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杰同志,1985年進入全國人大機關,長期在法工委經濟法室工作,2013年1月任行政法室主任。工作30年來,共參與公司法、保險法、外資企業法、反壟斷法、稅收征管法、旅游法、行政訴訟法、環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近30多部法律的立法工作。她始終愛崗敬業、甘當苦力,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堪稱立法隊伍的楷模。
一、轉角色篤學不倦 求實效親力親為
袁杰同志長期從事經濟立法工作,擔任行政法室主任后,她快速轉變角色,從頭學起,甘當小學生,不做門外漢。她的包裡隨時裝著行政法方面的書籍,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翻翻看看,候機時、車廂裡、會議間隙,都留下了她孜孜不倦學習的身影。短短兩年多時間,她學習了多本行政法理論書籍,有些書上的畫畫寫寫擠滿了頁邊頁眉。她還善於向身邊的同事學習,虛懷若谷,不恥下問,經常和室裡的年輕同志探討問題,各抒己見、氣氛熱烈。為了搞清楚復議機關在行政訴訟中當被告的利弊,她多次和室裡年輕同志一起研究,找理論依據,查國外立法先例,絲毫不以領導自居。為了做好環境保護法的修改工作,她利用晚上的時間到人民大學旁聽環境法學課程,為自己充電。她在學中干,干中學,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很快就成了行政立法的行家裡手。在行政訴訟法、環境保護法等領域的專家論証會、座談會上,很多行政法學的資深專家都對她的一些觀點、見解頻頻點頭,表示嘆服。
袁杰同志總是沖在一線、干在前面,同事們背后都親切地稱她為“女漢子”。在修改法律草案的過程中,她力求摸透實情、找准路徑,使每一個方案、每一個條文都能夠禁得住問,講得出理,站得住腳。“立法就是要在矛盾的焦點上砍一刀”。為協調各方利益,決斷矛盾焦點,她經常親自出馬,與有關各方面對面溝通磋商,擺事實、講道理,談方案、摳細節,常常為了搞准一個細節問題而多方求証,甚至登門求教。在修改審議環境保護法草案期間,她帶隊赴山西、廣東等5個省市調研,主持召開有關部門、企業和專家座談會20余次,批改相關簡報30多期,為設計好每一項制度提供了扎實的事實依據和堅實的理論基礎。對室裡每一份文稿材料,她都仔細琢磨、反復修改。如對食品安全法向中央匯報的材料草稿,數易其稿,努力做到匯報問題清楚,語言簡練。對行政訴訟法主要問題的材料,先后修改近十次,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既條分縷析,又直白易懂,贏得了領導的肯定。
二、一言一行顯風骨 嚴於律己作表率
作為室主任,袁杰同志總是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動無言地立起標杆、樹起榜樣。她曾經說過:“我像人們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我的工作。”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工作幾乎佔據了她的所有時間,無論上班還是下班,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酷暑還是嚴寒,她的中心隻有一個,就是工作。在她的時間表裡,隻有上班時間,沒有下班時間,周末加班更是習以為常,“五加二”、“白加黑”就是她工作模式的貼切寫照。有時加班晚了,就在辦公室沙發上將就一晚。有時半夜醒來,又拿起法律草案琢磨修改方案。於是,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在大家為討論修改方案爭執不下時,她就掏出手機,給大家念她頭天夜裡冥思苦想出來的修改方案。“潤物細無聲”,她的這種忘我投入的精神感染了身邊每一個同志,為行政法室贏得了“能吃苦、能干事、敢擔當”的美譽。
深入調研是做好立法工作的基礎。袁杰同志總是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盡可能多地接地氣、查實情。每次調研活動,行程安排都是一緊再緊,到了就工作,工作完了就走,經常是出發返程“兩頭黑”。在赴湖南、貴州進行食品安全法修改調研的過程中,她又臨時兩個晚上召集法官、律師等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座談,詳細了解行政合同案件審理情況,為修改好行政訴訟法積累素材、打牢基礎。地方人大的同志開玩笑說:“見過拼命的,沒見過這麼拼命的。”玩笑中透著敬意、透著贊嘆。
三、鞠躬盡瘁“法”作藥 殫精竭慮苦亦甜
長期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嚴重影響了袁杰同志的身體健康,本就有低血壓的她常感不適,時而暈倒,卻仍然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她的辦公桌上,經常放著各種藥物。開會時間過長,常常使她頭暈,但她稍緩一下神,就又繼續堅持和大家討論。有時連著幾天會議下來,常常聲音嘶啞、精疲力竭。有同事勸她多休息,她總是口頭答應,轉身就又陀螺般地連軸轉了。
2014年環保法三審前期,她因勞累過度住進了醫院,但仍在病房裡與前來探望的同志研究草案修改工作,有時甚至不顧醫生叮囑,偷偷從醫院跑出來開會,手上還插著輸液管兒。住院期間,她還主持了3場座談會。同事們都心疼地稱她為“插著針管的指揮棒”。
2015年,剛剛滿負荷“送走”食品安全法,又馬不停蹄“轉戰”大氣污染防治法。袁杰同志作為帶頭人,日夜操勞、案牘勞形,5月中旬終至暈倒在食堂。被送到醫務室后,第一句話卻是“你們快回去忙工作,不用管我”。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她趁周末召集有關同志商議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方案,再次暈倒在辦公室,在大雨磅礡中被同事們緊急送往醫院。急診室外,她面色蒼白,卻仍念念不忘,繼續跟處長交代工作……經過檢查,她的氧分壓已經低於人體安全警戒線,境況十分危險,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同事們牽挂不已,紛紛要求去探望,她怕影響大家工作,斷然拒絕,實在推辭不過,就明確要求隻可帶工作資料,其他的都不准帶。醫護人員和同室病友看到她吸著氧氣仍堅持工作的場景,紛紛贊嘆不已。對袁杰同志來說,工作,才是她的良藥,事業,就是她的生命!用生命在工作,用在她身上一點也不夸張。
這,就是袁杰同志,精耕細作立法事,率先垂范帶頭人!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