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是個價格鑒証師,其次才是副主任”,全省價格系統首屈一指的價格鑒証專家吳保喜,每次聽到別人介紹自己是徐州市物價局價格認証中心副主任,總會擺擺手,非常嚴謹認真地重復這句話。時時表明自己是價格鑒証師,就是事事標明自己的工作准則和職業價值:守住法規的底線,還原價格的真相,當好稱坨上的准星,維護天平兩端的平衡。
吳保喜,房地產估價師、土地估價師、資產評估師、價格鑒証師、保險師和舊機動車估價師,徐州市估價行業的領軍人物,徐州市估價專家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和秘書長,徐州仲裁委員會聘用仲裁員,市中級人民法院聘用專家庫成員,兩所高校的客座教授。2008年曾獲得“徐州市十佳青年公仆”的榮譽稱號,2014年獲全國價格認証系統先進個人,兩次榮立徐州市物價局三等功。
吳保喜同志工作照
守法用法,很簡單,就是公正廉潔
1992年10月,剛剛大學畢業的小伙子吳保喜來到徐州市物價局報到參加工作,當時的人事科袁科長對他說:“小吳,你是大學生,工作能力我不擔心,我要告訴你的是價格鑒証是良心活,有法律規定的,公正、廉潔是底線,要用一生堅守”。吳保喜當時向袁老承諾:會用一生堅守公正廉潔。如今,袁老早已乘鶴西去,但他的叮囑和自己的承諾卻始終伴隨著吳保喜,走過23年。
99年至03年,吳保喜主要從事縣區法院委托的民事涉案物品價格鑒定工作。這項工作一手托兩家,如果重了這家就會輕了那家,他隻能選擇公平公正這個標准。對每個接手的案件,都認真研究案情,多方調查取証,形成多個証據鏈,這多條証據鏈的交點就是鑒定結果。在從事法院業務的四年中,他出具的報告總能得到雙方當事人的認可,沒有一例到省中心來復核裁定。2001年5月,南京外運公司為徐州一家企業運輸兩台進口數控機床,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設備受損。徐州一方要求將設備退回境外維修,索要賠償費用50多萬元。南京外運公司承擔不起,雙方爭執不下,訴訟到徐州市鼓樓區法院。鼓樓法院委托我中心對設備損失進行鑒定。為了做到公平公正,他查找資料,請教了徐工集團的設備行家,並專門到南京數控機床研究所當面與專家溝通情況,掌握了設備的應用性能和維修辦法,較大把握地認為這兩台設備主要是外部防護罩及外接數據線損壞,不需退回境外。經與當事雙方協調,作出開箱、安裝、調試的決定。調試結果表明,設備確是防護罩變形和一條專用數據線損壞。最終的鑒定結果僅7萬多元維修費。徐州這家企業因此贏得了生產時間,心服口服。
各級紀委、檢察機關、法院等經常找他看一些報告。有一次,有一套別墅,在一次交易前后有兩個估價機構對其進行了評估,一份估價結果是不到80萬,另一份報告的結果是260萬,這是在一周左右的時間的兩份報告,差距較大。吳保喜組織專家進行了充分研討論証,認為兩個估價機構都涉嫌出具不恰當的法律文書,正常的估價結果是140多萬。
吳保喜同志(前排右一)組織專家對價格評估報告進行研討論証
練就一雙“法眼真睛” 迅速准確還原價格真面目
全省價格系統,提起徐州物價局吳保喜,無人不曉--“那個小個子”。全市價格評估系統,提起吳保喜,無人不知--“那個小個子”。法院、檢察院、紀委,公安局、地稅、市政工程拆遷辦、三重一大項目辦、地鐵專家組·····甚至是地稅“黃牛”黨,談起價格評估,遇到疑難雜症,都會想到吳老師。“個人不高、眼睛不大、人很瘦、頭發有點白”,就是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個子,卻有著一雙火眼金睛,裡面藏著智慧,透著權威。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價格迥然不同,但是到了吳保喜面前,全部原形畢露,23年的價格鑒証生涯,練就了一雙“法眼真睛”。
“不是我有法眼真睛,而是我必面准確還原每一件事物的價格真相,從而辦成鐵的案卷,才能避免價格糾紛。” 吳保喜說。
拆遷工作是天下第一難,矛盾尖銳,補償估價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給整個拆遷工作帶來被動。被拆遷人為得到更多補償會窮盡一切辦法,有的叫囂進行人身威脅,甚至威脅家孩子,有的則用糖衣炮彈,各種手段窮盡,吳保喜始終堅持於理有據,於法可靠,用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撐結論,抵御威脅與糖彈。更重要的是,要多思考多研究,對種植金禪的補償,就需要研究金禪幼虫的生長周期,每畝地大致種植數量,該地塊樹木生長情況,未來每年的可能產量,對野豬的補償,需要研究野豬的產銷過程,對鱷魚的補償,需要研究鱷魚的產銷過程等等。被拆遷人隻要聽到我們講的對,是內行,就會心服,就不會再瞞天要價。
吳保喜同志(左2)在徐州市七裡溝棚改現場指揮部研究補償中疑難問題
2014年6月,在一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遷時,他遇到了一戶訓養600多羽信鴿的被拆遷人。這戶人以信鴿搬遷后會找不動新家為由,索要信鴿補償300多萬。天價的補償款令人咋舌,怎麼辦?接到此案后,吳保喜主動上網學習信鴿知識,請教信鴿協會專家掌握信鴿的生活習性和能夠搬遷的事實后,主動找到這戶被拆遷人溝通鴿棚、不同類別鴿子可能的損失數額,最后和業主達成7萬元的補償數額。
2014年10月,他接到人保公司轉來的一起斗輪機被撞損失鑒定的案子。經現場察看,斗輪機是圓型煤炭裝卸設備,僅憑肉眼無法判斷損壞情況。為了保証鑒定結論客觀公正,他親自找到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學院的專家,對被撞設備機體橢圓度和撞擊痕跡進行了測量,並通過計算機模擬了撞擊過程,得出該橢圓度是生產工藝誤差而非撞擊造成的結論,進而准確確定了損失價格。
吳保喜同志在事故現場測量斗輪機變形情況
法網無情,容不得一絲貪心
貪婪,是萬惡之源,勤懇的同時,一定要保持清正廉潔,因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23年來,他一直從事著別人眼中的“高危”行業:房屋拆遷和價格認定,但他知道,無論多“高危”的行業,隻要心中有法,守住底線,就沒有危險。看到熟悉的人前赴后繼地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他也得到一次次的提醒:要始終如一地守住法規底線,清正廉潔。
在一個拆遷項目中,有一處集體土地上的村民委員會唯一的辦公用房需要拆遷。按通常的做法,僅需給村民委員會房屋的建安成新價,讓其易地申請重建即可。但他了解到,該村民委員會已無地可建了。他根據相關法律政策,提出易地購買商業辦公用房予以補償的建議,該建議最后被征遷部門採納。該村民委員會的負責人為感謝他,用報紙包了幾萬元錢,放在了給他送材料的袋子裡。當天晚上,他加班看材料時,發現了包裹著錢的報紙,心裡一下子明白了,他當即打電話給這位負責人約好地點,立即就還了回去,並斥責了這種行為。
2013年,徐州市地稅部門一線征收人員有六成以上人員被檢察部門查處,地稅部門的相關領導也受到程度不同的處分。2014年房屋產權管理部門的部分人員也因此類職務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回想起2012年,吳保喜到計稅大廳了解批量結果的使用情況時遇到的一個人(應該是個“黃牛”,吳保喜不熟悉他,他卻認識吳保喜),經常對吳保喜說:計稅價格由你定,你的權力真大,我們聊聊。吳保喜明白他們 “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開他,甚至有時一旦同學或朋友小聚時,發現桌上有不速之客,他就找個借口溜之大吉。
無論在大學的講堂上,還是在拆遷人員的培訓班上,他講的內容總有職業道德與法律風險一節,他常說,一個人因能力的大小,可以給社會少做些貢獻,甚至養不活自己,但決不能觸犯法律,構成犯罪,為害社會。這幾年,在房屋拆遷領域跟他學習工作過的年輕人全部調到了政府投資平台的重要崗位,因此有人開玩說他是開辦了徐州市拆遷行業的“黃埔軍校”。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