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浙江海寧市場監督管理局沈志峰:在與時俱進中 鑄就精彩的法制人生

2015年09月16日10: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物名片:沈志峰,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科科長,海寧市人民陪審員,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會理事。

敬業奉獻在崗位 開創法制新局面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敬業奉獻、猛進如潮”是海寧精神在穿越歷史塵埃后,引領著潮鄉兒女開創嶄新未來。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沈志峰同志自然傳承著海寧精神的基因。

2000年沈志峰同志由消費者權益保護科科長轉任法規科科長,從繁忙的消費維權主戰場轉為推進系統依法行政的主陣地。在法規科長的崗位上一干就是15個年頭。如今已由一個血氣方剛的正直小伙子變成了鬢角染霜的成熟法制人,可他痴心不改,無怨無悔。已核審行政處罰案件近萬件,未出現一起行政復議被撤銷、行政訴訟敗訴,系統執法環境得到持續改進,連續多年保持行政處罰零訴訟、零復議。其所在單位作為全市行政機關唯一連續14年榮獲得“全市依法行政先進集體”稱號的先進單位。上任伊始,面對系統行政訴訟復議案件,干部執法隊伍能力素質倍感壓力﹔面對法制的傳承與創新,依法推進地方經濟發展充滿渴望﹔為全面提升系統干部素質,沈志峰暗下決心,從解決基層執法疑難法律問題抓起,從破解基層執法難點做起,從自編基層執法教材、制作教案講起,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辛勤和汗水,始終如一地沉浸於推進法制建設的過程中。沈科長以老師身份進社區、進市場主體、進大學校園、進行政機關等,用合法規范的日常執法范例、用求真創新的法學思維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法學藝術語言,向社會、單位、學校傳遞工商法治正能量,深受學員歡迎。沈志峰在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法制業務中,不斷取得突破性實效,贏得了系統內外尊重。“沈老師”也被嘉興市、海寧市聘為“普法教育講師”﹔單位新來的公務員都喜歡到沈科長那裡尋找執法中疑難問題的答案,年輕人往往隻求有答案。對此沈科長,總要誨人不倦地開導年輕人,告訴一個答案是一時受益,而能運用一種法治思維方法才是終生受益。單位小王學歷很高,但由於不是法律專業,對法律的理解、拆解法律條文能力偏弱,對此沈科長總是先提問,再運用法律條文進行深入淺出解剖,小王常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沈科長也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讓青年干部快速成長一定要讓其知道法律的淵源在那裡。當然這只是沈科長在法制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局系統干部培訓班

求真探索走前列 謀求法制新篇章

沈志峰的辦公桌上、書櫃裡滿滿的是書本、材料,當中有幾本《工商行政指導事例匯編》。“前幾年連續編了5本,錄入了98個事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廣作用。這幾天在對已完成2014市政府立項的行政指導理論課題進行重新審閱修改,目前全省行政機關還沒有全面啟動,到時還可派上大用處了。”

沈志峰沉下身鑽研業務在系統內外已有名聲,已累計調研起草的規章制度、法制立項課題等達220余項、計112萬余字,多次為國家工商總局提供有價值的法制工作經驗。完成省局和政府科研立項法學調研課題7項﹔其中,2個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成果課題研究讓他頗為自豪:自豪工作走到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自豪可以用法律的嚴謹、公平,推動和諧執法、助推地方經濟發展,自豪能為全國系統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其中一個便是現在全國各地正積極推進的行政指導工作。

市場主體普法培訓

“這項工作我們是全省第一家起步,現在已有的規章制度、指導辦法等被全省各地借鑒學習。”沈志峰介紹,2004年,國務院要求發揮行政指導等方式的作用,提高行政效能,隨后各地學習刊發的均是些理論性文章,由於缺乏對實踐有指導作用的實例,這項曾經被西方經濟學家稱為啟動經濟發展的“金鑰匙”的工作,停止於理論階段。如何讓行政指導這架騰空的“飛機”降落在服務經濟發展的“軌道”上?並利用現行的法律來推動經濟發展。這是沈志峰面對的挑戰。

2007年起,通過摸索、實踐,出台操作規程和制度。

同時,率先在全省建立起具有海寧特點的“項目+事例(案例)”的行政指導工作模式。

“我們通過通俗易懂的行政指導事例這創新機制,能使難學難懂的法律直接轉化為行政機關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常態模式,隻有這樣才能體現工商職能價值。”沈志峰說。2010年8月16日時任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在省局專題會議聽取海寧局實踐行政指導工作匯報時指出“海寧局行政指導工作探索早、思考深、操作實,對全省及省級機關都有指導意義”。由沈志峰承擔的《區域性行政指導理論建模與實証研究》政府立項科研課題,2014年底通過國內專家組鑒定論証,認為課題“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形勢下,努力探索民主行政、柔性管理的新型模式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效填補了國內空白,為行政機關多視野實踐行政指導提供了本領域的理論依據,具有較強的理論研究前瞻性和現實指導意義。處於國內同類領先水平”。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再反哺理論,這是沈科長的法制求真思維方式。近幾年海寧已經涌現出:太陽能行業反"傍名牌行為"、提升特色農產品(品牌)競爭力、景區“套餐式”行政指導、家紡業商業秘密保護、創農信社股權出質登記中小微企業融資、海寧中國皮革知識產權保護、汽車銷售企業經營自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優秀行政指導項目(事例)。行政指導已成為海寧農民增效、企業增收的好幫手。

行政機關執法人員培訓

海寧許村鎮是“中國布藝名鎮”,家紡產業是當地支柱產業,有全國聞名的“海寧中國家紡城”。產值達到了220多億元的許村家紡業,在蓬勃發展的背后,企業的商業秘密被侵犯的幾率卻越來越高。為此沈志峰經常進企業面對面與業主討論薄弱環節、提供法律支持,指導編寫實務,宣講法律法規。

2010年,許村有一家小有規模的家紡企業就曾吃過這樣的苦頭。曾經是企業的兩名骨干——一名設計師、一名銷售經理,突然離職后在許村注冊了一家公司做起老本行。沒多久,很多老東家的花樣出現在市場,一些老客戶也投奔了新公司,老東家隻有選擇報案。“幸好,這公司是我們‘商業秘密保護行政指導項目’的指導單位,由於我們先期指導到位,因此証據收集較為順利,很快水落石出。”沈志峰說,對兩名侵權者處以兩萬元罰款,並賠償老東家75萬元,為受害企業挽回了一定的損失。

海寧長安鎮鮮切花在江、浙、滬一帶已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但在品牌建設方面相對滯后,影響競爭力。沈志峰走村訪戶到田間地頭,以專業知識引導農戶增加品牌競爭意識,以點帶面推動塊狀農業經濟品牌建設工作,促進農民增效增收。正如合作社負責人張金生深有體會地說,“在杭城有‘十朵百合花,九朵海寧來’的市場優勢下,品牌提升必將促進‘康藝’的市場價格和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這在市場銷售中印証了張金生的話,原本售價六七十元十枝的百合花有了五元的上升空間。目前,合作社現有社員 223 人,種植面積達到5300多畝,年營銷額達到7000多萬元,連接農戶550多戶,幫助農民推銷鮮切花4.5億枝。

全省法制干部培訓授課

在沈志峰科長的大力先行實踐下,已在系統內外產生了行政指導領域的“試驗田效應”。行政指導評估成果在《法制日報》、《人民網》、《浙江日報》等中央省市媒體和政府法制網站給予大版量深度報道。全國各地系統前往海寧考察調研。海寧市人民政府、嘉興市工商局專題在海寧局召開行政指導現場推廣會議。

另一個是推行行政處罰說理體系,被確定為“浙江省科學技術成果”,榮獲海寧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屬全國領先。沈志峰歷時三年多時間的務實調研與潛心法學研究,終於創新了一套獲得公認的處罰決定書的范本。讓當事人在被處罰的過程中接受法律教育,也加強了執法人員說理能力。

2009年,海寧說理模式成為全國典范,20多個省市50多個工商部門到海寧考察、聽講座。沈志峰作為全國工商系統唯一特邀代表,在中國法學會主辦的中法奧國際研討會上介紹說理模式。2012年2月,《推行行政處罰說理 構建和諧執法環境——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一公分”的海寧經驗》錄選中國工商出版社出版的《工商系統典型報道選》叢書,沈志峰個人被國家工商總局被為2006-2010年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法制工作先進個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相關專題
· 法治人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