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感悟紅星

劉中海

2015年08月31日14: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哈密的春天是短暫的,就像秋天一樣晚來早走,從不給人留出寬裕的時間來欣賞和贊美。4月份,幾場勁風過后,行道兩旁的樹叢已經從枝繁到葉茂,把枯黃的冬裝脫換成夏季的綠衫,開始炫耀她那婆娑的身姿。這裡的綠,蒼翠欲滴﹔這裡的綠是醉人的。

然而,在哈密,在十三師還有一種特別的“紅”。這種“紅”不是自然的造化,而是頻頻閃現的“紅星”所放射出的光芒。它無處不在,熱烈濃重,沁人心脾。

一年前,非常榮幸,我領受援疆任務,來到兵團十三師,成為兵團的一個新兵﹔更為榮幸的是,我被派到以“紅星”命名的建設集團公司,成為一名兵團建設者。

初到十三師,興奮和好奇竟沒有對“紅星”二字產生濃厚的感覺和認識,盡管它頻繁地出現在團場、醫院、學校、廣場等重要的命名上,我也只是簡單的將其理解為兵團一般的命名格式。每次看到、說到或者寫到這些大名,平淡得像喝著一杯白開水,無色無味。直到有一天,觀看集團公司的一部宣傳片,開頭一句解說詞是:這是一家以“紅星”命名的企業…。解說員那鏗鏘有力的聲音,自豪驕傲的語氣,瞬間觸動了我,像是在嘲笑我對“紅星”膚淺的理解和認識。我默默重復著這句解說詞,細細品味那一串冠以“紅星”的名稱:紅星一場、紅星二場…﹔紅星醫院,紅星中學…﹔紅星廣場,紅星大道…。原來,那不是一般的格式名稱,而是一個光榮而又驕傲的稱號,是對自己光輝歷史的銘記、傳承和寄托。

從此,我開始留意和尋找一個個“紅星”的故事。

因為工作關系,我時常經過紅星廣場。這裡原是大營房的起源地,據說從建營到現在已有近70年的滄桑歲月,歷經數次巨變,見証了十三師發展歷程。如今這裡垂柳拂面、鮮花爛漫﹔廣場格局別致,層次分明,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徜徉在其中的林蔭小道,我常常思緒萬千,依稀感覺到幾十年前,一代軍墾前輩在這蒼莽的土地上戰天斗地,揮洒汗水的場景。他們鑄劍為犁,艱苦卓絕,創造一個個感天動地,可歌可頌的豐功偉業。在廣場的西邊,有兩處銅像,表現的是一群墾荒戰士正在揮鎬揚锨、人背肩扛的勞動場面。每次走到這裡,我禁不住駐足凝視那栩栩如生的畫面,眼前仿佛就是塵土飛揚、叮當作響、人歡馬騰、轟轟烈烈的工地。有位揮汗如雨的戰士,疲憊面孔上還帶有一絲飽含希望的笑容。在銅像的旁邊,有一面壁牆,上面鐫銘著王震將軍為兵團的題詞: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

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

——這是對建設兵團的光輝歷程的真實寫照。佇立在牆前,一字一句吟誦著題詞,像是在徐徐地展開一幅幅金戈鐵馬、氣壯山河的畫卷,令人心潮澎湃。溯根求源,是井岡山的星火造就這支英雄的部隊。他們頭頂紅星,從閩贛蘇區跋山涉水,浴血奮戰,轉戰到西北邊陲,讓紅星閃耀在大漠戈壁。幾十年過去了,幾代兵團人繼承著紅星的衣缽,在這片荒漠的土地上,生根結果,感天地、泣鬼神,創造出許多人間奇跡。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如今前輩的理想、願望變成了現實。五月的紅星廣場,柳綠榆青,景物芳菲,一派生機盎然。他們的子孫后代盡享栽樹乘涼之樂。白天,涼亭長椅上,老人們攜幼聊天,恬靜安祥﹔晚間,榆柳華燈下,休閑人們聚集在一起,輕歌慢舞,一片祥和景象。


紅星廣場一角


雕像--揮鎬破土的戰士們

在兵團,提起“地窩子”,大家都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那是那個年代的標志性建筑,是第一代軍墾人的一項偉大創舉——不用一磚一瓦為自己建造的經濟適用保障性住房。進疆初期,軍墾官兵為了堅決執行上級命令,不與民爭地、爭房、爭糧,在荒漠的鹽鹼地上,墾荒造田、建造家園。“地窩子”就是在當時極度缺磚少瓦的情況下,戰士們用智慧的雙手建造的地下房屋。在紅星二場有一處保存完好的地窩子遺址,是十三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從場部向西走幾公裡,再穿過一片不毛之地,一排排整齊有序的“窩坑”靜靜守候著這片沉寂的土地。幾十年間,任憑風吹日晒,一直在這裡執著地等待著收工的戰士們回到他們溫暖的家。站在“家”邊,還能依稀可見房頂上的干草樹枝,難以想象,在這簡陋得近乎於原始的條件下,戰士們的生活狀況是何等的艱苦。然而,他們懷著崇高的樂觀主義精神,坦然面對並接受眼前惡劣的自然條件,非常熱愛這個親手建造的家園,並自豪地用“紅星一村、紅星二村...”來稱呼她們。一些戰士還用詩句熱情表達出樂觀的心情:

騎馬挎槍打天下,戈壁灘上安個家。

勞動力量翻天地,笑看農場開紅花。

就是在這樣的原始的生存條件下,利用原始的生產工具,在荒涼的戈壁灘上,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用不到兩年的時間修建了總長70多公裡的紅星一渠、紅星二渠。我是一個工程建設者,對在那樣的條件下取得這樣的戰績是不可想象的,簡直是“天方夜譚”。即使在現在的生產技術條件下,能完成這樣的工程也是很困難的。我們的軍墾前輩用他們的熱血、汗水向世人証明:在紅星的照耀和激勵下,什麼人間奇跡都能創造出來。

然而,奇跡還不隻這些。

紅星二場還有個“萬歲團場”的稱號,曾被譽為“新疆大寨”。那是二場的干部戰士在征服鹽鹼的戰斗中用雙手贏回的。在當年的火石泉,他們像養育嬰兒一樣,用幾千萬方水,把芒硝、鹽鹼一點一點的“逼出土壤”,營造了萬畝良田,連年打破鹽鹼地高產記錄。在自治區第一屆黨代會第三次會議上,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的王恩茂同志在總結講話時激動得振臂高呼“紅星二場萬歲”,從此,紅星二場成了自治區的一面光輝的旗幟,“萬歲團場”名揚天山南北,名垂史冊。紅星再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地窩子遺址

我們援疆干部的駐地叫“小營房”,也是十三師紅星醫院的所在地。每天上下班經過這裡,迎面而矗的那尊高大的白求恩雕像,像似在向你講述醫院的“紅星”情結,也在提醒人們要銘記它那光輝的歷史。

——1945年10月,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在延安合編成立了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野戰醫院,亦稱“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九分院”。延安時期的教導旅代號為“紅星”,其所隸屬的野戰醫院也就自然地稱為“紅星醫院”。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裡,醫院跟隨部隊保延安、渡渭河、戰西安、取蘭州,一路向西挺進新疆,駐守哈密,肩負屯墾戍邊的偉大使命﹔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醫務人員冒著槍林彈雨,出死入生,拼命搶救、轉運傷員,為革命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后來,隨著建制的變更,醫院的名稱也更換幾次,但在兵團人的心中,醫院的那顆“紅星”一直在心頭閃亮,他們一直習慣叫它紅星醫院。70年來,幾代紅醫人,繼承軍隊的光榮傳統,發揚白求恩精神,始終把“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用汗水、淚水和聰明才智精心呵護著東疆大地上的這顆“紅星”。

從感情上講,在十三師這塊綠洲上,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紅色的記憶。每掀開一頁紅星背后的故事和看到故事裡的人們,都是一次心靈的震撼、一次理解的深透、一次認識的升華。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紅星是十三師的特有名詞,是歷史的驕傲,也是力量的象征﹔十三師是紅星的擁有者、高舉者、傳播者。紅星隻有與十三師在一起才能永放光芒!

從思想上講,這種紅色的光芒在穿透人們的心靈之后又折射出紅星的深刻內涵。

紅星是一部厚重的史書,它貫穿了從星星之火到燎原全國的革命史,書寫了邊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史,凝結著建設兵團屯墾戍邊、艱苦卓絕的奮斗史。

紅星是一座雄偉的豐碑,它鐫刻著兵團在革命戰爭、屯墾戍邊、建設邊疆的偉大事業中所建立的豐功偉業。

紅星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它把堅韌不拔、頑強拼搏、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熔煉在一起,鑄就成獨特的紅星精神!


即將竣工的十三師群眾文體活動中心

今天,兵團的后代崇拜著紅星,就是要在紅星的激勵和鼓舞下,繼承和發揚紅星精神,勇立時代潮頭,開拓創新,再創輝煌,為十三師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突出貢獻,在紅星的光輝史上續寫新的篇章。(作者系河南省對口支援兵團第十三師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