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廣州海關法規處蔡華萍:法治改革道路上的孺子牛

2015年09月16日10: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全國海關法治建設隊伍中,有這樣一位女性,她長著一張江南美女的巴掌臉,秀氣的眉眼,白皙的臉上總是挂著淡淡的和氣的微笑。在10年海關法治工作中,她擅長運用法治思維,破解海關改革中的沉疴﹔她投身法治建設,熟練掌握海關各項業務知識、為推進海關普法工作付出了辛勤勞動﹔她堅持法治正義,維護行政相對人和海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她就是廣州海關法規處法制科科長蔡華萍。

與蔡華萍相處,你感受到的是她對海關法治工作的真摯熱愛,是對海關各項業務的游刃有余,是面對各種疑難問題的處變不驚,是對海關法治建設的使命感與擔當,是對嚴謹、公正、法治與正義的執著追求。

全身心投入海關法治工作的蔡華萍

一、善用法治思維,破解海關改革沉疴

開拓思路破疑難

“執法疑難問題是指海關執法過程中遇到的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海關總署規范性、指導性文件未明確規定,對規定理解、適用有爭議,或者規定與執法實際脫節、業務現場較難執行的問題”,這一關於執法疑難問題的定義是蔡華萍在工作中逐漸摸索與提煉出來的。面對海關執法中由於執法疑難問題導致海關現場執法不規范、不統一的沉疴,蔡華萍自從事法規工作開始便予以關注。早在黃埔海關時,她就針對黃埔海關復議案件維持率偏低的情況予以梳理,通過25份執法建議書,糾正執法薄弱環節、釋疑海關執法疑難。擔任廣州海關法制科科長以后,她與同事們致力研究建立一種執法疑難問題發現、研究、解決、反饋機制,通過制度建設破解執法疑難與執法風險。

目前,由蔡華萍親手執筆的《廣州海關執法疑難問題收集、解決、反饋工作辦法》已經出台,明確了多元化執法疑難問題發現機制,完善了執法疑難問題的解決、反饋機制,健全了執法疑難問題的部門會商、專家研判機制,還搭建起廣州海關執法疑難問題展示平台。目前,各職能處室、隸屬海關已通過該機制提起了多個困擾海關執法實踐的疑難問題,諸如“能否對自然人實施稽查以及如何實現自然人進出口行為的海關后續監管”“海關監管企業經營異常處置”等問題皆得到了圓滿解決,有效提升執法質量,增強了海關執法公信力。

開拓思路破解執法疑難

大膽進取立標杆

作為全國海關中首先關注到海關執法環節中繁冗的內部核批環節幾個海關之一,廣州海關早在2013年底就開展了內部核批事項的梳理工作。通過對廣州海關執法、組織管理和監督領域的內部核批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同時深入實地調研,了解海關一線執法單位行政審批工作運行情況,在短短三個月間,蔡華萍帶領的團隊共梳理總署和廣州海關執法文件依據1772份,結合文件依據梳理出廣州海關現有內部核批事項1175項﹔並按照管精、管少、管好的優化原則,提出了取消、精簡、壓縮、下放等優化建議。這些工作底稿、工作方法和工作建議都成為后來海關總署開展推進相關工作的重要參考。

針對某些方面關內自行制定的,超出總署、分署規定的“土政策”,蔡華萍牽頭開展以“土政策”清理為重點的規范性文件全面清理。2014年共清理規范性、指導性文件1209份,廢止逾四分之一共計325份文件,修改17份文件,促進了權力規范運行,為企業免除不必要的手續。

每當人們贊嘆她在各項工作中所表現的超前性時,她卻說這一切不過是順應海關工作的改革方向,“無心選擇,有心結果”。因著在多年海關法治工作領域的潛心鑽研與無限投入,自然的比其他人更多關注到困擾海關執法的一些常見弊病,並在領導和其他同事的支持下,做了諸多嘗試性的工作。

二、投身海關法治建設,推動海關執法依據完善化與普法工作全面化

推動建立執法依據的立改廢釋引制度

當前海關各項業務改革如火如荼,面對海關改革中改革與法治的對立統一關系,蔡華萍始終堅持履行法律人的職責,著力加強改革項目的合規性評估,加強改革配套的法規制度保障。為使配套法律制度更加具備操作指引性,有效指導基層正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海關規章和海關總署規范性文件,幫助一線執法關警員准確理解各類法律法規、新法新政,蔡華萍親手擬寫了《新法解讀和過渡期間法律指引制定工作規程》,並在此基礎上加強其他執法制度的“釋”與“引”的工作。對行政執法程序,規范性、指導性文件明確作業標准、執法流程、審批程序及時限要求,對新制定執法依據進行解讀和指引,定期召開“以案說法”研討會,這些“接地氣”的工作措施,得到了現場關員的贊賞,在內部論壇上大家這樣評價“法規處近期出的一些法律解讀和操作指引很贊!以新舊法條對比的形式,清晰明了,一目了然,特別實用,也特別適用非專業的現場關員。”

滿腔熱情進行普法相關工作

在多年的海關法治工作中,蔡華萍厚積而薄發,從一名普通干部逐步成長為法治業務能手,與她請教業務的相對人、處裡同事甚至是業務處室的同事都對她對業務的精通印象深刻。這種業務的熟稔,使她能夠游刃有余的隨時應對各種工作,直面各種挑戰,更令她在法律授課與普法領域具有信服力與權威性。在她擔任黃埔海關兼職教師、黃埔報關協會兼職教師及廣州海關兼職教師期間,她承擔了《海關法》及相關法律事務的教學工作。為了不使教學工作影響日常業務工作,她常常熬夜備課,編寫培訓資料。在普法工作中,參與了《黃埔海關“四五”普法學習資料》、《廣州海關“五五”普法材料》、《海關工作常用法律法規選編》和海關崗位培訓教材、《黃埔海關行政復議訴訟案例選編》等學習培訓資料的編寫工作,還多次被選派參加海關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向海關執法相對人講授海關法律知識,受到執法相對人的歡迎和好評。在“四五”、“五五”普法期間,由於蔡華萍的出色表現,2006年,她被評為“2001—2005年海關系統法制宣傳教育成績突出的個人”。

蔡華萍精湛的業務能力與她長期堅持結合工作主動學習密不可分。學習與鑽研是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終堅持的一件事。“與其在工作中被迫手忙腳亂的進行點式學習,不如提前主動積累、形成自己的法學知識網。”蔡華萍這樣要求自己,在繁忙的工作與家庭生活中,她見縫插針的抓緊一切時間進行鑽研與思考。2012年擔任科級領導干部以來,她積極打造法規處圖書角,鼓勵科內同事閱覽法學經典著作,形成從事法律工作、研究法律思想、熱愛法律事業的良好氛圍。

帶頭營造本部門讀書學習的良好氛圍

三、堅持法治正義,維護行政相對人和海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

在同事眼裡,蔡華萍是一個純粹的法律人。她自己也說,正是在學法、參與立法和各種法律實踐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快樂,尤其是身為一名海關法律人,能夠用自己的所長維護行政相對人和海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讓她覺得自己的辛勞學習與勤奮工作有了價值。

2001年以來,蔡華萍主持辦理了海關審價、歸類、行政處罰等各類行政復議案件500余起,經過嚴格審理發現了一批執法差錯和瑕疵,通過公平公正的復議決定在法定程序內糾正了海關執法行為的一些不當之處,充分維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針對地方公職律師管理部門對海關公職律師從事崗位的限制,為充分發揮海關法制崗位以外的具有法律職業資格關員的專業特長並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廣州海關在全國海關率先建立了“公職律師團隊”長效工作機制,蔡華萍牽頭組建了公職律師團隊,不斷創新管理和運行模式,通過法律服務隊伍的擴大與團隊集中工作模式,有效解決公職律師數量有限及部分公職律師擔任領導崗位難以發揮公職律師作用等問題,實現了關區法律服務的全覆蓋。

在採訪過程中,蔡華萍不願意過多提及自己如何努力,也沒有用過多的詞匯形容自己如何敬業,而是以一種低調到近乎謙卑的姿態袒露自己,以及她所從事的海關法制工作。正是因為勤奮務實、心無旁騖的品格,讓這個受法律文化熏陶的青年人一次次得以提升。蔡華萍說自己是幸運的,有幸與諸多改革者一起共執同一理想,在推動海關建設中貢獻著自身力量﹔她也說自己不是孤獨的,能夠和諸多海關法治“孺子牛”們一起努力,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前沿,專注海關法治建設,為構筑法治公平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團結海關青年法律人才推進法治海關建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相關專題
· 法治人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