幾百份,“保証質量、防范風險”是他的原則。他經常指出審計信息事實不清或証據不足的問題,也經常為審計組出謀劃策,如何修改信息。特別是他練就了對一些冷門問題的把關能力,對一些不常見的犯罪問題,他以該罪構成要件為框架,和審計信息內容一一對照。同時,查閱有關法院關於該罪的判決書進行案例參照來完成復核工作。
他運用法律思維從宏觀經濟政策中把握審計著力點。他在參加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企業影響調查、中央企業公司治理調查,組織匯總中央企業節能減排審計調查,具體實施某企業執行國家經濟政策等企業政策執行方面調查中,總受到一個問題的困擾。他發現,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努力發揮企業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需要調查企業執行宏觀經濟政策的情況。然而,宏觀經濟政策往往比較寬泛,而審計是對具體事項進行調查取証的一種程序,寬泛和具體形成一對矛盾。通過總結審計調查經驗,他逐步摸索出從宏觀經濟政策中發現調控思路和目的,篩選保証調控達到預期的配套法規、制度體系,從體系中抓主要具體規范措施,對照具體措施要求標准進行審計取証的思路。 “批示了”,同事拿著兩份信息興奮地告訴他。他一看是反映某企業執行國家經濟政策和建設政策中存在問題的兩篇信息。這兩篇信息正是他運用這種取証思路,通過撰寫提綱、編寫問卷、調查取証、編輯信息的完整過程形成的。
他運用法律思維促進審計規范化、標准化。他對涉及高級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的重要線索進行梳理、分析,研究國有公司、企業人員濫用職權的相關案例以及法規、黨規,擬定出在沒有發現利益回流情況下,審計認定需要達到的標准和獲取証據的指導意見,得到了法規司的認可和特派辦的好評﹔對每一階段審計報告的復核工作,都根據階段特點制定出不同的審核要點,並且下發統一格式的審核意見書模板,體現出差異,防范審計風險。
楊曉在撰寫審計報告
法律的熱情“宣傳者”
他不僅利用法律做好工作,還一腔熱情地宣傳法律。“你是哪個律師事務所的?”,審計署法律顧問(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在一次審計署的活動中以為他是真正的執業律師。審計署機關團委為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提高審計人員依法審計能力,今年5月舉辦了首次審計模擬法庭活動。他擔任被告方的第一辯護人。他認真分析案情,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辯護中靈活運用了刑法禁用擴大解釋等刑法的基本原則,從挪用公款罪的主體要件、主觀目的和犯罪對象找出對被告有利的關鍵點,特別是結合財經法規和財務常識等提出觀點,進行辯駁。由於是第一次參加法庭辯論,他多次演練到深夜,辯護詞也是改了又改。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模擬法庭的上的表現得到了署領導的表揚和同事們的肯定。機關團委在感謝信中寫道“貴司楊曉同志不辭辛苦,認真研究分析案例,熟悉掌握審判程序,全過程參加了模擬法庭審判……。充分展示了貴司青年干部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他多次擠出時間參加普法宣講。“下面我從五個方面講解依法治國……”,他正坐在普法的講台上,儼然就是法律老師。他依據審計特點,歸納整理教案,通過理論結合案例的方式,講解了依法治國的核心內容,憲法的作用和地位,中國的法律體系,規范性文件的層級和效力,法律和黨章等黨內法規的區別和聯系等法律知識,受到大家好評。
在任審計署企業司普法宣傳員的平台上,他熱情為大家解決審計業務中遇到法律問題,並多次為審計組同志提供法律定性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他對100余項法規、辦法提出修改意見。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的修改意見,共提出四條,被署原文採用三條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這些意見在人大修改對外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有所體現。
這就是楊曉,一名普通的審計人員,用自己的執著和努力,實踐了學法、知法、用法的依法審計理念,執法律之器,揚審計之威。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