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初、百廢待興,亟需一批具備治國理政經驗的人才。而一批民主革命時期同我黨長期合作的民主人士以及進步的舊政權資深軍政人士也渴望繼續為新中國建設出力。鑒於此,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將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創造性地運用於國家政權建設,決定設立參事室,廣泛團結各界人士,群策群力,共同建設新興人民政權,從而以高度的政治智慧擴大並鞏固了執政基礎。其發軔之初,一批代表性強、影響力大、敢於直言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代表人士等進入政府參事室,直接參與政府工作。他們胸懷愛國熱忱、了解政治事務、稔熟舊政權運轉、熱心新政權建設,為國家政權建設盡快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作出了獨特貢獻。
新的歷史時期,參事們更加積極發揮自身有較大社會影響和廣泛社會聯系的優勢,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謀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歷史和現實表明,政府參事工作是統一戰線工作的生動實踐,為推動各項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凝聚了可以信賴的力量,也為法治中國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949年9月2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其中明確規定,政務院於秘書長之下設立四個部門,分別是秘書廳、參事室、人事局和預算室。當時參事室的主要職責是研究及起草政策、法令、法案,對政策、政令推行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負責政務院與所屬各部委的工作聯系等。隨后,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遴選任命了首批32位政務院參事。是年1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參事室成立。按照當時的定則,參事們輪流列席政務院各專門會議和全體會議,審訂法律,會簽各部委上報政務院的報告,調查政令推行的實情,對政務院的建章立制、公文起草、審核和運轉發揮了建設性作用。1954年,時任23名參事參與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
2009年11月9日,國務院參事室成立60周年前夕,國務院公布了《政府參事工作條例》。新時期政府參事工作法制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高度重視法治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法治中國。這些年來,參事們自覺貫徹依法治國理念,建言獻策多是圍繞全局性、綜合性、前瞻性問題,思考的焦點是可持續發展。從深化農村改革到推進小城鎮建設,從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到開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從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加強環境保護到發展低碳經濟,從加強社會管理到維護文化安全,等等。面對自己肩負的重任,參事們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一位參事曾援引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這句話來詮釋對自身責任的認識:“公正的原則,必須貫徹到社會最底層。”還有一位長期從事研究法律的參事這樣說:“謀劃工作要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要運用法治方式,說話做事要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合法。要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
參事們十分注重根據時代的發展和要求,不斷增強自身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建言獻策的能力和水平。參事們定期開展集中工作,傳達、學習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重要會議或文件精神﹔討論修改有關重要文件或法律法規草案﹔開展專題研討等。
2014年,五位參事根據對全球92個國家(地區)的初步研究,提出如何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知識產權法院問題,建議循序漸進地推進知識產權法院的具體建設,建立知識產權法院應與司法體系、行政體系改革相結合,切實解決司法尺度不統一,判決結果不可預測性﹔司法審判中地方保護主義﹔以及知識產權審判對創新的影響等問題。這些調查研究有力配合了國家相關法規政策的出台。
2015年,部分國務院參事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開展合作研究,提出加快培育法律類社會組織,建議從推進依法治國的高度提高認識、支持法律類社會組織的發展。參事們還就完善保健食品法律法規、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加快航道法立法等多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課題開展調研,建言獻策。參事們不僅在法律法規領域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而且在其他領域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
國務院參事室辦公樓內,有一副沈鵬先生手書、出自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對聯:“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參事們喜歡這副對聯,它表達了一種境界,融匯古今你會品味出多重含義,法治思維便是其中一個縈懷難忘的關鍵詞。
相關專題 |
· 法治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