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進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以來,向科一直從事著法治相關工作。四年來,他勤學好問、恪盡職守,逐步從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機關事務法治工作者,在法治建設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向科—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一、主動學習,虛心求教:以勤奮精神參與立法工作
《機關事務管理條例》是我國首部規范機關事務管理活動的行政法規,對於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促進機關事務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2011年,正是《條例》出台的關鍵時期,剛剛參加工作的向科就參與其中。然而,從象牙塔裡走出來的他很快發現,在學校裡學到的法學理論很難直接應用到立法實踐中。
為了盡快融入工作角色,他著重彌補自己的專業短板,對《條例》涉及的法律知識進行有針對性地研究,並就疑難問題向法學專家教授專題請教。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向業務工作中的各位前輩虛心學習,每天記錄心得體會,形成了自己的法律工作筆記。
“參與《條例》工作的這一年,過得比碩士三年還要充實”,向科笑著說。
2012年,《條例》經國務院第20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向科又承擔起推動《條例》貫徹落實的工作。他參與起草了《關於貫徹實施<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並在工作中注意收集整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條例》的好經驗和好做法,經過總結提煉,形成了《貫徹實施<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推進機關事務工作依法治理》的經驗總結文稿,榮獲了第二屆中央國家機關公文寫作技能大賽的優秀獎。
參加工作以來,向科還參與到《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四十余件法律法規的征求意見工作,審核把關了三十余件機關事務管理規章制度。
“能夠投身於新時期機關事務法治建設的歷史偉業中,讓我真實感受到了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向科面帶幸福地總結說。
向科—整理數據報表
二、認真履職,勇挑重擔:以高度責任感推進八項規定落實
2012年,中央出台了八項規定,要求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按照中辦督查室、國辦督查室的統一部署,國管局負責做好中央國家機關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情況的定期報送工作。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對近百個中央國家機關部門和單位的情況及報表進行收集整理。
為了按照時限要求高質量地開展工作,向科一個一個部委打電話落實具體承辦人員,每個部委至少需要打三四個電話才能確認到負責人。在最忙碌的那幾天,他每天要打近百個電話,“當時電話打得感覺耳朵都生繭了”。依靠高度的責任感和耐心,向科硬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然而,這僅僅是艱巨工作的開始。近百個部門關於“三公”經費、政府採購、資產和公務用車管理等方面合計有上千個數據,每個季度都要進行收集整理、核實匯總、研究分析,形成報告和統計表報送中辦督查室、國辦督查室。面對大量的報表和數據,向科沒有絲毫畏難情緒,而是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組織協調相關業務司室的同志們一起分工協作、加班加點,干到深夜也是家常便飯。
向科和同事們的辛勤努力,有力保障了中央八項規定在中央國家機關得到不折不扣地貫徹和落實。
三、積極協調,迎難而上:以法治信念推動依法行政
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伊始,開門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作為“先手棋”,抓住了改革的“牛鼻子”,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
因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涉及到現行工作模式、管理思想的轉變和職能權限的調整,推進的難度一直都比較大。
為了做好國管局行政審批事項清理規范工作,向科在處領導的帶領下,著力加強工作中的溝通協調。一方面,主動與國務院審改辦進行溝通,及時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困難,第一時間掌握改革的政策要求,協調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意見。另一方面,積極與局內承擔行政審批工作的業務單位進行溝通,虛心聽取具體承辦人員的意見,設身處地研究改革后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提出規范管理的工作建議。
主動而誠懇的溝通交流,既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徑,也贏得了業務單位的理解和支持,保障了工作的順利開展。截止目前,國管局承擔的行政審批事項由最初的二十多項精簡為六項,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都進一步優化了審批流程,提高了審批效率,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立足本職,扎實工作,踐行法治,向科以勤學好問的工作態度、高度的責任感和堅定的法治信念,認真履行著崗位賦予的各項職責。“在推進機關事務法治建設的征程中,我甘願做一名馬前卒,風雨無悔,砥礪前行。”向科坦言。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