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在泥濘的建設工地檢查氣象災害防護設施、奔忙於星羅棋布的氣象觀測站點校准觀測環境、苦心婆心的宣傳講解氣象法律、召開行政處罰聽証會、制作調查詢問筆錄、送達行政執法文書,受到過當事人的衷心感謝,也曾被惡勢力暴力抗法,這一切構成了氣象法治戰線上的尖兵-----孟慶凱的日常工作生活。
孟慶凱,今年37歲,湖北省警官學院法律專業畢業,在湖北省石首市人民檢察院從事4年司法工作,2004年入職雲南省昆明市氣象局法規管理崗位,已在氣象法治戰線上埋頭耕耘了14年。18年歲月風雨,當年書生意氣的年青人已人到中年從容不迫,但一直不變的是那顆法律人的心,那份視法治為使命的情懷。十多年來,他腳踏自行車深入學校、社區為群眾宣傳氣象法律法規,搭公交車開展氣象災害防御、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等行政執法,培訓基層執法人員、指導縣區氣象執法工作等,一路走來,在平凡的氣象法治崗位上默默奉獻。昆明市氣象依法行政工作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連續多年被雲南省氣象局評為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單位,他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受到上級部門的嘉獎。
“國家有國家的規定,離我太遠,看不懂,我是昆明市企業,就按昆明的規定辦事,你拿得出來我就執行,不然我們沒什麼文化,看不懂太高級的東西”。昆明“XXXX第一城”的開發商擺出一副無知蠻橫的樣子,很難想象這是一家資產數十億大型企業的領導。盡管通過多次宣傳教育,“XXXX第一城”最后完善了氣象災害防御設施,但上位法的規定缺少地方細化立法的配套,成為昆明氣象法治工作的一塊短板。昆明市氣象災害頻繁,為了補齊這塊短板,孟慶凱積極向昆明市人大、政府申請,將《昆明市雷電災害防御條例》列入昆明市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獲得批准。該項立法要求在10個月內完成立法的調研、起草、聽証、政府常務會和省市人大批准全套流程,時間緊任務重。為了圓滿完成立法任務,孟慶凱幾乎把加班變成了正常作息時間,每天早6:00搭頭班公交車上班,晚11點搭末班車回家,剛出生不久的女兒長期很少看到父親,缺少感情交流,至今與父親不太親近。從當年2月份市人大下達立法計劃以來,孟慶凱僅起草立法相關文字材料,就達33.4M,修改法規文本34稿,組織參加會議38個,查閱對比了大量的各類資料,與10多個部門協調溝通,向氣象災害防御一線的技術人員學習,同眾多法律專家探討,隻為筑牢氣象災害防御的法律防線。當年12月20日,《昆明市雷電災害防御條例》經雲南省人大批准,條文突出昆明高雷電風險區域的特性,職能劃分明確,可操作性強,有力的推動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氣象災害防御工作。14年來,孟慶凱組織開展昆明市氣象地方性法規立法1項,政府規章2項,政府規范性文件2件。當問到孟慶凱立法工作的感受時,孟慶凱回答“立法所影響的不是一時一事,就算我將來退休了,這些法律規范也將長期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以立法工作固然辛苦,帶給我的卻是滿滿的幸福”。
“我會去查你家住哪裡,你老婆孩子在哪裡上班上學,法律有規定又怎麼樣”,幾個流氓圍著昆明市氣象局3名執法人員,口出狂言。從事氣象行政執法工作以來,孟慶凱曾多次遭遇暴力抗法,既不激化沖突,也不驚慌退縮,只是嚴肅認真的告訴對方,“我是氣象局執法人員,行政執法代表的國家法律法規的尊嚴,違法行為終逃不過法律的嚴懲,勸你要三思而后行”。這一幕對話發生在昆明XXX車市的行政辦公地點,面對義正詞嚴的氣象行政執法人員,昆明XXX車市的老板和糾集的流氓權衡利弊,終於撤圍。最后經過有理有節的宣傳,講解氣象災害防御設施對企業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昆明XXX車市終於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整改完善了車市氣象災害防御設施。多年的行政執法孟慶凱不知經受過多少壓力,也學會了在任何情況下坦然面對,從條件不好的時候腳踏自行車、搭乘公交車執法,到后來昆明市氣象局逐漸配齊執法車輛裝備,孟慶凱對氣象行政執法的態度始終如一,聞警即動,嫉惡如仇。孟慶凱常說“很多人所學的專業、興趣愛好往往和工作不一致,我卻不一樣,我本來就喜歡法律、熱愛氣象法治工作,我做著自己愛做的事情,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14年來,孟慶凱辦理行政執法案件300余件,組織參加氣象災害防御聯合執法檢查24次,糾正整改了不知多少違法行為,從未被投訴舉報執法不公,很好的詮釋了自己的話語。
孟慶凱同志主持行政處罰案件聽証會
當今社會依法治國深入人心,行政機關不僅要嚴懲違法,更需要依法行政,遵守執法程序,否則很容易造成行政復議或訴訟敗訴。由於當事人的不理解,孟慶凱所辦理的氣象行政執法案件幾次被行政相對人聘請雲南省知名的律師,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孟慶凱是法律專業出身,取得了律師資格証和法律職業資格証,有檢察院工作經歷,熟悉法院庭審過程,所辦理的案件在實體証據、執法程序、法律適用都無懈可擊。面對專業知名律師,孟慶凱自己撰寫答辯狀,上庭代理案件,所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全部勝訴,規范的執法程序、專業的法律知識、熟練的庭審技巧甚至得到對方律師和法官的贊譽。孟慶凱查處並代理訴訟的昆明XX大學、昆明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雲南XX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氣象違法行政處罰訴訟案件得到媒體關注,在昆明乃至雲南省都造成相當影響,政府、法院復議決定、判決的權威性有力的推動了全省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發展。
孟慶凱同志主持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辦法聽証會
氣象部門有個特點,絕大多數行政執法人員非法律專業出身,往往從氣象業務人員轉崗而來。有一位多年從事氣象業務轉崗行政執法的大姐,在氣象法制培訓時提出,“我們以前都是搞氣象的,實在沒有執法經驗。你們培訓講的法律法規我們聽不太明白,難以在執法實踐中運用。我們不會執法,實在害怕萬一搞錯帶給單位更大的損失,我們需要具體到每一個細節的行政執法標准”。“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根據氣象部門的實際,不解決基層非專業人員氣象行政執法的風險,就談不上氣象行政執法的整體發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孟慶凱認真總結多年來的執法工作經驗,從氣象行政違法行為的構成出發,對各類氣象違法行為的法理進行分析,確定氣象行政執法調查取証所需証明的要點,並分析氣象行政執法需要什麼証據、使用什麼方式取証以及如何保証取得証據的証明力,以及怎樣將証據形成完整的証據鏈,如何逐步推進氣象行政執法的每個步驟環節,並將之形成氣象行政執法標准。這樣就能夠讓基層氣象業務出身、執法實踐經驗不足的執法人員經過培訓,可以對照標准按圖索驥,高質量的完成氣象行政執法。經過兩年的嘗試努力,孟慶凱已對氣象部門常見的防雷違法案件編制出一套《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行政執法技術規范》,在昆明市及雲南省部分地州投入使用,受到基層氣象執法人員好評,昆明市的行政執法案卷也在雲南省氣象局組織的案卷評查中多次受到表彰。2015年中國氣象局下發文件,將《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行政執法技術規范》列為當年氣象行業標准項目,為全國氣象行政執法標准化進行探索。
法律是社會公德、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約數,忠於法律就是忠於黨和國家,忠於人民。孟慶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將青春奉獻給氣象法治事業,沖鋒在第一線,甘當氣象法治的一名尖兵。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