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統計工作屈指數來,二十載有余,普通工作,平凡事跡,數海泛舟,浪花多多,唯有一些統計執法經歷,猶如數海明珠,鑲嵌心中,時至今日國家統計局辦公室開展統計法制人物與法制故事宣傳展示活動之際,隨手拿出,信手翻開,細細品味,韻味十足,回味無窮。
統計執法的魅力————公平與公正
時間回到15年前的秋季,已是十月下旬,田地裡播種的小麥,已鑽出了地面,綠芽成行,生機勃勃。而位於河南省汝陽縣蔡店鄉庫頭村村東頭的500多畝的農田裡,一顆顆東倒西歪的玉米無精打採的站立著,那一片片黃白透黑的玉米薄膜包裹著的玉米穗低拉著頭,好像在對過往的路人訴說著心中的委屈。怎麼了,乍回事呢?原來是汝陽縣庫頭村二個村民小組的村民與縣種子公司簽訂種植的玉米種子產量,出現了問題,兩家的爭執,使得這一群早該退出農田的玉米作物,依然靜靜的守候在農田裡。這期經濟糾紛引發的群體事件已受到媒體的關注和縣政府的重視。案件很快在縣法院立案,並專門成立專案組,調查階段縣法院已組織法庭調查組、鄉政府、縣公証處三家先后三次對玉米進行測產,都遭到群眾的強烈反對,使得案件進展受阻,矛盾異常突出,案情變得復雜。鄉政府、村組代表 、法院工作組人員多次協商,最后決定由縣統計局對玉米產量進行測產。
十月下旬的一個上午,剛剛上班,縣統計局領導召集局法規股及調查隊人員開會,講述事情的經過及案情的重要性,決定成立由法規股牽頭,農調隊人員參與的玉米產量測產小組,給這樁經濟案件的審理提供証據,以平息這樁惡性群體事件。
警車在通往庫頭村的民間道路上行駛,剛駛出村頭,看到玉米地旁守護庄稼的村民,鄉間道路上也擠滿了人群,剛一下車,村民代表及群眾就圍了過來,七嘴八舌、議論紛紛說個不停,后邊的幾個村民指指點點:“那個是農調隊的老楊,那個是統計局的小李-------”。幾個村民代表拉住我們的手說“可把你們給盼來啦,快幫我們測測產吧,你們測出的產量我們放心,我們相信,我們經常看電視,聽說過統計法,你們統計的數據有法律依據,國家都相信,我們也相信,快幫幫我們吧”。寥寥數語,給我們心頭一激,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朴實的語言,道出了村民的心聲,說出了平凡的統計工作在基層的反響,統計執法的魅力,統計工作的意義,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在寥寥數語中得以詮釋。公平、公正、正義的擔子落在我們肩頭,使我們倍感統計工作責任的神聖﹔統計執法及統計調查工作將再一次在田間、地頭、民間重演﹔公平、公正再一次在統計工作中得以體現,村民的呼聲給我們做好這次統計執法、搞准玉米產量增添了無限能量。盡職、盡責、搞准數據盡在不言中。
按照國家統計局糧食產量抽樣調查制度,選取村民代表、法院專案組人員和我們共同參與﹔現場對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方案的培訓和工作分工﹔一系列的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測產期間,計算的、畫圖的、拉尺子的、查玉米壟、測壟長的、掰玉米棒的、保存玉米穗的,跑前跑后,個個一絲不苟,五天的忙碌,結束了田間的測產工作。科學的測產方法,嚴謹的工作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折服了現場法院的工作人員和庫頭村的村民﹔當我們把收獲的一袋袋樣本糧放在車上離開的時候,村民們簇擁著車輛,把我們送出村頭﹔那場面、那眼神、那激情、那不舍的情景至今讓人難忘。
返回縣局,對收取的樣本糧進行認真的晾晒、脫粒、測濕、稱重、封存、上機計算,各個環節認真把關﹔測產結束,及時將樣本糧、產量數據、調查報告送交法院案件審理工作組,玉米種案件得以及時判結﹔農民拿到了賠償款,群眾的利益得到維護,一場群體事件得到及時平息。庫頭村村民為感激我們,在縣電視台黃金時段打出字幕“統計法統計人,公平正義的保護神------。”看到這些感謝的語句,我們感到由衷的幸福﹔統計法的公平、公正在民間熠熠生輝,統計執法的魅力得以體現,統計人的勞動受到尊重,作為一名普通的統計人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驕傲。
蹲守的魔力——陌生、熟悉到支持
時間再次追溯到2008年的六月份。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作為全球重要經濟體之一的中國也受到危機的波及,大中型企業效益滑坡,小微企業舉步維艱,居民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作為反映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統計工作,受到考驗﹔特別是貿易專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反映一定時期內零售市場變動情況,對居民消費情況和經濟景氣指數起著非常重要作用。
一段時期以來,全縣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起伏過大,規律失常,超出經濟危機影響的合理區間,與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消費感受高度背離。鑒於此,縣局召開專題會議,把核實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業的生產狀況作為專題進行調研,專業人員積極查找存在問題。把全縣基層單位元至五月份的基礎報表數據,認真比對分析,發現城區內幾家大型超市上報的數據出現異常,與同期下滑幅度過大,專業人員及時與超市負責人聯系核實。面對查詢,超市統計負責人不聞不理,拒不配合,推三托四拒絕回答數據變化的原因。
為掌握超市真實、詳細的經營信息,專業人員利用下班和節假日時間進行實地觀察,發現這家超市存在有瞞報經營情況的嫌疑﹔對此,縣局召開專題會議,把它列為統計違法案件進行處理。制定詳細執法方案﹔成立由法規股牽頭,貿易股專業人員以及縣局抽調人員共20人參與的統計違法案件調查小組。按照統計違法案例查處程序,進駐超市,輪流守候在超市門口,對進出超市顧客消費情況逐票登記,核實超市當月銷售情況,核算商品零售額數據。
進駐超市,20人分為四組,分布在超市的四個進出口,調查取証開始了……。
六月中旬,正值酷署,日均氣溫38度以上,站在超市外的門口,個個臉上淌滿汗珠,片刻全身汗流浹背,衣服多次被身體浸濕暖干,暖干浸濕,參戰人員個個不懈怠,對過往每一位顧客手中的小票認真登記,記錄著超市的經營狀況。進出的顧客不理解我們的行為,用陌生、驚異的眼光看著我們,當有熟人和朋友路過都會發出這樣那樣的詢問,面對質疑和詢問,我們認真解釋,告訴他們我們登記的目的,告訴他們統計執法的內涵,告訴他們核實超市經營的統計數據,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是統計法律賦予我們的職責!
第一天,超市的收銀員在領導授意下,極力不配合工作,不時把顧客的小票收起扔進垃圾桶裡,還驅逐我們,不要影響他們工作。面對刁難,沒有人退縮,對丟失垃圾桶小票一一撿起,記錄下來,並在閑暇的時間和他們嘮嗑, 嘮統計工作的責任, 嘮《統計法》的意義,嘮每一個統計調查對象在統計調查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
第二天,超市的員工理解了,排斥情緒化解了,不時主動把小票交還我們手裡。認真的工作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打動著過往的顧客,顧客在遞給我們小票的同時,不時對我們點頭稱贊,報以理解和支持。
第三天,超市領導出面了,笑臉相迎,主動檢討以往的過錯。並送來茶水對工作予以支持。
五天的不懈努力,取得了第一手資料,超市的經營狀況得到了核實,全縣批發零售貿易住宿餐飲業的數據得以維護。
統計執法使超市負責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糾正了瞞報的統計數據,繳納了相應罰款,並表示今后要積極支持統計工作,實事求是填報本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准確及時上報各種統計報表。
蹲守的成功,再次維護了《統計法》和統計工作的尊嚴,淨化了統計工作環境,激勵了統計人員的工作信心,提高了統計執法在社會上的知名度,維護了統計工作的尊嚴。通過執法,使我們加深了對依法統計重要性的認識,加深了統計工作者肩負的重要職責,堅持依法統計,堅持實事求是、恪守職業道德是我們統計人的職責,做一個法律的維護者、遵守者,無怨無悔,無尚光榮。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