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為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法治建設被社會各行各業所重視。中國加入WTO以來,與世界的接觸更加密切,國際貿易愈加頻繁,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腳步越來越快,國際商務領域的法治建設和實踐也迅速被重視起來。熟悉並遵循國際慣例,了解和適應外國法律,都成為了跨國交易成功的關鍵因素。
在國際貿易、工程承包和投融資交易等領域,有一種金融產品必不可少,它能夠為交易雙方提供必要的信用支撐,促進跨國交易順利完成——這就是銀行保函,一種國際通用的金融產品,在交易中充當必要的信用中介。同時,它也是一項專業度強、法律風險大、操作精細度高的銀行業務。
在中國進出口銀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居幕后,不為人所熟識,他們從事著銀行保函的后台操作業務,為前台經營單位提供專業的支持,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他們負責審核保函條款,識別風險,化解風險,最終開出一份被國際市場所認可的保函。——他們就是中國進出口銀行會計管理部中間業務二處的保函團隊。
中間業務二處從事保函業務的人員現有四人,分別是:張迎春,中間業務二處處長,從事保函業務近20年,現主要負責風險把控和業務授權工作﹔王威,從業8年,現任復核崗位﹔劉帥,從業6年,現任保函業務經辦,是風險識別的第一道關卡﹔常思明,從事保函業務2年,同樣任保函業務經辦。他們的團隊所出具的保函開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新開立保函約300筆,現管理有余額的保函800余筆,擔保責任余額超170億美元。他們精通各種與擔保有關的國際慣例,掌握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規定,熟悉不同區域的操作模式。他們開出的保函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鑽研業務 苦練內功
中國進出口銀行會計管理部中間業務二處保函團隊所從事的業務專業性非常強,需要熟練掌握和應用國際商會《見索即付保函統一規則》(URDG458和URDG758兩個版本),《備用信用証統一慣例》(ISP98),《跟單信用証統一慣例》(UCP600),《合同保函統一規則》(URCB524),以及《聯合國獨立保函和備用信用証公約》等國際慣例﹔同時,還需要了解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擔保法律法規以及慣常做法,以適應保函開往不同國別時的需要。面對如此專業和復雜的業務,唯有刻苦鑽研,虛心求教,認真學習,不斷提高,方能勝任這份工作。一路走來,保函團隊形成了在日常工作中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保函團隊定期組織集體學習,研讀各種國際慣例以及業界對其的實踐案例。首先,做到對常用國際慣例的熟練掌握,能夠在實際業務中准確運用﹔其次,研讀學術界對各國際慣例的學術分析和評價,了解各國際慣例的盲點和不足之處,並在實際應用中加以注意﹔同時,也結合同業案例進行學習和分析,及時吸取經驗和教訓,緊跟行業發展步伐,保持行業領先水平。相對國際慣例而言,其他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法規和慣常做法則要復雜得多。他們的保函開往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由於文化、歷史、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涉外擔保有著不同的要求和規定,不同國家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對於保函業務人員來說,這是很難攻克的一關。但是,他們這個學習型團隊通過不斷的鑽研,日積月累,獲得了諸多國別的操作經驗。他們堅持“遇到一個國別,攻克一個國別”的原則,通過圖書館、互聯網等信息手段查詢相關法律法規,或向專業律師請教和咨詢相關國別的法律問題,不斷充實知識結構,積累工作經驗,苦練內功,著力建設專業性技術團隊,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以老帶新 繼承發揚
中國進出口銀行會計管理部中間業務二處保函團隊始終堅持“傳、幫、帶”的傳統,師傅教徒弟必傾囊而授,師傅幫徒弟必盡其所能,師傅帶徒弟必有始有終。保函團隊的成長是新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薪火相傳的過程。
保函業務的專業性很強,對於一個剛剛接觸該業務的新人來說,簡直無從下手。這時,一位經驗豐富又肯悉心教導的師傅就非常重要。王威大學攻讀的是經濟學專業,畢業入職中國進出口銀行后即加入了保函團隊。那時,他對自己的工作內容一片茫然,甚至有些膽怯,懷疑自己能否勝任這樣一份專業的工作。此時,團隊裡的老員工張迎春主動擔負起了師傅的責任,為他詳細講解保函業務原理,逐條分析保函條款及其對應的風險點,並鼓勵他樹立信心,努力學習。在師傅的教導下,國際慣例一篇一篇的啃,國別經驗一個一個的攢,相關的法律知識一點一點的補充進來,逐漸地他也成長為了一名業務骨干。隨著近些年保函業務的不斷增長,保函團隊也相應地有新人加入。他在帶新人的時候也同樣堅持了這樣的傳統,用實際行動將這些好的做法作為團隊的財富繼承和發揚下去。
專業服務 客戶點贊
中國進出口銀行會計管理部中間業務二處保函團隊的刻苦鑽研和薪火相傳直接提升了整個團隊服務的專業水平。在與客戶或其交易對手溝通保函條款時,他們能夠做到有理有據、有法可依、有規可循。他們溝通的對象經常是各大企業的法務部門或是其外聘的專業律師團隊。但是,他們在保函領域的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讓這些法律專業領域的人士也佩服不已。
他們工作的目標是通過把控保函條款使開出的保函合法合規,控制銀行的業務風險,同時還要盡力為客戶爭取到有利的地位,幫助客戶控制其自身的風險。所以,對於保函中的每一個表述,每一處用詞,他們都會仔細審核,不敢放鬆一絲一毫。對於有些爭議比較激烈的核心條款,經常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來回的更改,他們依然毫不懈怠地將其完成。有一份保函需要開往贊比亞,且要求適用贊比亞當地法律。保函團隊了解到贊比亞法律結構復雜,在擔保方面有許多做法與世界通行慣例相悖。他們隨即與客戶聯系,建議將保函改為適用中國法。但客戶與贊方代表溝通后遭到了拒絕。於是,保函團隊調整策略,直接與贊方進行談判,最終選取了第三國——英國的法律作為保函的適用法律,大大降低了此筆保函的法律風險。有一次為國內某客戶出具保函,受益人是某知名外資銀行。該外資行專門聘請了當地律師負責擬定和把控保函條款。保函團隊與其郵件溝通了幾次后效果甚微,整篇保函仍有13處風險點存在,對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客戶不利。保函團隊在征得國內客戶同意的情況下,與當地律師進行了電話溝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電話協商,對方終於同意修改部分條款,原來的13個風險點減少為6個,大大降低了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客戶的風險。該保函於次日順利開出。國內客戶對保函團隊的專業水平和優質服務大為贊賞。由於交易對手分布在世界各地,時差不一,保函團隊需要經常佔用工作以外的時間與對方溝通,有時為了與對方的工作時間保持同步,甚至需要在深夜或黎明時分處理棘手的問題。保函團隊近年來還多次派員陪同前台業務部門赴境外參與談判,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支持。
保函團隊的積累和付出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錦旗和表揚信也不斷被送到他們的手上。但是,這些只是他們工作中一些節點的紀念,前方的道路還很長,可以提升的空間還很大,他們的奮斗還不能停止,他們將在實際工作中繼續學法、用法,用專業技術為客戶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不斷磨練 見証成長
中國進出口銀行會計管理部中間業務二處保函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是在“實戰”中磨練和成長起來的。首先,保函的時效性強,要求必須在某個時點前開出,否則不但保函失去了意義,還會給客戶造成違約,面臨巨大的損失。所以,保函團隊針對不同國別的保函必須迅速做出反應,快速解決問題,這依賴於他們在多年的實際業務中對風險感知和判斷能力的培養。多年來,保函團隊處理了多個風險案例,包括敘利亞多重轉開保函索賠事件,伊朗保函多次展期及被制裁后匯路不通事件,利比亞保函在戰后的處理問題,以及波蘭公路保函賠付事件等。在處理這些風險事件的過程中,他們展現專業水平的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獲得了當地有關法律法規的第一手資料。每一次的磨練都是一道成長的年輪。中國企業成功地“走出去”是便是對他們成長的最好見証。
相關專題 |
· 法治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