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建立調查關系告知制度》,“孫勁鬆”這三個字,在統計調查行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誰會想到,一個學中藥專業的“統計門外漢”,怎麼會走上統計調查之路,居然還有如此造詣?他拿什麼鑄就了自己的人生?在他的身上又體現了法治統計怎樣的時代責任與擔當?
一
孫勁鬆在生豬養殖大戶開展執法檢查,核實生豬數量
“就憑你們一個電話,我就給你們報了報表,現在反倒還說我沒有原始記錄和統計台賬,隨便編造數字,還要處罰我!我一個小作坊,賬都沒有,今后不得給你們報表了,看你把我咋整!”這是2008年,剛調入巴中調查隊任副隊長的孫勁鬆在對一規模以下企業進行執法檢查時,老板說的一番話。“是呀,僅憑一個電話或是口頭通知就要求調查對象提供調查資料,這是國家調查的做法嗎?”老板的話引起了孫勁鬆的深思。通過進一步了解,他發現調查工作的對象多為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具有變化快、分布散、難管理等特點,普遍存在法律意識不強、權利義務不明、配合程度不高等問題,在工作中經常吃“閉門羹”。一想到這種狀況,孫勁鬆暗下決心——一定要扭轉這種局面。
要解決這一問題光靠說教是不行的,必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工作機制。於是,他憑借自己多年的統計法制工作經驗,從畜禽監測入手,制作了一份《畜禽監測責任書》,從法律角度界定了雙方在監測工作中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通過向養殖大戶和輔助調查員宣傳、發放《責任書》,養殖戶逐漸認識到了畜禽監測工作的重要性,明白了接受調查、提供真實數據是自己法定義務,畜禽監測工作也逐步有了新起色。
借鑒這一經驗,孫勁鬆指導各專業都建立了責任書制度,將《責任書》內容、要求以法律文書形式固化下來,規范了送達、簽收、存檔等操作步驟,並作為調查資料採集、工作檢查、質量核查的重要依據。通過對責任書制度的不斷總結完善,2011年巴中隊正式推出“調查關系告知制度”,全省系統推廣,效果很好,成為了依法調查的長效機制。2012年,孫勁鬆撰寫的《推行調查關系告知制度,促進統計調查規范化》被《中國信息報》刊發后,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馬建堂批示在全國推行這一制度。
現在,巴中隊把送達、簽收《告知書》作為各項調查工作的一項剛性制度,實現了全覆蓋、無遺漏,極大地規范了調查對象的行為,將調查工作納入了法制化管理軌道,調查對象配合度顯著提升。巴州區某養殖場負責人說:“以前我們對監測調查工作不重視,后經簽收《告知書》,才知道亂填報統計數據、不配合統計調查工作也違法,現在不敢馬虎了。”巴中隊產業科人員十分感慨:“以前每次報表,求爹爹告奶奶,電話都打爆,自建立‘告知制度’后,無論是企業老總,還是業務人員,都能積極、主動配合我們,現在工作輕鬆多了。”
二
“有人認為統計法很軟,但我不這麼看。法本沒有高低貴賤和軟硬之分,關鍵是執法人公不公、嚴不嚴、廉不廉。” 孫勁鬆說,“這些年,我在執法中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事情,有軟拖硬抗的、狐假虎威的、找人說情的、威脅恐嚇的,但隻要公正執法,嚴於律已,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的確,孫勁鬆在統計執法中是一位不畏阻力、不怕矛盾,敢於碰硬的人。
2000年,由他承頭查辦的某單位瞞報勞動工資案,在經過立案、調查、告知、聽証、處理等程序后,這家單位找關系,私下與孫勁鬆溝通,希望用5部手機抵罰款,免於行政處罰。那時手機還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奢侈品,但孫勁鬆絲毫不為所動,堅持按原則辦事。事后有人說他傻,他說:“如果為了好處而放水,統計法和我們執法者就都成了‘水貨’,統計法和統計人還有何尊嚴,今后就再也不能挺直腰杆執法了!”
2013年,孫勁鬆帶隊先后兩次到某單位開展統計執法檢查,這家單位都以各種理由推托,不予配合。“本來未打算查處的,有問題整改就行,沒想到他們採取了軟拖硬抗的辦法。”孫勁鬆說,“甚至依法發出的《統計檢查查詢書》也石沉大海。他們對統計法的傲慢,增強了我們查處的決心。”於是按照法律程序對該單位立案調查,擬給予通報批評、罰款的行政處罰。這時該單位負責人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專程從福建趕回,試圖宴請執法人員,未能如願。又四處找人調停,甚至找了一些領導出面打招呼,表示“該單位屬招商引資企業,市委政府很重視,處罰了影響不好”。但孫勁鬆帶領執法組頂住壓力,排除阻力,在做好解釋工作的同時,堅持依法辦事、嚴肅處理。鑒於該單位后期態度誠懇,整改到位,減輕了罰款處罰。結案時,負責人真誠地說:“你們教懂了我《統計法》,也讓我領略了調查人,我很服氣!”
孫勁鬆在工業企業開展工業生產者價格執法檢查,查閱相關原始資料,核實價格數據
2009年,鑒於調查隊剛成立不久,調查對象配合程度差的實際,孫勁鬆下決心在執法上來點大動作,以打開工作局面,於是組織開展了全市統計執法大檢查。當年共檢查企業45個、調查點53個,其中對10家企業予以罰款。在案件審理時,有的認為打擊面太寬,得罪了人今后不好辦事﹔有的說企業是地方保護的重點,處罰執行難等。但在隊長的支持下,孫勁鬆力排眾議,堅持執行處罰決定,這也是四川調查系統最大規模的統計執法行政處罰。實踐証明,孫勁鬆是正確的,調查工作不但沒有受影響,反而調查對象的重視、支持、配合程度更高了,數據質量明顯提高。
孫勁鬆不但在執法方面敢較真碰硬,在體制機制方面也研究了不少好點子、好方法。2011年,在他的倡導下,由總隊主導,巴中、成都、德陽、自貢等市級隊建立了聯合執法檢查工作機制,有效破解了“執法力量不足、執法力度不夠、執法處罰難”的問題。同時,他還積極與市紀檢監察機關、人民法院接洽,建立了統計違法案件移送制度,提高了巴中隊執法檢查的質量和水平,擴大了社會影響力。
孫勁鬆說:“執法檢查,罰款不是目的,不能一罰了之,要加強對違法人員的教育引導,最終促進數據質量提升。”他建立的統計違法案件查處回訪制度,受到了調查對象好評,融洽了調查隊與調查對象的關系,有效地促進了調查對象整改提升。南江縣某企業負責人說:“調查隊的回訪制度,對我們幫助很大,特別是孫隊長,多次帶隊幫助建台賬、指導業務,讓我們感受到了真誠和關心。”
三
日子如白駒過隙。現在的孫勁鬆早已從“小孫”變成了“老孫”,但都說他嚴謹、細致、務實的工作作風始終沒變。
打開文件櫃,隨手拿出幾本卷宗,幾乎每一份文稿上都有孫勁鬆的批注和修改。因為在孫勁鬆的眼裡,每一次執法檢查都是國家權威和調查隊形象的展示。
與孫勁鬆共過事的都說他是一位好同事、好領導,能吃苦、會待人。綜合科工作人員介紹:“孫隊在法制工作中既是指揮員,更是操盤手。他經常帶我們到企業、進農家,每次都身先士卒,不光現場指導,而且還親自看台賬、搞詢問、做筆錄,細心幫助我們,報告也是‘枝枝說到葉葉上’。他嚴謹、務實的作風對我們影響很大。”
現在,孫勁鬆早已被公認為統計法制方面的專家。不僅省內的一些市州,如成都、阿壩等隊請去作法制講座,指導執法,就連外省的市州也慕名前來學習統計法制工作經驗。他還多次參加總隊組織的執法檢查,交流統計法制工作心得。“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 這正是對他的最好寫照。由於孫勁鬆的謙遜和推讓,他並沒有幾樣有分量的獎項,但領導認可他、群眾信服他。他先后被市紀委、市公安局和市地稅局聘為特邀監察員、警風警紀監督員、地稅行風監督員。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20多年來,孫勁鬆始終用他的執著和堅韌,在荊棘叢生的統計法制建設道路上,頂風傲雪,負重前行,維護著統計法制的尊嚴,譜寫著人生最美華章。
相關專題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