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潤波是孝感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行政審批科(法規科)科長,在普法宣傳、項目審批事項辦理、規范性文件審核、日常事務處理中,他運用稔熟的法律、法規知識,精心幫助業務科室修補漏洞、減少失誤、鋪路搭橋,依法、依規快捷處理事務,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擔當“修補匠”。
一、苦練“匠功”
2009年,孝感市發改委機關內部進行科室人員調整,領導要求他任辦公室主任,盧潤波選擇任政策法規科科長。他覺得自己已經43歲了,不是拼搏的年齡,想到政策法規科圖清閑。上任后他才知道完全出乎他的想象,科室有倆人,但另一名同事已經58歲,幾乎全休。委機關普法教育、規范性文件審核、招標方式審批、建議提案辦理、行政執法、行政復議等工作全壓在他一人肩上。更為吃力的是自己不懂業務,工作無法開展。上任第二天,一個項目單位來辦理招標事項核准,他不知從何下手。前來辦事的人流露出鄙視的眼色。他忙解釋說:“我剛接手這項工作,得去請教一下原任科長。”原任科長雖然告訴了他,但同樣沒有給他好臉色。
出生在偏遠農村,一路靠自己勤懇工作才走進城市,從當兵、進軍校、當宣傳干事,立過三等功﹔轉業后當辦事員、科長,曾連續7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一直受到領導和同事稱贊的他,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刺激,他從鄙視的目光中尋找到自強。他想,自己雖然年齡大點,但遠遠沒有到退休的年齡,思想不能懈怠,更不能因為自己能力不足給單位帶來負面影響,決心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業務。《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循環經濟法》、《節能法》等枯燥的政策、法規成為他隨身的讀物。半年多時間內,工作間隙、睡覺前、如廁,他都讀著政策、法規匯編。涉及單位的法律、法規,他要求能熟記,與單位相關的其它法律、法規,他要求至少要知道“所述的內容”在那件規章那個段落裡。
“練功”就要舍得吃苦。政策、法規不像小說有感人的故事情節,不像雜文直抨時事痛快淋漓。自小,他對喝綠茶特別青睞,但如果那段政策法規記不住,他一天不喝茶,以示懲罰﹔如果記得特別順暢,他把茶放濃些,以示獎勵。憑著一股“忍勁”和對自己的“狠勁”。他很快熟悉了大量的政策法規,涉及本單位相關的政策法規,能熟練闡述,相關政策法規,也能順手拈來。
二、勤懇“補漏”
2012年,隨著國家法制建設的推進和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的深化,孝感市發改委順應改革的潮流,將行政審批科與政策法規科合並,盧潤波擔任科長。科室在原來工作的范圍內,增加項目審批、核准、備案的受理和督辦,工作量成倍增加。但是,他毫不氣餒,默默擔當起“修補匠”。
1、修補“普法”不足。發展改革委是宏觀經濟綜合部門,一直以來,人們注重項目審批、申報,忽視其它工作。特別是法制宣傳教育更不為單位所重視。盧潤波任政策法規科長后,積極建議委黨組強化“普法”宣傳教育。在他的推動下,委每年組織5次以上由單位領導干部進行政策法律知識講座。“五五”普法期間,16次邀請孝感市委黨校、市法制辦的教授專家到市發改委講解《循環經濟法》、《物權法》、《人大常委會監督法》、《依法行政與行業體制改革》等政策法制知識。每年組織干部職工集中觀看警示片三次,從典型事例中提高認識,增強法制警示教育效果。為增強普法的實際效果,孝感市發改委還積極開展法律進村活動,抓好農民法制宣傳教育,利用外出務工人員春節返鄉時機,免費發送《外出務工法律維權手冊》﹔刻錄了200余套農村普法光碟免費送到各村。組織普法講師團深入企業,開展法律知識講座7場次,受訓人數5000余人次。由於工作突出,孝感市發改委被省發改委、孝感市政府評為“五五普法”先進單位。
盧潤波同志利用農民工返鄉時機進行普法宣傳
2、修補“他人”疏忽。隨著人民群眾法律意識增強,近幾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快速增加,委黨組針對可能面對的法律風險,提出凡委印發的文件,無論長短、輕重、上報、下發,都要到審批科進行法規審查。作為一科之長,擔子重了、責任也重了。每年,委要印發近千份文件,每件他都要一字一句審讀。特別是項目集中申報的月份,他一天要審10多份文件,每件都得字斟句酌。審理中,他不僅審查法律方面,還幫助他人進行業務、文字審核。一天晚上1點多鐘,他在審核一件房地產項目核准時,發現用地12000多畝,覺得可能是起草人“單位”用錯,第二天一較對,果真如此。每年,僅這項工作,他都要“糾錯”200多項。
盧潤波在項目審批中對設計圖與審批文稿進行核對
3、修補“文審”缺陷。在法規科,每年有二、三十件政府、外單位規范性文件征求意見稿。過去,委只是把它作為一件差事來應付,看都不看就回復“無意見”。盧潤波卻對這件事十分較真,每件都要一字不漏的研讀,經常提出修改意見。一次,市法制辦轉來一份外單位文件征求意見稿,他從頭到尾修改了27處。市法制辦的一位領導稱贊說:“原以為征求意見只是走過場,許多單位都回復無意見,看到發改委的修改稿,才覺得真是有認真的單位和認真的人,沒有深厚的政策法規知識和能力是提不出意見的。”
4、修補“建檔”漏洞。對於發改系統,項目檔案管理應當是一項重要內容,但重要的事項也恰恰容易忽視。過去,由於項目檔案管理不夠規范,有個項目查找不到“要件”,引發追責。盧潤波任行政審批科長后,針對項目檔案中重“文件處理簽”,忽視附件歸檔的情況,提出建立專門項目檔案的要求,得到委領導認可。自此,委對項目審批實行“孝發改審批”單獨編號,啟用行政審批章,實行“一項一檔”。自2012年8月實施后,所有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都有主附件齊全的完整檔案,做到隨點隨查。
盧潤波主持建立的完整規范的項目審批檔案
三、“匠新”獨運
政策法制科與行政審批科合為一體,使政策法規與業務知識有效結合,提高了盧潤波同志的工作能力,使他在工作中得心應手、匠心獨運。
“新修”行政權力事項。權力事項是部門行使職能的基本依據,國務院、省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后,孝感市發改委權力事項也要做相應的取消、調整、下放。權力事項的擬定是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責任工作,關健點是做到不多、不漏。盧潤波同志找依據、查政策、借鑒外地經驗,先后20多次對擬定事項進行修定,提出新的權力事項29項,得到市政府確認。“新事項”較過去有三大改進:1、事項較過去大幅減少。委權力事項從82項精減合並到29項,減少53項。2、事項分類更為准確。過去,委權力事項隻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三類,比較混亂。 “新事項”劃分為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獎勵、行政服務、行政征用、行政監督檢查、行政備案、其它類共8類,劃分更為准確、科學。3、歸並、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事項。過去,委有67項處罰事項,有些事項已經過時、有些事項重復或是一個法律點設多項,名目眾多,設置不合理。“新事項”將處罰事項減至9項,既保証權力事項不遺漏,又清除了過時的、不合法的、不合理的事項。
“新擬”聯網審批事項。投資項目網上聯合審批是省發改委為基層、為項目單位服務的一項重大改革,它實事求是地解決項目單位申批項目需到各個部門上門辦理的問題,切實降低辦事成本,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去年六月,全省投資項目網上聯合審批會議召開以后,盧潤波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在市政府、委黨組的高度重視下,先行先試,領導科室人員,查閱了30多件法律、法規,先后進行12次對擬定事項進行修改。根據聯網審批事項細化的要求,詳細分類,在全省第一家梳理出市(州)級投資項目網上聯合審批事項,得到省審改辦、省發改委的充分肯定,並成為全省17個市(州)市級投資項目網上聯合審批事項唯一模板在全省進行推廣。
盧潤波同志是全國發改系統的一名普通的法制工作者,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守政策、法規,創新開展工作,默默“修補”漏洞,充分展示發改系統法制工作者良好的素質和勤懇工作的精神風貌。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