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民在企業檢查環保設施
孟祥民同志生前是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環保分局監察大隊監察一科科長,曾榮獲淄川區首屆十大環保模范人物稱號。2008年他身患結腸癌仍堅守崗位,2011年7月24日逝世,年僅48歲。孟祥民同志犧牲后,山東省創先爭優做齊魯先鋒活動領導小組、山東省環境保護廳、淄博市先后下發向孟祥民同志學習的決定。孟祥民同志2011年1月被淄川區政府授予“首屆十大環保模范人物”稱號,2011年8月被山東省委追授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2月被環保部授予“環保衛士”稱號,2012年7月被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9月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之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稱號。
他用生命譜寫了一曲震撼人心的環保贊歌。孟祥民常說:“人這一輩子,站著就得像一座山,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躺下就得像一條河,滋潤大地,澤被后世。”
每天上午上班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環保分局監察大隊監察一科的岳菲菲和張林,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科長孟祥民的桌前,默默地擦拭著桌椅,把桌上的書籍擺放得整整齊齊。兩個多月,盡管孟祥民沒有上班,他們倆依然每天都把桌椅收拾得干干淨淨。他們心裡想的是:“老孟啊老孟,一定要好起來,我們都盼著你早點回來。”
2011年4月26日下午,在淄博市第四醫院3樓320病房裡,孟祥民躺在病房左邊的病床上看著天花板出神,妻子劉愛清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想回單位上班吧?那就好好養病,早點出院。”孟祥民努力地點了點頭,其實他知道,自已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2008年10月,孟祥民就已確診身患結腸癌。兩年多來,他經受了22次手術。可是每次手術后,他都堅持回到工作崗位上。期間,他多次參加全區環保專項行動,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今年2月8日,孟祥民的病情再次惡化,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療,這一住就是82天,直到現在也沒能出院。
孟祥民在8個多小時的手術后醒來的第一句話,讓在場的家人與同事無不落淚:“我還有幾項工作沒結尾……”
現在,孟祥民躺在病床上,他很虛弱,臉色呈暗青色,體型偏瘦,雙腳浮腫得厲害。他已經下不了床,連說話都很吃力。
今年春節期間,當人們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中走親訪友時,身負環境監察重任的孟祥民和他的戰友們,一如既往地堅守在環保戰線上,每天走企業、下基層、查水質,密切關注著每一個排污口、每一條河流、每一組監測數據,嚴防企業偷排偷放。
2011年2月8日,大年初六。早晨一醒來,孟祥民就感覺身體不太舒服。一走進辦公室,他剛想和同事打個招呼,就眼前一黑暈了過去。局長李開華和同事們連忙將他送往醫院。
醫院裡,醫生表情嚴肅地說:“癌細胞已經開始向全身擴散了,必須馬上進行手術。”局長李開華拿過診斷書看了看,堅定地說:“趕緊做手術!”
手術持續了整整8個多小時。等孟祥民醒來,已經是下午6點多了。盡管已經天黑了,還有同事陸續趕來。“醒了醒了,老孟、老孟!”一直守在床邊的李開華看到老孟的眉頭動了一下,輕輕地叫著孟祥民的名字。
孟祥民慢慢睜開眼睛,妻子、女兒、局裡的領導和同事們的身影,一個個清晰起來。
“局長,我還有幾項工作沒結尾。”孟祥民吃力地說出了第一句話。
“不用說了,你隻管好好養病,養好病早點上班,工作上的事兒現在先別操心!”看到手術后剛醒來就關心工作的孟祥民,李開華有些動容。一起共事多年的牛兵也哽咽著對他說:“祥民,一定要挺住,我們離不開你……”
孟祥民病情惡化的消息很快傳開了,他所住的320病房幾乎每天都有人前來探視。
淄川區委、區政府領導一直牽挂著孟祥民的病情,多次打電話詢問他治療恢復的情況,並一再指示要為其提供完善到位的醫療服務。在剛剛舉行的淄川區十大環保模范人物頒獎儀式上,作為獲獎者的孟祥民沒能親自前去領獎。當主持人宣讀孟祥民的事跡、告訴大家此時他正與病魔戰斗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3月23日,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召槐受區委書記楊洪濤、區長李新勝委托,來到醫院看望孟祥民,親手送上了環保模范人物榮譽証書和慰問金,並緊緊拉著他的手一再囑咐:“一定要積極配合、安心治療,早日回到工作崗位上,為淄川的環保事業再立新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潮的探視隊伍中,還有許多來自企業的人士、上訪戶,以及許多不知名的陌生人。
山東魯維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乃坤說:“多虧了老孟的協調指導,幫著分析經濟效益,我們才下決心升級改造了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了廢水全部回用,節約了大量成本。這次他病倒了,我一定要來看看他,希望他趕緊好起來。”
“人總有一死,沒什麼大不了的,隻要我身體還行,就讓我多做一些工作吧!”
時間追溯到1996年。那年孟祥民剛從部隊轉業,來到淄川環保分局監察大隊工作。
剛到監察崗位,孟祥民毫無專業基礎。於是,他每次到企業去調查,身上總是帶著一兩本專業書,抽空就看,不懂就查,回到家也學習,常常學習到深夜。就是靠著這種不服輸的勁頭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僅僅3個多月的時間,孟祥民就從業務上的“門外漢”一躍成長為“行家裡手”。
理論聯系實際,孟祥民工作起來更是如虎添翼。他每天奔波在企業之間、河流兩岸,時時以身作則,事事沖在前面。他經常對身邊的人說,干不好工作,我們就對不起共產黨員的稱號。
2001年8月4日中午11點,群眾舉報羅村千峪乙炔廠無任何手續卻在違規生產,這個廠緊鄰千峪村,時值盛夏,室外氣溫近40攝氏度,而廠院內堆滿的乙炔氣罐,在陽光暴晒下堪比一顆顆不定時的炸彈。一旦發生爆炸,將危及千峪村近2000名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接到舉報時,孟祥民正在沿河排查污染源,已經徒步檢查了一上午,又累又餓,雙腿酸痛,可他二話不說,直接趕到了事發地點。
見到企業負責人,孟祥民嚴厲問道:“這些是不是乙炔氣罐?這麼熱的天,爆炸了怎麼辦?”一句話,讓企業負責人也驚出一身冷汗。孟祥民大踏步走上前去,伸手一摸氣罐,火炭一般,粗略一數,有幾十個氣罐露天堆放著,如果發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孟祥民當即上報區環保局主要領導,並協同當地政府部門緊急對氣罐進行了降溫處理。后經調查核實,這個企業是“三無”企業,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后來這個企業被依法取締,涉案人員也受到了處罰。
淄川區是老工礦區,轄區監管企業多達2000家,佔到整個淄博市企業總數的1/3,鄉鎮企業幾乎遍地開花。盡管環保工作力度不斷加大,但有的企業為了經濟利益仍頂風作案,偷排偷放時有發生。
孟祥民常常給同事們鼓勁:“保障群眾的環境安全,也是保障自己家人的安全,苦點累點怕什麼?重要的是群眾對環境放心,家人生活舒心,我們才能安心。”豐富的基層環保實踐經驗讓孟祥民逐漸成長起來,他歷任羅村環保站站長、區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等職務,逐漸擔當起全區環境監察工作的重擔。
人終究不是鐵打的,巨大的環保壓力和繁重的工作任務,長期的風餐露宿和生活飲食極不規律,他忙起來就顧不得喝水,過了飯點就胡亂扒幾口飯。漸漸的,孟祥民的身體吃不消了。2007年,劉愛清多次發現丈夫有便血症狀,屢次要求他去醫院做一下檢查,但是每次都被孟祥民以“忙過這陣子就去”為由拖過去了。后來劉愛清從飲食上多加了注意,督促丈夫多吃蔬菜水果,便血症狀消失了,她也就沒有再理會。
有一天,孟祥民突然感覺腸胃很不舒服,肚子脹得難受,他不得不抽空到醫院作了個檢查,醫生確診他患了結腸癌,讓他盡快進行手術。當聽到“癌症”這兩個字時,孟祥民的心當時就揪起來了,腦子裡亂極了,怎麼辦?還能活多久?還有好多想法沒能實施啊!
從醫院出來,孟祥民找了個台階坐下,腦海裡迅速閃過了很多人的樣子,年邁的父母,下崗的妻子,念高中的女兒……想著想著,他眼淚止不住地涌出來。“反正這病得都得了,治也治不好,能干一天是一天吧。”孟祥民一把抹掉了眼淚,把診斷書往口袋裡一塞,徑直回到崗位上。
由於這些小煉鐵、石灰窯分布廣,牽連多,清理取締阻力重重。有幾次,群眾在取締現場與執法人員甚至發生沖突,孟祥民都是第一個沖上去護住其他執法人員,安撫業主的情緒,耐心細致地解釋取締行動的意義,做通業主的工作,最終全部完成了取締工作。專項行動先后關停取締小磚瓦124家,小煉鐵21家,小石灰窯292家。
在這些專項行動中,讓同事們奇怪的是,孟祥民比以前更拼命了,起早貪黑,話也少了許多。另外,他特別喜歡喝香油,兩三天喝一瓶。事后大家才知道,這是大夫囑咐他的,如果不做手術就得喝香油,每天至少半斤,通便。
2008年12月份,專項行動基本告一段落,孟祥民這才走進局長辦公室,拿出了診斷書,說前段時間檢查確診患了癌症,需要做手術。聽到這話,局長們都驚呆了,埋怨他不早說,不早去動手術。局裡一邊安排孟祥民動手術,一邊組織干部職工為他捐款。
12月29日,孟祥民接受了第一次手術。術后,醫生悄悄地告訴劉愛清:“你愛人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肝臟,進入晚期了,最長不過半年,短了也就3個月。”
那一刻,劉愛清隻覺天要塌了。可她不能倒下,她是丈夫的精神支柱。
為了防止他知道真實情況,大家把床頭的病床卡藏了起來。有一天,一名不知情的護士以為病床卡丟了,又貼了一張。孟祥民上廁所回來,定睛一看,才知道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肝臟。
在做了結腸手術后,僅僅休息了兩個月,孟祥民就拖著帶病的身軀重新站到了工作崗位上。淄川區環保局領導多次強烈要求他回家休息,不要再工作了,他卻一直堅持了下來。他說:“人總有一死,沒什麼大不了的,隻要我身體還行,就讓我多做一些工作吧!”
“無欲則剛,隻有清清白白做人,才能挺直了腰杆做事。”
很多人說,孟祥民干工作不要命,從不把自己當病人,敢沖,敢拼。其實,身患絕症的孟祥民,比他們每一個人都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因為他知道,留給家人和環保事業的時間不多了,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環保事業中。
2009年,按照淄博市“6·30”環境整治工程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部署,淄川區全面開展環境整治工作,身為監察一科科長的孟祥民負責調度、督導列入整治工程的20多家重點企業。五一節后上班第一天,是孟祥民跟醫院約定好做化療的日子,但局裡定於今天組織統一督查,他悄悄地給醫院打了個電話推遲了做化療的時間,就帶領科裡和商家鎮環保站的同事逐家督查耐火材料廠的關停情況,查看了3家粉塵治理重點企業的整改進度,中午一點多才到鎮政府食堂就餐。同事們看他一手捂著肚子,問他怎麼了,他說難受、不舒服,大家讓他趕快坐下休息,可他隻喝了一杯白開水,拿著車鑰匙去車上躺了一會,等大家吃完了,又忍痛帶領大家去了下一個鄉鎮督察。
環境監察不僅是一項辛苦活,更是一項危險活,尤其是淄川區的企業多為鄉鎮企業,環境執法過程中常常遇到“不合作”的當事人。面對危險,孟祥民從不低頭,更不吐一個難字。
2009年4月份,淄川利民污水處理廠進水連續幾天排放超標。為盡快查清原因,孟祥民帶領夜查組,從留仙湖一路步行到賈村水庫,順著排污管線嚴密檢查。凌晨3點多,當檢查到離污水處理廠100米左右時,孟祥民發現有一輛罐車開到了一個院內,隨后關上了大門,院牆有2米多高,外面什麼也看不到。
為一查究竟,孟祥民爬到院牆上觀察,發現一伙人正在利用觀察井偷排廢水。他回頭告訴后邊的同志立即報警,自己則跳到院內制止違法行為。沒想到,違法排污人員非但不聽,還對他進行恐嚇,更將籠子裡的狗放了出來。孟祥民見事不好,立即翻上了院牆,即便這樣,小腿還是被狗咬了一口,鮮血直流。當地公安干警迅速趕到現場,在事實清楚、証據確鑿面前,違法排污的兩人被拘留,車輛被查扣,違法者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淄博華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是羅村鎮的一家民營企業,建廠之初由於對環保政策了解不透,建設的方窯運行不到半年,就因不符合環保要求而上了限期治理名單。下達停產整治通知的就是時任羅村環保站站長的孟祥民。當了解到企業為多方籌資的新建企業后,孟祥民給企業提出了一步到位上馬天然氣隧道窯的建議,通過實施清潔能源生產,開展高標准治理,使企業成為全區第一家使用天然氣的耐火材料企業,生產的產品檔次提升一大截,先人一步搶佔了市場商機,不僅產量持續快速增長,產值也實現連續翻番。
熟悉環保工作的人都知道,環保權力在環境“命門”意識持續加強的大環境下,張弛之間就能左右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孟祥民長期戰斗在環境執法的第一線,隨時面臨著金錢的誘惑。然而,淄川區的很多企業主們都知道,孟祥民不是一個能為金錢所動的人。
這些年來,想通過請客送禮干擾環境執法的事孟祥民沒少遇到過。可誰能想到一個手執環境執法權十幾年的人,身后卻是一個窮困異常的家庭:年邁的父母是地道的農民,常年用柴草做飯,偶爾進城看兒子,連基本的液化氣灶都不會用。
一直在身邊不離不棄的妻子,1996年下崗以來,至今沒找到合適工作。女兒正在讀大二,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全靠孟祥民的工資收入,月月捉襟見肘,盡管如此,他每年還要給父母寄去幾千元錢。單位兩次集資建房,孟祥民都因家庭困難而放棄指標。至今,一家人住在不足70平米的老房子裡,生活十分清貧。
“我有兩件事情很遺憾,一件是當了15年兵,沒當夠﹔另一件是想活著,還想工作!”
2011年2月,孟祥民再次病倒了。妻子劉愛清思來想去,最后決定把丈夫的病情告訴公公婆婆。直到這時,孟祥民年邁的父母才知道,兒子竟然身患絕症已經兩年了。當兩位老人從曲阜農村老家急匆匆地趕來,看到兒子虛弱的樣子,老母親隻喊了一聲“兒啊”,旋即暈倒在地。老父親捶胸頓足,老淚縱橫。當晚,一家人都守候在病房沒有離開。這一夜,花白頭發的老父親盯著兒子看了一宿……
孟祥民的女兒今年讀大二了。在女兒的眼裡,孟祥民的日歷上沒有“休息”二字。平日裡,她總希望爸爸能多陪陪自己,卻很少有這樣的機會。晚上,爸爸經常加班,自己等著等著就睡著了﹔早上,還不等她醒來,爸爸就已經出門了。偶爾有機會在一起說說話了,爸爸又常被突如其來的電話給叫走了。
爸爸病了,女兒從不在他面前哭,也不讓媽媽在他面前哭。她說:“媽,咱們要堅強,要給爸爸信心和勇氣,要笑著面對他!”有一天,劉愛清發現女兒面色發黃,驚慌的連連追問怎麼回事。女兒支吾著說:“聽人講自己獻血后,爸爸以后用血可以等量提供,我就去獻了400毫升。”看著女兒瘦弱的身軀,劉愛清一把抱過女兒,眼淚止不住地流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2011年2月17日,學校要開學了。臨走前,女兒摟著爸爸說:“爸爸,一年前,你和媽媽一起把我高高興興地送到學校,3年后,你們也要一起高高興興地去學校接我回家!”孟祥民努力地點了點頭,悄悄地把頭轉了過去,眼中已是淚眼蒙蒙。
自從孟祥民病倒后,由於連續長時間的病床看護,劉愛清已然憔悴不堪,但是她從未向丈夫單位提出任何要求。面對採訪的記者,她始終堅強地笑著。當記者把話題從治病過程轉到她的家庭時,她再也止不住眼淚。記者不忍心打擾這一家人,於是走進病房准備與孟祥民打招呼告別,卻見病房外的劉愛清擦干眼淚,在進病房的一剎那再次破涕而笑,她要兌現跟女兒的約定,在丈夫面前,永遠笑著!永遠不哭!面對將來的生活,她選擇堅強,“老孟永遠不會走,他舍不得我們。”
讓劉愛清欣慰的是,孟祥民病倒后,大家紛紛伸出援手,春節前,淄川環保分局局長李開華就帶領班子成員趕到孟祥民家裡送來了5000元慰問金﹔春節后,全局干部職工又自發捐款一萬多元﹔其他9位環保模范人物也紛紛為孟祥民獻出愛心,累計捐款兩萬多元﹔區十大環保衛士也來到孟祥民的病床前,並捐助了善款。為了孟祥民,愛心還在繼續……
劉愛清說,孟祥民有兩件事情很遺憾,一件是“當了15年兵,沒當夠”﹔另一件是“想活著,還想工作!”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