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參加安全監管總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立法工作組在福建省調研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缺乏強有力的法的約束,一些人就會存在試探、觸碰政策底線的僥幸心理,而試探、觸碰政策底線的后果是嚴重的,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2013年3月底4月初,吉林省通化市八寶煤礦接連發生“3.29”、“4.1”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更令人痛心的是其中17人是搶險救援人員。事故傷亡如此慘重,主要原因是企業違反規定和現場指揮部命令,強行進行井下密閉施工,導致發生次生事故,造成傷亡擴大。導致企業違法違規的原因很多,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不夠健全、針對性不強、震懾力不夠是重要原因之一。這個問題引起了安全監管總局的高度重視。
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把制定《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作為加強和規范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舉措,成立了由總局領導挂帥的立法工作小組,立法工作迅速展開。王玉卿同志就是立法工作小組的一員,是立法具體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之一,全程參與了各項立法工作的程序。
2014年2月11日,參加安全監管總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立法工作組條文研究
享受全身心投入的苦與樂
立法工作是枯燥的,立法者要能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能忍受青燈古卷裡的清苦。從擬提綱、搭結構到與國務院法制辦反復溝通修改送審稿,前前后后共修改了200多稿,這些都是用心血熬來的。每修改一個字、一個條款,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充分的論據,字斟句酌﹔都要瞻前顧后、左思右想,既要考慮上位法的依據、同階法的成例、各方面的立場和訴求等等,又要在狹小的空間裡左沖右突、輾轉騰挪,有時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下筆千鈞、肝腸寸斷的苦楚。
除了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外,身體上的變化就更加直觀。2014年元旦前后,為了盡快完成《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初稿的起草任務,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綜合部主任郭治武同志帶領王玉卿放棄休息時間封閉辦公,逐條逐款打磨修改。兩個人完全沒有了時間概念,除了吃飯和睡覺就是對著電腦和投影儀工作,幾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甚至通宵達旦。一周下來,任務完成了。回家坐在熟悉的飯桌前,王玉卿突然發現電視字幕看不清了。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短短一周時間,雙眼視力已由1.2下降到0.6,醫生解釋是由於短時間用眼過度造成視力急劇下降,警告如果再不注意后果就更嚴重了。王玉卿只是笑著對醫生說“明白、明白”,開了兩瓶眼藥水又再次投入到了立法工作中。
2014年3月31日,參加安全監管總局總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立法工作組研討
立法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不僅要有獵豹一般超強的爆發力,還要有駱駝一樣持久的耐力。自《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立法啟動至今已近兩年時間,立法是裝在王玉卿和同事們腦子中最重要的事,要爭分奪秒、高質量地完成每個立法程序規定的任務。在調研和兩輪征求各方面意見的4個月間,總局立法小組共組織召開6個座談會、赴多個省市調研、征求了250多個單位意見、收到意見900多條。每一次座談會、每一地調研,王玉卿和同事都要連夜把各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梳理出來,並對稿子立即進行修改,工作到下半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在福建省調研時,一位同學到賓館看望王玉卿,原打算晚上到夜市上吃點當地小吃、敘敘同窗之誼,同學一直等到半夜11點,發現他們還沒有要結束工作的意思,隻好打著哈欠無奈地回家了。對征求得來的意見需要逐條消化,能夠從意見中提煉出各單位的觀點、主張和訴求,並逐條給出採納或者不採納的理由,這些復雜、繁重的工作絲毫沒有降低王玉卿和同事們的工作標准,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工作熱情。《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送審稿)》報請國務院審議后,王玉卿和同事們積極配合國務院法制辦做好后續工作。對國務院法制辦先后兩次提出的70多個問題認真組織進行了研究並編寫了說明資料,從立法依據、立法考量、主要內容等方面逐條逐款編寫了釋義,還組織針對每個條款編寫了80多個支撐案例。作為立法工作具體執行的骨干,王玉卿承擔了這些工作的主要部分,對此他沒有喊過一聲累、叫過一聲苦,面對妻子“怎麼多了這麼多白頭發”的驚訝,他對著鏡子瞪大了眼睛瞅了瞅,隨后也只是釋然一笑。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經歷勞作的艱苦,怎能領略收獲的喜悅?隨著立法工作的推進,看著從自己指尖下敲出的法條一步步得到了領導、專家、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肯定,收獲的喜悅、勝利的喜悅又滿滿地充溢在心裡,那種滿足感、幸福感是實實在在的!
2014年2月26日,參加安全監管總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立法工作組在山東省調研
帶著獨立思考出發
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法的作用是明辨是非、主持公道,而作為立法者,以正直之心立法、敢於堅持個人觀點、始終保持獨立思考是必須具備的品質和素質。這一點在王玉卿身上也得到了體現。
王玉卿性格直爽,說話不繞彎子,在討論問題時常常與領導、專家各不相讓甚至針鋒相對。有同事對王玉卿說,你這脾氣真火爆,對領導和專家也不客氣點,真為你捏把汗。時任國務院參事、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同志是我國著名的應急管理專家,是條例立法領導小組副組長,親自組織召開了各個階段的條例立法研討會。就是在這樣的頂級專家面前,王玉卿也毫不膽怯,敢於亮明自己的觀點,並據理力爭。有一次閃老笑著說,這小伙子有沖勁、不含糊,能有理有據地提出反對意見,我心裡也踏實,咱們的立法隊伍中應該有這樣的人。郭治武同志是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綜合部的主要負責人,在討論問題時作為綜合部普通一兵的王玉卿絲毫沒有讓步,有時甚至“耍賴”。為了更全面地考慮各種可能性,針對一個具體條款,郭治武同志經常組織大家從各個方面提反對意見。王玉卿往往是提意見最多、表達最激烈的一個,面紅耳赤是常有的事。有一次理屈詞窮之后來了一句“我真的不同意”,這一“耍賴”的舉動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2014年6月3日,參加安全監管總局、國務院法制辦聯合舉辦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立法研討會
獨立思考是形成個人觀點並敢於堅持個人觀點的基礎。王玉卿一直保持著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有償服務是困擾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一個難題,按什麼標准收費、如何收費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這也是條例立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對此,地方政府都希望國家確定收費標准,地方負責執行。為解決這個問題,王玉卿在立法領導小組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確定的積極發揮市場引導作用這一原則下,查閱、分析了大量資料,運用法學思維獨立提出了解決方案。從理論上講,救援有償服務是事故責任單位與救援實施者之間的契約履行行為,收費標准應該由雙方協商確定而不是政府確定才符合契約精神﹔鑒於事故應急救援還是政府社會管理工作內容之一,若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或者達成一致而又不履行的,政府就要介入。這一解決方案既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又落實了國務院提出的簡政放權要求,還有堅實的法理基礎,這一方案很快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會為任何人停留。一個人價值的大小,不取決於他地位的高低、財富的多少,而是取決於他為所處時代的變革和發展作出的貢獻。作為在中央國家機關工作的年輕同志,作為時代立法的參與者,王玉卿感受到了作為國家法規政策制定者的神聖使命感,能夠在依法治國的時代潮流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他說,在本職崗位上踏實工作、認真履職,為立出一部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行政法規盡心盡力,便是對個人價值的最好詮釋,便是立法者書寫的真實歷史。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