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工作進展匯報會議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會議室召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紀綱、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主任李小娟、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辦主任安鋼、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王榮梅、市氣象局局長姚學祥等領導同志出席會議。立法起草小組主要成員與會。
與會人員中,有一位年輕人仔細聆聽著領導同事的發言講話,不時低頭做著筆記。當聽到安鋼主任對立法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並且用“氣象局的法治覺悟、學習研究的態度、針對問題的勇氣、真誠合作的善意、探索創新的勁頭特別值得學習和尊重”來為氣象部門點贊的時候,他從心底綻放出幸福的微笑。
這位年輕人叫張宏基。他剛被任命為北京市密雲縣氣象局副局長,目前借調在市氣象局政策法規處。他肩負著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立法。而這項工作,他已經持續努力推動近四年了。
張宏基同志是首都氣象法規工作戰線的“老兵”。他2003年大學畢業后來到北京市氣象局局機關,歷任政策法規處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一直從事法規綜合管理工作。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多年。他參與了首都氣象法制建設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歷程,見証了首都氣象法制工作為氣象事業保駕護航發揮的重要作用。早在2004-2006年《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立法時,他就是起草小組的主要成員之一。他愛崗敬業的精神、勤奮努力的態度、嚴謹認真的作風得到了領導同事的一致贊譽和認可。
“這次能夠參與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立法工作,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最重要的是通過參與立法能為首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做出一名法律人微薄的貢獻,非常值得珍惜與驕傲。”他這樣對記者表示。正是出於這份對氣象法制工作的事業心、責任感,在工作中的他非常盡心負責,時刻充滿了熱情與干勁。
立法是十分嚴謹的工作。一部法規的出台需要經過很多必要的程序。從納入政府年度立法計劃到召開立項論証會,從全方位的調研到一輪又一輪的起草,從對每個立法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到聽取協調各相關部門的意見,背后,凝聚著立法工作者的大量心血與付出。
據悉,《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得到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關心重視,專門成立了以柳紀剛副主任、林克慶副市長為組長的立法領導小組,這是北京市第四部地方性法規採取這樣的立法規格。同時,成立了由市人大法制辦、農村辦和市政府法制辦、市氣象局等部門組織的聯合起草小組。張宏基正是起草小組中的核心成員之一。
由於立法環節多、任務重,而處室的人手又緊,因此,張宏基承擔了大量繁雜的工作,他事無巨細都認真對待。周邊的同事都評價他是一位非常嚴謹、注重細節的人。從事過立法工作的同志知道,立法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調查、研究、協調、協商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召開大量各種類型的會議,包括專家座談會、部門協調會、基層調研會、專題討論會、封閉起草會等等。張宏基既是起草研究小組的一員,也是會務的組織保障者。從前期的議程擬定、邀請專家、會議籌備、會場布置、會議記錄等各個環節,他都提前細心地准備。能親力親為的,從不煩勞同事。他說,同事每個人手頭也有不少任務,能自己干的干嘛煩勞別人呢?會前,他經常要加班加點,准備會議匯報材料,並就立法問題做專題分析,有時候,一加班就到深夜……
在領導同事的眼中,張宏基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從《條例》的初稿到征求意見稿,再到草案送審稿,每一輪草稿背后,都有大量的業務問題、管理問題、法律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每一稿背后有許多作業要做。他與起草小組的同事們一起,逐一研究分析,對草稿的每一個法條、每一個詞語的用法都反復推敲,爭取找出符合實際又科學規范的寫法。為此,張宏基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做足了准備功課。他非常關注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相關報道,搜集並整理了《“7.21”相關報道評論內容摘要及問題指向》。他還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新型城鎮化氣象服務保障若干問題研究》、《氣象災害與城市病的各種關系及其表現的研究》等課題研究。這些材料都為立法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立法工作者需要對大量法律法規條款熟悉了解。一本《北京市常用氣象法規匯編》在他手中,已翻得頁角殘破。在他的辦公室裡,立法相關書籍資料堆滿了桌角案頭。同事們常看見他拿著一沓厚厚的材料,找業務處室探討需要咨詢解決的問題,虛心向專家請教立法中遇到的困惑。
《條例》立法過程並不容易。2013年,市人大常委會將這個立法項目由地方政府規章提升到地方性法規層次,2014年通過調研論証,又將立法項目的名稱由《北京市氣象災害防御條例》改為《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張宏基與立法起草小組的其他成員一起積極思考、開拓創新,通過扎實的調查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據悉,目前《條例》草案送審稿已起草完畢。立法突破了“被動防御”的思維定勢,將氣象災害的“防御”拓展到“治理”層面,體現了“以人的安全為本”、“尊重自然”、“公共治理”的理念,突出了氣象災害防御與治理災害頻發的“城市病”相銜接﹔具有鮮明的首都特色。立法採取的工作方式及內容思路上的創新對於全國加強城市氣象防災減災立法都有復制推廣借鑒之處。中國氣象局領導在對北京市氣象立法專題報告的批示中予以充分肯定,相關成果也被中國氣象局推動《氣象災害防御法》立法時運用。
張宏基從事的法規綜合崗不僅僅隻有立法,還肩負著推動氣象依法行政工作的重任。他參與編制了“十一五”時期北京市氣象事業規劃法規建設部分和“十二五”時期北京市氣象法制與標准化建設發展思路研究報告與規劃﹔參與組織2004年、2010年全市氣象依法行政工作會議組織籌備工作,起草制定了《北京市氣象局關於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見》等多份重要文件﹔牽頭組織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和紀念《氣象法》頒布十周年系列活動,成功組織了華北區域中心氣象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期間既擔任出題人、又擔任活動策劃、比賽主持人﹔他主動為新入職的機關公務員進行氣象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組織編輯了《北京市常用氣象法規匯編》、《北京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重要制度匯編》﹔推動市氣象局於2015年6月正式建立起常年法律顧問制度。
張宏基為北京市氣象行政執法、行政許可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牽頭組織全面推行氣象行政執法責任制﹔組織起草了第1版氣象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組織氣象行政執法人員各類培訓研討,包括第1-3期氣象執法骨干培訓班﹔連續多年牽頭組織全市氣象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活動﹔積極組織和參與防雷安全、放球安全、探測環境保護等各類專項執法活動﹔推動建立氣象行政執法檢查記錄表制度﹔牽頭查處了北京市第一起違法傳播氣象信息案件。他是市氣象局第一批取得北京市行政復議資格的人員。他撰寫的關於行政執法的2篇調研報告連續兩年獲得市局優秀調研報告。2014年,他申報並完成了《關於完善氣象行政執法監督體系的對策研究》軟科學課題。
鑒於在氣象法制工作中的豐富經驗,張宏基同志多次被邀請參與中國氣象局法律法規以及部門規章的起草與相關課題研究。他還參加了《中共中國氣象局黨組關於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的意見》的起草工作。2005年度、2011年度,他曾兩次獲得北京市氣象局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張宏基,一名洋溢著熱情的首都氣象人,在氣象法治建設中勤奮工作著﹔一名充滿著干勁的青年氣象法制工作者,在氣象依法行政道路上不斷求索。在各個部門的法制工作戰線上,像張宏基這樣的青年法制工作者還有許多許多。他們為了法律人的理想,為了法治中國的理想努力著、奮斗著。他們的青春在國家法治進程中閃耀光輝、美麗綻放……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