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凌晨5點。
整個城市都在睡著,月亮挂在青色的天空中,寥落的星星還在眨著眼。
突然,睡夢中的陳培勇,被腰部撕心裂肺的疼痛驚醒了。本以為疼痛過一會兒就消失了,沒想到疼痛不止,愈益嚴重,嘔吐了幾次,並虛汗淋漓。陳培勇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堅持下去了,繼續堅持,身體要出大問題!
說實話,這是每一個援疆干部所擔心的。大家雖然住在一起,但都分戶獨居,沒病沒災還可以,要是有個疾病特別是來得快的病還真是非常棘手。之前大家在座談時還把這個事當笑話說說,現在,陳培勇真正感到了當疾病突然降臨時,一個人是何等的孤獨無依。
那個時候,整個城市都在睡著,劇痛3個小時后,萬般無奈之際,陳培勇迅速撥通了單位領導的電話。電話撥通了,法制辦公室的領導迅速做出反應,立即派人送他到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做了CT檢查,打了止痛針。負責診斷的醫生說:“這是腎結石,雖不算大病,但疼痛等級非常高,要立即安排住院!”
這一天,是陳培勇赴疆挂職的第43天。在此之前,作為國務院法制辦社會管理法制司三處處長,像所有在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一樣,他在北京並不太寬闊的辦公室裡過著繁忙規范但平靜諧和的生活。在這裡,他從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承辦了《社會保險法》《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軍人保險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工傷保險條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等10余部法律行政法規。
2014年,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也可以說是老機關了,國家機關的生活對他來說,早已是游刃有余的事情。他曾多次自嘲似的評價自己,“不聰明,不勤奮,平平常常公務員”。話雖然這樣說,但他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但是,生活中少了什麼呢,哪裡又少了呢?他一時還想不出。那個時候,在他的精神世界裡,很少有新疆的影子閃現,對於他而言,新疆只是一個名詞,那是一個非常遙遠、偏僻甚至有些陌生的地方。他只是大略知道,新疆地域面積佔祖國的六分之一﹔他只是大略知道,那裡有著綿延的天山、美麗的草原、遼闊的沙漠戈壁。他偶爾喜歡唱歌,特別喜歡那些閃爍著歡樂氣息、美好人性的地方民歌,像王洛賓那些傳遍祖國大地的新疆民歌。至於新疆和他還有其他什麼關系,那是他絕沒想到也不會費心思去想的事情。
但是,在2014年9月16日那一天,一切都改變了。那一天拂曉的時候,陳培勇和數百名衣著整潔、面容嚴肅、語言謹嚴的同志們一起,從首都機場專機樓出發,飛躍兩千多公裡奔赴新疆。他們的身份是中組部、中央機關和中央企業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
無論如何,在這個時候援疆,是要下一定的決心的。近幾年,新疆極少數人受“三股勢力”和宗教極端思想的蠱惑,不時制造暴力恐怖襲擊事件,給當地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較為嚴重的威脅。各種事件經過網絡自覺或不自覺的傳播甚至放大之后,新疆一度成為了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普遍關注的地方。
所以,當陳培勇做出援疆選擇時,他的家人、朋友、同學甚至一些平常並不熟悉的人,都一再告誡、勸說他,盡管說的話各有輕重遠近,但有一個中心意思卻是相同的:新疆危險,要慎重,還是不要去的好。毋庸置疑,這些親切的話語無疑對陳培勇產生了某種影響,無論如何,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陳培勇也是。經過了反復的揣摩、考慮,陳培勇最終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援疆挂職。他只是堅定的覺得,他有責任、有義務來到這片土地,隻有這樣,他才能再一次超越中規中矩的生活,不斷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他始終覺得,自己報名時的心理絕不是一種沖動,而是一種堅定的選擇﹔而事實上,就在他決定援疆的那一刻,他在接下來的三年甚至未來的生活中所有的追尋,都將和這一片廣闊而充滿期冀的土地鏈接在一起,如同血肉,如同兄弟,再也無法斷開。
幾天后,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醫生採用超聲碎石術對他進行了治療。住院期間,陳培勇突然接到黨委政研室主任打來的電話,通知他參加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在八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上講話稿的起草修改工作。那個時候,陳培勇正躺在床上,挂著吊瓶,身體的疼痛還不時的一陣陣襲來。任務就是命令,援疆,援疆,你為什麼來新疆?你來新疆的意義又是什麼?在打完吊瓶之后,陳培勇沒有猶豫,拔掉針頭,不顧病痛,迅速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嚴格按照要求兩次參加文稿的起草修改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陳培勇隻好加班加點,一次工作到凌晨一點半,一次到凌晨三點……精神的力量是強大的,最終,陳培勇拖著疲憊的身軀、忍著強烈的病痛,順利完成了領導交辦的相關事項。
從2014年開始,自治區政府法制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員要駐村,留在單位的工作人員隻有17人。陳培勇每天堅持超常規工作,承擔了較為繁重的任務,一人干著三五個人的工作,身先士卒,出色完成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實施方案、政府法律顧問規則和一系列報告、講話的起草修改工作,參與了五部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的審查修改工作,審核了大量執法監督、行政復議、備案審查方面的公文,默默地為黨中央確立的依法治疆方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如今的陳培勇,病痛仍未完全走開,腎裡仍有兩粒小石頭,悄無聲息地忍受著“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的過程。
同時,通過讀書、工作和日常交往,陳培勇還刻苦學習了解新疆的歷史與現實、民族與宗教知識,認真履行一名法律人的職責。工作之余,陳培勇注意主動與各民族同事交往交流交融,他深知“隻有相互了解、乃至理解,才可能相互支持”,堅定不移地做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宗教和諧的政府法制工作人員。
此外,陳培勇一方面積極主動工作,秉承“精心思考謀法治、良法善治為正義”的理念﹔另一方面熱心公益活動,積極參加援疆辦組織的趣味運動會、南山植樹等活動,在首屆援疆干部人才趣味運動會上一展歌喉,傾情演唱,得到了大家的贊賞。同時,被援疆辦自管會確定為台球興趣小組組長,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大家活動,豐富了援友們的業余生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陳培勇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相關領導和援疆干部們的好評。2014年年底,政府法制辦在給政府辦公廳的請示中建議將其評為優秀公務員。
遍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新疆的一個春天來了,烏魯木齊到處是一片又一片郁郁蔥蔥。現在,陳培勇終於想明白了,他之所以義無反顧的選擇援疆,歸根結底,還是緣於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一個普通的中國知識分子、一個普通的中國官員內心深處那一種強烈而朴素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那一種“位卑未敢忘憂國”人生之大情懷!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