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醫患矛盾的糾紛,致使來自全國各地的部分涉醫上訪人員長期聚集在國家衛生計生委機關大院門前,他們既不訴諸法律,又不去信訪接待室洽談,有的長期滯留,喊口號、播放高音喇叭、挂橫幅、堵塞機關大門﹔有的情緒激動,損壞公物,做出了違法行為,嚴重影響了機關的正常辦公秩序。
上訪人員的這些行為,無疑給擔負委機關安全保衛和秩序管理工作的機關服務局保衛處亮出了一道道難題,而保衛處長范戎春同志就更是使命在肩,責任如山。為了維護國家機關的尊嚴,保護依法上訪者權益,他沉著冷靜,耐心細致做工作,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學法普法用法,依法引導、以理服人、以德感人,有效地疏導上訪群眾合理合法反映個人訴求,避免鬧訪失控,在信訪保衛中把握分寸,講求方法,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譜寫著情與法的華彩篇章。
一、學法用法依法引導上訪人員。范戎春同志是2013年底原衛生部、計生委合並后到委機關西直門辦公區工作的。當時,辦公區門前秩序管理比較混亂,較遠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高音喇叭聲、口號聲、叫罵聲,有時還有上訪者在門前打橫幅、挂燈籠、敲大鼓、敲打護欄,各式各樣著裝打扮、各式各樣姿態的鬧訪人長期滯留堵塞大門,把機關門前一條小道堵得水泄不通,嚴重影響了該地區車輛通行和人員進出。
這種狀況,天天如此,不僅擾亂了門前秩序,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委機關的形象。對此,作為一名有著二十年黨齡的老黨員,范戎春同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他橫下一條心,就從治理門前秩序入手,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這話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可就沒那麼簡單了。這些在門口喊鬧的人都是來委機關上訪的,不是單純的社會治安問題,信訪事項由辦公廳信訪處負責接待,保衛處不負責處理信訪問題,怎樣才能把握好這個尺度呢?於是,他——一個50多歲的老同志,就主動俯下身子,甘當小學生,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多次到辦公廳信訪處和當地派出所了解政策法規,商討解決方案,他從細節入手、抽絲剝繭、理性分析,終於理清了信訪保衛工作的思路和定位。他說: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我們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在法律的框架下,引導來委機關門前上訪的群眾依法逐級理性反映個人訴求。他理直氣壯地講法用法,鼓勵信訪群眾訴訪分離,最大限度地通過法律途徑處理矛盾糾紛,盡量避免採取非法律渠道解決問題,對於確實想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問題的人員,他就耐心勸導他們去信訪接待室洽談,做到依法信訪,理性維權。
二、以情平氣以理服人以德感化上訪群眾。來衛生計生委機關上訪的人員各有各的情況,有一部分老上訪戶,無論你怎麼勸說,他們都堅持不走法律程序,每天在信訪接待室和委機關大門口徘徊、喊鬧,攪得整個辦公區一片混亂。保衛人員每天處在門前一線,面對的幾乎都是上訪人員的責罵聲和埋怨聲,需要用耐心真摯的言語不厭其煩地宣傳引導,需要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防止矛盾激化做群眾工作的能力。范戎春同志帶領保衛人員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和解釋說明工作,以誠懇熱情的語言和平易近人的態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拉近與上訪群眾的距離。上訪來的老太太步履蹣跚,他就趕上前去扶一把﹔殘疾人過來,他就囑咐一聲“當心”﹔談話結束后,道一聲“再見”。有一天晚上十一點多鐘,信訪處已經下班了,來自遼寧沈陽的周某等四人在信訪接待室滯留不走,並且還以天氣冷沒有開空調為借口跟保安員吵嘴,范戎春同志知道情況后,立即趕到接待室陪著他們聊天,熬了整整一個夜晚,第二天一大早又繼續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中。
為了摸清最真實的情況,他就一整天一整天地圍著院子轉,尋找機會與幾個長期上訪人員逐個約談,耐心地傾聽每位上訪者的故事,掌握情況,對他們做勸導工作,有時候對情緒激動者,他還親自帶領他們到信訪接待室去,遇上每周三信訪處不接待時段,上訪人員鬧得很厲害,他就主動與信訪處領導溝通增加接待時間。他帶領保衛處同志們親臨一線,跑前跑后、調閱錄像、摸排情況、研究對策,有時還到駐地區委、政府、街道、居委會、派出所走訪咨詢,協商解決方案。他用一顆同情心、慈愛之心去對待他們,除了耐心勸說開導、解釋政策之外,他還能跟他們談家常,站在上訪者的角度,幫他們出主意,引導他們合理合法表達個人訴求。
一段時間下來,他的誠心誠意得到了一些老上訪戶的理解,尤其是有幾次他還自掏腰包,補償上訪人員經濟損失。如:2014年春節前夕,后海街道長期上訪人田某的上衣被自己帶的小狗咬了個洞,心疼得哭,范戎春同志知道后立即掏出200元錢,讓她去買件新衣服回家過年﹔遼寧的徐某在和保安爭奪高音喇叭時撕破了皮衣內襯,賴著不走,范戎春同志就拿出300元錢給了他﹔山東濟寧王某與信訪接待室保安員爭奪一份記錄材料時,佯裝摔倒,躺在地上不起來,范戎春同志又掏出1000元補償給了她。人心都是肉長的,這些事雖然小,但卻在上訪人員中不脛而走,傳為佳話,這就像觸及了他們的靈魂一樣,使他們越來越敬重他,慢慢地他們的行為有所收斂,鬧訪現象少了,門前秩序好轉了,尤其是連續響了兩年多的小喇叭不響了,委機關的同志們都親眼目睹了這一來之不易的變化。
三、依法嚴厲處置嚴重擾序行為。盡管保衛人員在維護門前秩序中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耐克制、苦口婆心、耐心勸導、文明執勤,但仍有一些上訪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往往情緒激動,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范戎春同志一方面教育保衛人員以維護機關門前和諧穩定大局為重,盡量要化解矛盾避免門前滯留人員情緒失控,最大限度的把鬧訪造成的影響降到最小,避免發生沖突或升級為治安事件,同時還要密切關注情緒不穩定人員的動態,對涉暴涉恐苗頭事件早介入、早發現、早報警、早控制,與所轄區派出所建立應急聯動機制,果斷處置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委機關門前正常辦公秩序。如:2013年1月13日,及時報警制止了來自11個省市的20多名“疫苗”家屬上訪人員打橫幅、挂燈籠、喊口號、敲大鼓、毆打保衛人員、堵塞機關大門行為。2014年4月21日,提早掌握情況,配合市公安局和信訪二處穩妥處理“失獨家庭”170多人群體訪事件。把日常管理與防恐要求相結合,高度警惕重點上訪人員,2014年5月13日,對一名帶小孩在委機關大門外滯留超過24小時,不聽勸導堵塞大門的新疆籍上訪男士實施報警勸離。 2014年9月24日,及時報警並協助提供錄像資料,配合派出所對十多名不顧保衛人員勸告,將委機關大門推到摔壞的“疫苗”鬧訪人員實施了拘留處理。
保衛工作平凡而單調。幾年來,范戎春同志以工作大局為重,時刻把委機關的安全穩定挂在心上,他堅持深入保衛工作第一線,每天早來晚走,堅守工作崗位,就連節假日和年假都沒有休息過,自己的老母親已經八十多歲身體較弱,他都沒有休息過一天去陪護一下。單位領導在辦公樓給他安排了一間辦公室,可他連一次都沒有進去坐過,每天除了在辦公區巡查和處理情況外,就是到監控室和值班員一起查看錄像、聽候電話和研究工作,隨時關注防火、防盜、門衛、停車各種動態,各項安全保衛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忙而不亂。他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和鼓舞著周圍的同志們,使整個保衛處洋溢著團結和睦、緊張有序、奮發向上的氛圍,每個同志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各自的特長得到了充分調動,產生了最大的整體效應。他帶著對保衛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對待信訪群眾的深厚感情,用真勁,動真情,真心實意解決問題,學法用法執法,把情與法融入信訪保衛工作中,依法規范信訪行為和信訪秩序,恰當處理好維穩和維權的關系,默默無聞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受到了信訪群眾的信賴和尊重,也得到了委機關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認可與表揚,在保衛崗位上奏響了一曲尊法守法的動人凱歌。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