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安徽保監局法制處姚琴:保險監管法制領域的默默耕耘者

2015年09月16日14: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審核案件材料

姚琴,女,36歲,現任安徽保監局法制處處長助理。今年,是姚琴在法制處工作的第8個年頭。2008年法制處成立伊始,領導的囑咐依然在她耳邊回響,“法制雖然不是監管的前沿,但對依法監管至關重要,你是法律科班出身,要幫我們把好這個關。”雖是三言兩語,卻飽含信任和期待。從此,她就在保險監管法制崗位上扎下了根,用一天天平凡的堅守和默默的耕耘詮釋所肩負的責任。

依法行政的監督員

檢查處罰是監管的重要手段和權力所在。法制處成立后,將規范檢查處罰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的重點內容,處領導把建章立制的重任交給了姚琴。通過學習借鑒其他執法單位的經驗,並結合局內實際情況,她起草了《行政處罰委員會工作規程》、《行政處罰案件內部審核程序暫行規定》等制度,其中確立了查處分離工作機制,並建立了案件審核小組-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行政處罰委員會“三級審核、三級把關”的工作機制。查處分離有關制度的建立為行政處罰的科學化、規范化奠定了基礎,確保行政處罰公正實施,為后來保監會系統建立查處分離機制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擔任案件審核小組組長審核了幾個案件之后,姚琴感覺到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檢查辦案的同志們不太重視証據採集,如復印件既沒有標注“與原件核對無誤”,也沒有提供者的簽字蓋章,甚至復印的內容都看不清楚﹔調查筆錄關鍵地方有涂改,被調查人未簽字﹔還有些案件証據全是涉案當事人的供述材料等。這樣的証據,當然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隻能請檢查人員補正。很快,一些不理解的聲音出現了,“沒干過幾天檢查還審核案子,我們在現場檢查辛辛苦苦,她在這裡指手劃腳,她能讓她自己去查好了”。不久,因為一個書証的內容能否証明案件事實,她和主查人辯得面紅耳赤,吵了起來,幾天相互不理睬。經歷了這些,姚琴有些猶豫了,她是個溫和的人,不喜歡和別人有沖突。可是如果不堅持,自己的崗位職責怎麼辦呢?最終,責任感戰勝了其他想法。

參加安徽省高院道交審判指導意見征求意見座談

接下來,她更加注重和檢查同志的溝通交流,耐心向他們解釋証據和程序在行政處罰中的重要性,也了解現場檢查中的各種困難,為調查取証出謀劃策。同時,她認真研究行政訴訟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保監會關於檢查處罰的各項規定,著手起草了《行政處罰案件審核要點》、《現場檢查報告編制規范》等制度,將對各類証據的形式要件、審核標准以及証明力等要求納入其中,方便大家在辦案中遵照執行。她還著手匯總了安徽保監局成立以來的行政處罰情況,建立行政處罰基礎數據庫,促進行政處罰裁量標准與實施尺度的統一。

經過不懈的堅持和努力,局內逐漸建立了檢查處罰標准化體系,檢查處罰各項工作均有章可循。如今,辦案要重程序、重証據的觀念已深入同志們心中。經常有同志從檢查現場給她打電話探討取証工作,遇到一些重大的案件,她和法制處其他同志也會主動赴檢查現場協助固定証據。8年來,她審核處罰案件200多件,制作處罰文書600多份,沒有一起行政處罰被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姚琴的工作也獲得了大家的支持和認可,在年度考核中她多次被評為優秀或先進。

參加保險糾紛訴調對接工作座談

保險法制環境的協調員

研究解決行業發展中面臨的法律問題,是法制處的另一項重要職責。針對消費者關於車險理賠難的呼聲和保險行業關於訴訟超賠多的反映,處內研究決定將改善車險訴訟環境、提升車險理賠服務水平作為重點。姚琴是法制處的業務骨干,自然要帶頭攻克難題。

課題確定后,2012年初,姚琴和法制科的同志們啟動了道交事故理賠訴訟案件的專題調研。他們廣泛搜集典型案件60余起,認真研究每一個案件的判決文書,歸納出車險訴訟中四大類爭議焦點問題,即交強險條例第22條的解釋、免責條款提示說明的認定、司法鑒定意見的採信、理賠項目的計算依據等。而在爭議的背后,又隱藏著法律法規不嚴密、社會誠信環境不佳導致的假証據泛濫、保險行業自身條款不嚴謹和承保理賠不規范,以及法院維穩壓力和法官對行業的一些偏見等原因。除了要督促行業練好內功外,與有關司法機關的溝通協調必不可少。

2012年,處內將與安徽省高院的溝通協調作為重點,意圖推進省高院統一全省各地審判標准,促進矛盾糾紛妥善化解。為了雙方能夠順利對話,針對四類焦點問題,姚琴廣泛搜集全國各級各地30多家法院的相關審判指導意見以及其他有關規定,從合法性、合理性等角度開展深度研究,結合安徽省情提出18項建議。為保証觀點的客觀公正,還請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從中立的第三方角度,對案例的典型性、焦點問題的准確性和建議的合法合理性進行客觀評判。做足了功課之后,在處領導帶領下,開始了與安徽省高院的溝通協調。經過不懈的努力,雙方溝通逐漸深入,最終建議絕大部分獲得了法院的認可。2013年底,安徽省高院出台了道交案件的審判指導意見,其中關於訴訟主體、賠償責任范圍、非醫保醫療費用、保險公司追償權、訴訟費適用規則等多項規定,體現了對事故受害人、保險公司等各方當事人權益的平等保護。

參加規范涉保司法鑒定工作座談

訴調對接是快速有效化解車險理賠糾紛的一個重要手段。2012年6月,法制處指導合肥市保險行業協會與廬陽區法院開展訴前調解的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2013年,以最高人民法院和保監會推動保險糾紛訴調對接為契機,在處領導帶領下,姚琴和同志們先后指導推動合肥、馬鞍山、池州、黃山、滁州等地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其中,馬鞍山市實現各縣區法院訴調對接全覆蓋,並且成立了全國第一個鄉鎮法庭保險糾紛訴調對接調解室。

車險訴訟案件90%以上涉及人傷。2014年,推動規范車險中的傷殘鑒定又被法制處作為改善車險訴訟環境的另一個重點。姚琴和同志們依舊從調研分析做起,搜集典型案例、梳理存在的問題並研究解決措施,最終確定以規范鑒定程序為突破點。經過與安徽省司法廳司法鑒定處的多番座談,雙方達成多項共識。2014年10月,保監局與司法廳聯合出台《關於做好涉及保險理賠司法鑒定工作的意見》。聯合發文主要以保障保險公司到場權為重點,著力解決鑒定程序不透明問題。同時,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共同打擊違法違規鑒定、利用鑒定進行保險詐騙和拖賠、惜賠、無理拒賠等行為,並對通知到場工作進行監督和考核。

開展檢查處罰法律法規講座

普法教育的宣傳員

普法是每一個法律人的責任,身為法制處的一員,搞好保險法制宣傳教育更是義不容辭。8年來,姚琴為監管干部、保險公司高管人員、人身險公司組訓講師等講授保險法律法規20多場次,培訓2000多人次﹔擬寫普法案例30多篇,刊登在安徽省內主流媒體上。如今,安徽法制已經形成了面向機關的“法律講堂”、面向行業的“送法進公司”和面向社會的“案例與保險”報刊欄目三個品牌,姚琴很欣慰其中都有自己的一份汗水。為方便監管干部和行業人士學法用法,她還先后3次承擔了《保險常用法律手冊》的編輯修訂主要工作,先后3次承擔了局內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查閱梳理的文件多達幾千份,在繁雜的文件梳理中表現出了百倍的耐心和細心。

此外,姚琴也沒有放鬆自己對法律的學習研究。她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對保險法開展研究,撰寫關於保險理賠程序與時限、先行賠付、行政處罰設置、行政處罰裁量等多篇文章,有的被保監會信息刊物採用,有的則被《保險研究》(實踐與探索)、《中國保險》、《保險職業學院學報》等刊登。

回首8年來的保險監管法制工作,姚琴覺得自己既無豐功,更無偉績,她惟願自己默默地不懈地耕耘,終能收獲一片法治的沃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相關專題
· 法治人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