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指向下午2點。
午后的陽光暖暖地照在辦公桌前的綠蘿上,綠意盎然,桌上同事幫忙帶的快餐已經涼了,她卻仍在埋頭在一堆厚厚案件材料之中。
又半個鐘頭過去,她終於放下手中的材料,揉了揉疲憊的眼睛,剛剛准備打開盒飯……
“王主任,十萬火急,您一定要幫我們的忙!”
一位訪客人未到聲先到,一定非常焦急,她趕緊放下手中的盒飯,悄悄放在材料下面,滿面微笑的迎上去,房間裡都是暖暖的陽光。
……
這也許是最平凡的工作場景,這也許是最普通的日常畫面。而她,卻在這平凡和普通中用心書寫著感動和不平凡。經常接觸各種知識產權案件,她卻不是律師,與律師相比,她的收入很顯微薄﹔她也不是法官,因為她少有法官的威嚴——她是北京市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中心(簡稱北京12330)主任王連潔,一位知識產權保護戰線的老兵,見証首都知識產權事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的一枚綠葉。
2013年4月,王連潔主任(右一)為西城康華偉業工作站成立揭牌。
助力軟件企業依法維權,一展六年之苦
2007年底,王連潔的辦公室裡來了一位身材高大,西裝筆挺的中年男子,寒暄之后,男子表明了來意,其經營的企業因員工離職泄露商業秘密彼時正經歷著一場艱難的戰爭,需要北京12330給予維權援助。隨著他的介紹,我們了解了事情的經過:迪思杰公司為其留學歸國后創辦的一家主要從事大型數據庫高性能復制和數據容災軟件系列產品研發銷售的企業,其原高級研發人員成某,利用工作關系掌握了該公司一款核心軟件的源代碼及相關技術信息,后成某利用公司的技術設備,編寫了與該款軟件功能相同的“DDS”軟件,並對外銷售,給迪思杰公司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王連潔主任了解案情后,十分重視企業的維權工作,組織部門中層進行研討,給予企業具體的應對建議﹔同時,立足北京12330的核心職能和與相關執法、司法部門建立的良好協作機制,於2008年、2011年先后兩次組織公檢法部門召開案件溝通協調會,就技術和法律適用中的難點和爭議進行會商。
在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的支持和協調下,各部門逐一攻克技術上的困難和法律適用上的爭議。一審法院在判決文書中,對於認定被告人成某侵權,做了充分的論述﹔二審法院直接針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進行了補充論述,讓被告人明白其被認定為犯罪的理由和依據。案件二審宣判后,被告人認罪伏法。得知判決結果后,這位堂堂七尺男兒難掩激動,喜極而泣,專程為北京12330和王連潔主任送來了錦旗,並表示願意擔任保護知識產權志願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軟件企業重視商業秘密保護,做好風險防范。
2012年12月,西城普天工作站和迪思杰公司向王連潔主任(左三)贈送錦旗。
這樣的協助企業成功維權的案例自王連潔擔任北京12330主任以來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從傳統產業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剛起步的小微企業,到已具備一定規模的知名企業,每每找到王主任咨詢維權或是提出援助請求,她總是耐心細致的聽企業的需求,並用她多年在知識產權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為企業提供指導。這背后是她孜孜不倦的學習和辛勤的付出。
關注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守護百年文化傳承
2014年,在與西城區知識產權局的一次偶然座談中,王連潔主任了解到區內很多老字號企業在知識產權申請、管理和保護方面都存在問題,尤其是保護方面,老字號普遍反映互聯網環境下,產品容易被仿冒,而企業維權面臨諸多困難。
王主任第一時間就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做了部署,由北京12330牽頭,與西城區知識產權局、大柵欄琉璃廠建設指揮部組成工作小組,並組建由專利、商標和版權審查員、法官組成的志願專家小組,為“大琉”街道的老字號企業問診把脈。春去秋來,無數次的與企業溝通、無數次的親赴企業調研和分主題的座談研討,專家小組摸清了“大琉”街道近20家老字號企業的知識產權需求,包括內聯升、榮寶齋、瑞蚨祥、一得閣等一批知名老字號企業。在此基礎上,以內聯升為代表企業,專家小組就其知識產權挖掘、申請、運用、管理和保護提出了一攬子建議。尤其針對某企業在與內聯升相同或近似商品上大量注冊含有“聯升”的商標,涉嫌不正當競爭等問題,王主任提議組織專家研討會,聽取各方意見,並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向有關部門反映企業的訴求。
2014年12月,老字號企業內聯升向王連潔主任(左三)贈送錦旗。
注意及時總結積累經驗是王連潔主任多年的工作習慣,為了將對老字號的服務經驗總結推廣,在她的指導下,志願專家小組完成了《西城區大柵欄、琉璃廠特色功能街區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課題》,並通過培訓等方式將研究成果廣泛推廣至西城區的老字號企業。
支持“走出去”企業海外維權,增強國際競爭力
2013年,北京12330開始負責北京地區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為了高標准,規范化開展維權援助,王主任帶領大家制訂調研問卷,赴有海外糾紛的企業調研,充分了解北京地區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現狀及企業的需求﹔借鑒外省市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先進經驗,制訂了一套北京市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制度、流程,並根據糾紛高發產業,組建了由技術、法律、國際貿易領域的專家組成的海外維權援助專家庫。目前,已援助了近20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
支持某醫療企業成功應對“337”調查。北京某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2013年遭遇最大競爭對手在美國提起的337調查,這個在美國市場競爭中被慣用的狙擊手段讓剛剛起步的小企業不知所措,恰逢此時,北京12330公開征集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項目,該企業第一時間進行了申報,經過后續的專家評審,該企業入圍當年的維權項目。最終,在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等多方的努力下,2014年底,企業贏得了337調查的終裁勝利,保住了企業主要產品在美國的市場。
積極探索企業海外維權援助的新模式。隨著首都經濟步入“新常態”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企業出海發展將迎來更大的機遇與挑戰,新形勢下,以及對三年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的思考,王連潔主任對政府如何有效地幫助企業應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2015年,在局領導的大力支持,她正在帶領工作團隊積極構建北京地區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公共服務平台,運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探索新的支持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的新途徑。
2013年8月,王連潔主任(左二)調研“798”藝術區的文創企業。
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公共服務平台將根據企業海外維權需求,提供深加工的國別法律、經濟與技術信息,全方位的維權服務資源信息、即時的糾紛信息發布與應對策略分析、系統的海外維權宣傳與培訓,並將積極探索海外維權金融服務,著力解決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信息不對稱、國內服務能力不足及維權資金短缺的問題。
在積極幫助企業維權的同時,王連潔主任也十分重視提升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2015年6月,王連潔主任(右二)在展會為企業解答知識產權咨詢。
2008年,組建首都保護知識產權志願服務總隊,目前,服務總隊擁有近1500人,是首都專業志願者隊伍之一﹔先后與23所高校團委合作,建立了首都大學生保護知識產權志願者校園服務站,在高校廣泛普及知識產權知識﹔10年間,帶領工作團隊編寫了10余種專業書籍。接待了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30余個國家代表團的參觀,向國外政府、企業展示了首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果。
“無論我停在哪片雲彩,我的眼總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風中歌唱,那歌聲也是為著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這是王連潔主任最喜歡的一首歌。
的確,默默奉獻,甘為綠葉,正是這群知識產權工作者最真實的寫照。人們常說,女同志要成就一番事業就需要付出比男同志多得多的代價,在王連潔主任近30年的知識產權工作生涯中,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一直在她熱愛的知識產權崗位上辛勤的耕耘,默默的奉獻。
站好一次崗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站好崗!這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