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的現場,有他忙碌的身影﹔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辦公室的燈光依然通明,鑽研學習成為他永無止境的追求﹔
在大小涼山的山山水水,他不停地跋涉,帶隊勘察地質環境,為地震監測台網建設科學選址﹔
他不但加強了涼山地震應急和震情信息的處理程序梳理規范,全面推進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行政審批﹔還率先在全省開展水庫地震監測執法﹔率先開展法制學習,使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讓全州防震減災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這個孜孜不倦、為涼山防震減災事業做出積極努力和貢獻的人,就是涼山州防震減災局局長周仕倫。
大地震發生后 他在第一線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時任西昌市副市長的周仕倫,臨危受命帶領西昌市應急民兵、醫療救護隊130人奔赴重災區什邡市紅白鎮等地全程開展一線搶險救援工作。
“到災區,不可能沒有苦和累。如果大家不去,誰去?什麼事都要有人擔當才行。”周仕倫心中曾有一絲怯然,但他前往災區的決心很堅決。開弓即無回頭箭,隻能挑起重任,勇往直前。
在地震重災區,現場一片狼籍,極易感染。但大家在周仕倫的帶領下,有序地投入到救災的第一現場。有同志搬運廢渣劃傷手指,很快引起高燒不退,周仕倫即安排醫療救護隊立即治療。當勞累了一天,大家都在帳篷內休息時,他卻去探望傷員,並堅持讓護理人員休息,他值守在戰友身邊﹔當有老百姓跪坐路邊乞求幫助挖出塌埋的財產,周仕倫二話沒說,即和民兵一道幫助挖尋,老百姓感激不盡。“災區現場沒有遇到預想的尸橫遍野,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全力幫助當地老百姓搬運、挖掘被埋的財物。”在災區一個月的時間裡,周仕倫和大家一道每天辛勤地在災區勞累著,為老百姓搜尋出一件件物品,是他們最欣慰的事。
“困難並不能預想,關鍵要有責任和擔當,人生在擔當中成長,在擔當中前行,在擔當中輝煌。”周仕倫在和救災一線的戰友們在一起時,時常這樣說。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周仕倫所帶領的西昌市救災隊伍全面完成了各項搶險救災任務,得到了災區人民的愛戴、得到了組織肯定,他被授予“全省統戰系統抗震搶險先進個人”。所帶領的團隊中有兩人“火線”入黨,有兩人獲“三八”紅旗手稱號,有一人獲得全國“5.12”抗震搶險優秀中學生稱號,被中國人民大學破格錄取,使這個團隊成為了一個英雄的團隊和集體。
面對涼山高烈度區 他身感責任重大
每當夜幕降臨,或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涼山州防震減災局的職工不時會看到辦公大樓五樓一間辦公室的燈光依然通明,這間辦公室就是涼山州防震減災局局長周仕倫的辦公室。
“打鐵還得自身硬,學習永無止境。對於如何進一步推進涼山的防震減災工作,我身感責任重大,所以隻有用更多的時間來鑽研學習,才能提高自己,服務人民,讓人民群眾知曉、支持,並全面配合搞好全州的防震減災工作。”作為2013年年底從西昌市副市長升任涼山州防震減災局局長的周仕倫這樣說道。
是的,涼山作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四川省民族類別最多、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同時,涼山還是全國少有的地震高烈度地區。具有地震活動分布廣,強度大、周期短、損失重、小震致災的特點。自1996年以來,連續2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2014年以來,連續兩年被列為全國7級地震重點危險區。
據悉,《防震減災法》、《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已出台實施多年,但實施過程艱難,有很多執法難點。2013年走馬上任涼山防震減災局局長的周仕倫當即向政府提出,全州防震減災工作將按照“一年一個主題”要求,緊緊圍繞樹立“技術權威、社會權威、法制權威”三大權威主線,更加堅實地走出一條屬於民族地區防震減災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法制定了就要執行,並要不斷地擴大覆蓋范圍,防震減災部門的職工要懂法、善用法、會用法,並結合防震減災科普知識一並推廣,深入人心。防震減災工作隻有在普及的前提下,才能更加深入創新”。
為了在全州深入推進防震減災工作,周仕倫在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的同時,在全局上下及整個系統掀起了防震減災的法制宣傳和學習熱潮。並通過全州各縣市全面鋪開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知識學習。
不懈努力 深入推進防震減災依法行政
面對涼山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審批一直由當地規建部門審核,防震減災部門在抗震設防履職方面長期處於被動的現狀,2012年《涼山州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辦法》應聲出台,將防震減災部門納入抗震設防並聯審批范圍,但是防震減災部門卻一直未邁入審批門檻。
2013年8月,周仕倫調入州防震減災局工作后,針對抗震設防審批窘境,明確指出:“防震減災部門進入抗震設防審批行業,旨在為社會獲得合格、達標的建筑作好監督。”其后,經過多次政府與部門的協調,最終暢通了審批渠道,防震減災部門納入抗震設防審批備案審查范圍,涼山抗震設防審批順利實施。
錦屏電站、雅礱江水電站、官地電站等等,涼山的大小電站,留下了周仕倫的足跡。他發現,涼山州境內大型水電工程較多,由於大型水電承建單位大都是央企,地方政府在水電開發監管上沒有權力,大型水電工程地震監測監督管理工作一直處於弱勢,基本沒有水庫、水電工程執法的實例。
就在2013年12月,由四川省地震局西昌地震中心站、州防震減災局聯合組成的檢查組對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錦屏一級水電站進行了地震監測工作專項執法檢查。通過檢查,水電工程單位所做工作離大型水電工程地震監測工作總體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水庫地震專用監測台網的建設管理、網測震儀器安置、應急預案等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企業的運作,必須與當地的生態挂鉤。水庫蓄水易誘發地震,水庫運行必先作好地震監測和應急准備工作,否則一旦發出事故,將承擔極重責任。”周仕倫在檢查中指出。
而后,錦屏電站、雅礱江水電站先后配合水庫地震的執法工作,完善相關工作方案和應急議案﹔雅礱江水電開發公司職工辦公區的建設,開始在防震減災部門進行備案。
“依法依規推進涼山防震減災工作,一心為了涼山和諧發展,我們就沒有攻克不了的坎。”周仕倫堅定地說。
周仕倫同志帶領州防震減災局檢查組前往錦屏電站開展水庫地震監測工作行政執法
周仕倫率水庫地震監測執法組到錦屏電站開展專項執法
帶著勇氣執法 他充滿了底氣
“周局長,我這個規劃已經出來了,能不能通融一下,就讓我先修著,我將水泥標號用高一點,鋼筋用粗一點……”2014年下半年的一天,一外地建筑老板在西昌建設一工程時,因沒按照《涼山州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辦法》進行規劃,工程建設被擋了下來。這位老板急匆匆地來到周仕倫的辦公室,要私下通融。
“堅決不行,項目的規劃沒有按照《涼山州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辦法》執行,都不能建設!如果你的工程不按《辦法》執行,我們將配合建設等部門進行執法!”周仕倫義正辭嚴地說道。
“有些建筑老板為了賺錢,在工程建設中沒有搞好抗震設防,並偷工減料。當我們發現問題,他們還找借口說不知道西昌是九度的抗震設防。這就需要我們扑下去搞好宣傳,讓防震減災的工作深入人心。如果他們違反了法律法規,我們也就有了底氣去執法。”周仕倫強調。
2014年,是涼山州防震減災的“基礎建設年”,各縣市監測台網全面建設,觀測和監督水平進一步提高﹔就在今年年初,周仕倫建議將2015年定為“防震減災宣傳科普年”,獲得州委、州政府同意。目前,全州范圍內正開展圍繞《防震減災法》、《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各類防震避震知識的大規模科普宣傳﹔全州上下緊緊圍繞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科技創新“3+1”體系建設主線﹔以“科普宣傳年”為工作主題,突破性的成立了“涼山州防震減災專家委員會”,把州內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師、一級注冊建筑師、注冊岩土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共計21人組織起來,成立“專家委員會”,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和《涼山州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切實開展一般工業與民用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備案審查工作﹔在全省第一家率先成立了“防震減災協會”和“涼山州防震減災協會老年分會”,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及老同志、老專家、老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宣傳工作中的社會影響力和積極作用,創刊了《守望家園》雜志﹔大力開展區域合作,與昭通市建立了市州合作機制,對魯甸6.5級地震成功作出預警,牽頭建立了川西南協作區,對越西5.0級地震成功作出預警﹔大力開展局際合作,與畜科所、涼山重型機械協會等簽訂了覆蓋全州的宏微觀異常和應急救援協作機制,與森林武警支隊協作建立了涼山州第二支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還積極協調爭取國際救助兒童會項目支持,開展以兒童為中心的減災和基礎教育項目,提升我州學校和社區兒童應對災害的恢復力和自助能力,促進涼山基礎教育質量整體提升,全面實現了“借腦”和助力涼山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
建設安全涼山 他一直在路上
“大地震要來了,羊子都說話了……”去年10月,面對木裡錦屏水庫周邊散播的地震謠言,群眾當中充滿了恐慌。地震謠言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有時比一次地震災害還要嚴重。地震謠言之所以容易在社會上流傳和蔓延是因為社會公眾缺少必要的地震知識的緣故,當人們對地震預報現狀、水平和地震預報法規等有所了解之后,謠言就會失去市場。得知地震謠傳發生后,正在木裡縣調研的周仕倫立即帶領隨行人員及木裡縣防震減災部門第一時間趕到地震謠傳發生地,耐心細致地向群眾講解防震減災知識,最大程度控制了地震謠傳的蔓延並平息了謠傳事件,穩定了群眾情緒,使得全國最穩定的藏區-木裡縣沒有因為地震謠傳事件出現社會秩序的混亂。
因涼山地處地震多發區、高烈度區,涼山境內不時會有小地震,而各種大地震謠言和非官方地震預測意見也不時四處散播。
近年來,周仕倫在地震應急信息的處置上,提出對地震信息處置程序進行疏理上牆,對地震謠傳和突發事件處置方法進行了再規范,在多個場合強調對地震謠言的分辨,對信息遲報、謊報、瞞報明確追究責任。2014年10月1日涼山發生越西5.0級地震,防震減災部門按照應急處置程序進行信息發布、震情分析和宣傳僻謠,並將該次地震的處置形成合訂資料集,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目前責任追究力度達到空前,防震減災工作更要探索新方法,總結新經驗,形成新制度,適應新常態,最終讓制度融入職工的思維裡,才能程序化的落實到職工的日常行動上。”周仕倫指出。
“要建設更多的監測台網,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建設項目必須根據實地堪察情況,嚴格按照台網標准化建設要求施工,項目管理要有組織、有計劃、有監督、有檢查、有驗收,符合標准化建設要求。”周仕倫提出。
就在2014年5月,大橋水庫地震監測台網建成,投入運行情況良好﹔2014年12月,780米的川03號地震監測深井鑽探完成。標准化的台網建設以及取得的有效觀測數據為地震監測提供了可靠分析依據。
周仕倫同志現場指導大橋水庫台站建設工作
莫道前方路渺茫,登上高路會有期。目前的涼山防震減災工作,通過周仕倫及全局上下的努力,在2014涼山州防震減災基礎建設年,2015年防震減災宣傳科普年基礎上,提出了“健全法律體系、完善執法體系、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加大懲處力度”四大工作,全面提升涼山防震減災工作水平,並實現了防震減災監測預報基礎、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依法行政、社會參與、應急保障、震害防御、科技創新等“八大基礎突破”。該局年度綜合評比連續三年獲得全國先進,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第一,是四川獲得榮譽最高的市州﹔2014年在全州目標考核中榮獲第十名,首次進入第一方陣。
涼山在防震減災法制建設的征途中,有了自已的方向﹔有了周仕倫的引領,各項工作將蓬勃健康科學持續發展。
周仕倫同志帶領州局工作人員跋山涉水,深入基層台站調研
周仕倫同志在村民家中查看地震安全民居建設情況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