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柏糧集團尚金鎖:鑄就“誠信大廈”管好“天下糧倉”

2015年09月17日10: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物檔案:尚金鎖,1951年生,中共黨員,柏糧集團董事長,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專家,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他領導的柏糧集團連續四屆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糧食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


柏糧集團董事長尚金鎖榮獲首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

十年磨一劍

1975年,到柏鄉糧庫工作不滿一年的尚金鎖,看著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被虫咬鼠盜,很心疼,就下決心要改變,毛遂自薦當糧食保管員。主任問他:“你有管好糧食的金剛鑽?”他說:“我可以練。”

練。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管好糧食的金剛鑽他練了12年。

剛接手保管,他恨不得一下子干好。糧食熏蒸,人在倉內時間不得超過半小時,他卻一口氣干了兩個多小時,藥物中毒,昏迷三天。他產生奇想:治虫能不能少用藥或不用藥。從此,他養了3年虫子。玉米象、大谷盜、麥蛾、印度谷蛾、玉米螟等,在瓶瓶罐罐裡養了27種。觀察害虫的生活習性、繁殖過程、耐藥性和危害規律。他發現害虫在常溫常濕情況下完成一個世代需要40-45天,便試驗完成了磷化氫緩釋氣流技術,藥效長達60天,斷了虫害生存的根,用藥量降低80%以上。

藥少不如不用藥。他下了6年功夫,對大氣的溫度、濕度,風速、雨情,對倉庫的倉溫、糧溫、倉濕、糧濕,對不同季節虫、霉、鼠、雀的危害,詳細觀察。每天間隔6個小時觀察一次,6年測記了8760次,積累了6萬多個數據,編繪出一套《糧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圖》,把氣候和糧情變化規律,用坐標法標出來,一年365天,哪一天怎麼管糧,管到什麼程度,一看就明白,人稱“糧食保管小詞典”。國家糧食儲檢專家鑒定:這張圖屬國內首創。適用於長城以南、黃河以北地區,還上了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有了金剛鑽,敢攬瓷器活。大豆難保管,其不耐高溫,超過25℃易走油劣變。夏季的河北氣溫高達三十七八度,保管起來更難。尚金鎖主動請纓從東北調入2萬噸移庫大豆。領導擔心,他打了保票。因為他有大豆包衣安全儲存技術,能給大豆創造准低溫的小環境,使大豆溫度在夏季也能保持在15℃左右。2萬噸大豆在他手裡保管了三年零五個月,沒用一次藥,也沒虫害發生,出庫時大豆發芽率保持在96.5%,而損耗僅為國家規定的1/20,創造了東北大豆在冀中南儲存保鮮的奇跡。

12年間,他練就了“保鮮粒粒糧”的金剛鑽。先后完成了16項科學保糧成果,3項填補了國內空白,4項填補了省內空白。時任國內貿易部部長的陳邦柱說:“尚金鎖啊,尚金鎖,你可真是為國家糧庫上了一把金鎖!”


尚金鎖董事長向職工講授如何使用《糧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圖》


尚金鎖董事長在化驗室查看糧食樣品

誠信不吃虧

“講誠信不吃虧。”這是尚金鎖幾十年實踐的結論。

1987年,走上糧庫主任崗位的他,提出了“經商如做人、誠信為本”的理念,他身體力行。

有一年,成都成華糧油公司從柏糧購了100萬公斤玉米,合同規定當年7月底把貨發到。不巧,7月中旬,寶成鐵路塌方,停運20天。有人說,天災不可抗拒,推遲履行合同也說得過去。尚金鎖認為,履行合同不拿天災當借口,要在戰勝天災中找辦法。他進京、跑省,改道襄渝線及時把貨送到。貨流不暢,成都玉米緊俏,對方多賺了6萬元。成華公司要把多賺的錢給他一半,還要付他多花的6000元運費,都被謝絕。第二年,他收玉米缺100多萬資金,頭天上午給成華公司程經理打電話,下午人家直飛北京,第二天上午打著“的士”把150萬元匯票送到了老尚手裡。

還有一次,柏糧與湖北一家客戶談妥了一筆1500噸的玉米生意。合同剛簽訂,山東一家客戶急要2000噸玉米,出價比湖北每公斤高六分錢。有人願把賣給湖北的玉米“改嫁”山東,湖北的合同邊購貨邊履行,這樣能多賺9萬元。尚金鎖覺得,一貨賣二主,就像一個姑娘嫁倆婆家,那可不行。他如期把貨發給了湖北,兩家成了長期合作伙伴。

老尚賣糧食,款到發貨﹔買糧食,貨到付款。人稱“拾著麥子打燒餅”。一年,一個客戶要買玉米,老尚手頭沒貨。一家糧庫想接這筆生意,買方要求“貨到付款”,賣方要求“款到發貨”。買方說:“你從老尚庫裡發貨,我就先付款。”賣方的那批玉米隻好走了老尚的門口。

“拾著麥子打燒餅”,是老尚的“燒餅”打得好。外銷糧食,他有“五不銷”:超水雜不銷,虫糧不銷,質次不銷,破包漏袋不銷,不符合同要求的不銷。運輸中怕麻袋破損,一律用新麻袋包裝﹔怕中途脫秤,每袋多裝半斤到一斤﹔防車廂污染,便鋪上葦席。盡管每個車皮要多花幾百元的成本,他始終不倒價,從沒變過樣。在一些火車站,隻要打出“柏鄉糧庫到貨”的牌子,糧食不出站,就搶購一空。

銀行不怕老尚。他從未挪用一分錢貸款,從不拖欠銀行分文本息,農發行首批黃金客戶裡就有柏糧。柏糧用多少錢,農發行給多少,啥時要,啥時給,全是信譽貸款。不僅如此,為了方便現金支取,農發行還借給柏糧一輛運鈔車。

老尚講誠信沾了大光。全國25個省的300多個貿易伙伴爭相給他做生意。起初的糧庫隻有4畝地,6個人,倉容不足百萬斤,今天發展到佔地500畝,倉容量9億斤,年經營量30億斤,成了以糧食倉儲、流通為一體的糧食集團公司,連續28年無虧損,年年盈利上台階,人均創利、人均經營量、噸經營量費用開支連續18年在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誠信的金字招牌,招得金銀滿囤。


尚金鎖董事長在玉米收購現場

做百年老店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打造百年老店,必須建設一支誠信團隊。尚金鎖體會,誠信團隊既是教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更是帶出來的。他不遺余力念好“教、管、帶”三字經。

教,他定期給100多名全體員工上誠信課,作為省管專家和全國首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他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多,講起誠信理論像個研究誠信的專家,說大白話、編順口溜,深入淺出,好記易懂。他更多的是講誠信故事,國內的,國外的,歷史的,現實的,天邊的,身邊的,有皇帝有總統,也有普通百姓,形象生動,富有哲理,員工認同。他給員工講過上千個誠信故事,故事的觀點變成了大家的處事理念,那一個個故事像一顆顆誠信的種子在員工心裡扎根、開花、結果。

管,他發動群眾制訂了12章86條的《誠信經營守則》,詳細地對收購、銷售、結算、儲存、調運等各個環節做了明確規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定得清楚,做到沒有,做得怎樣,大家明白。如把麻袋口繩染成紅、黑、藍三色,三種顏色的不同組合,對應不同的工序及責任人,一袋糧食出了問題,看口繩就能找到責任人。管,訓練、培育人的誠信習慣,誠信習慣一旦形成,不講誠信倒不習慣了。

帶,尚金鎖抓了“三帶”:身體力行做榜樣,班子成員做表率、培育典型樹標杆。他身先士卒講誠信,說到的必須做到,他要求大家做的,首先自己能做好、做得好。非權力影響有時勝過權力影響。他要求班子成員必須做誠信的模范,也作為考核的一條標准。開展“柏糧好人”、“最美基層黨員”、“勞動模范”評選活動,激勵員工誠實守信。幾年來,柏糧涌現出縣級道德模范2人、“柏糧好人”20人、“最美基層黨員”3人、“柏糧勞動模范”10人。

尚金鎖的“三字經”念出了一個誠信團隊招牌,員工在柏鄉縣的加油站加油忘了帶錢,人家一看佩戴的是柏糧徽章,一句“下次再給”就讓走人,就連大街的地攤也一樣“賒銷”。

“柏糧是誠信的最大收益者。”這是尚金鎖的切身感受。他希望更多的人拿到誠信這個打開金庫的“鑰匙”,在全縣發起了“誠信柏鄉”活動,建起了1950人的誠信經紀人隊伍,他組織全國11個省市區的大糧商建立了誠信聯盟,成員由最初的13家發展到24家。作為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他,還提出了加快誠信立法的建議,引起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尚金鎖董事長對職工進行誠信教育


一個道德模范帶出一支誠信團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相關專題
· 法治人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