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援疆干部講述新疆故事

阿圖什長高變美了

沈立新

2015年08月26日09: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3年8月,我作為第八批援疆干部,從祖國的最東部來到了祖國最西部的邊陲小城——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

阿圖什城市規模不大,建成區面積也就10平方公裡左右,城市人口不到10萬人,這在內地來說,也就相當於一個鄉鎮規模的樣子,但是在新疆南疆地區,這樣的城市格局很常見,是小而全、小而美,很有民族特色和韻味。

在這裡工作生活了近兩年,我的總體感受是阿圖什變靚了,變大了,變高了,變成現代都市了。

帕米爾大橋

 

2014年11月,阿圖什市帕米爾大橋正式建成通車,成為阿圖什市第二條向西出城的通道,打通了連接市區與阿扎克鄉和工業園區的快速路,方便了城鄉居民的往來。

每天傍晚,阿圖什市居民阿布拉江夫婦都要到帕米爾大橋上散步,呼吸著郊區農村新鮮的空氣,感受著城市發展變遷的日新月異。

阿布拉江對我說,自從帕米爾大橋建成后,每天到這裡來散步成了他們夫婦的習慣,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既可以運動健身,又可以靜靜的思考一些問題,緩解白天工作的疲憊,他們覺得這座大橋建得太好了。

而每天傍晚來散步的不僅有那些上班族,那些漢、維吾爾、柯爾克孜等各個民族的老頭、老太太,扶老攜幼的都喜歡到這裡來走走轉轉,感受著阿圖什每一天的變化。

這幾年,阿圖什市按照宜居、宜商、宜業、宜游的城市發展思路,在小而精、小而美上做文章,先后投入城市建設資金十多億元,對城市主干道、綠化帶進行改擴建,新建了北山和南湖兩個城市公園。如今的街道路燈點亮夜晚,公共休閑綠地人流如織,城市環境全面提升,這座南疆小城已成為各族市民群眾共同的家園。

在阿圖什市工作生活了一輩子的居民賽都拉·奧吐爾巴依在帕米爾大橋散步時告訴我,這幾年感覺阿圖什每天都在變,現在市區18層以上的高樓都有三十幢了,這在以前幾乎無法想象。街道上的汽車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上下班期間,還有點堵,感覺像是到了大城市。

就醫環境變化很大

在阿圖什市的中心地段,市人民醫院的三幢新樓組成的U字型建筑群顯得很別致,一年四季到這裡看病就醫的患者絡繹不絕。


阿圖什市人民醫院

在醫院感染科,患者祖侖漢·阿吉巴依老人正在檢查身體,科主任艾買提江·司馬義認真仔細的觀看X光片上肺裡面病灶有沒有感染范圍、有沒有空洞、有沒有鈣化,並向患者詳細了解以前的病史以及相關的輔助檢查。

祖侖漢·阿吉巴依對我說,現在市醫院的看病環境和條件太好了,病房是新的,設備是新的,住在這裡很舒服,甚至比家裡面的還好。

艾買提江·司馬義主任談起這些年醫院的變化感慨萬端,以前醫院是破破爛爛的小二樓,冬天病房太冷,夏天又太熱,來個急診病人,都要考慮一下有沒有條件救治。現在阿圖什市醫院的條件和診療設備比以前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來醫院看病的患者比以前多了很多,廣大農牧民享受著國家新農合的好政策,再不怕因病返貧了。

而今年,市人民醫院邁出了更重要一步,在產城園區建設新醫院,讓園區的產業工人就地就近就醫看病,更方便就近的上阿圖什鎮和阿扎克鄉十多萬農牧民。

育才學校是我們的家

阿圖什市的主要民族成份是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漢族、回族等佔少數。這些年,在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力普及雙語教育的大環境下,阿圖什市的雙語教育也獲得了發展。

原先阿圖什市的漢語小學僅有曙光小學一所,隨著學齡前兒童人數的不斷增多,以及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學生選擇上漢校,學雙語,使得曙光小學的就學壓力越來越大,為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阿圖什市育才學校有著標准化的教學樓、圖書館、學習報告廳和標准的運動場,讓各族學生享受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學校教師車妙齡告訴我,現在學校的硬件設施是阿圖什市最先進的,能在這裡當老師教書育人感到很幸運、很幸福。

學生古麗努爾·艾山在這個學校已學習了三年,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學校是他們共同的家,他們現在有著最好的教育環境,老師都非常好,覺得在這裡上學就像回到家一樣的高興,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才后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農民成了產業工人

在阿圖什市區以西20公裡處,原先是一片空曠的戈壁灘,幾十年來沒有動靜、沒有草木、沒有生機。2011年以來,卻在這裡規劃建設了昆山產業園區,園區佔地5平方公裡,建設標准化廠房21座,以及鄰裡中心和園區孵化中心,目前已有數十六家外地企業落戶園區,解決了當地農牧民上千人就業。

在產業園區和小微企業園,一排排寬敞明亮的標准化企業廠房和一條條規劃整齊的生產線映入眼帘。今后將還建設醫療衛生中心、公安派出所、職工公共租賃房、食堂、自來水廠、供暖系統、職工休閑活動園等配套設施。

來自阿扎克鄉的員工買買提·熱西提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經過一個星期的培訓,很快掌握了生產拖鞋的工序,成為一個熟練掌握一門技能的工人。他對我說,自己可以放下手中的砍土曼到工廠上班了,和城裡人一樣有了固定的工資收入,希望自己能夠學習更多的技能,掙更多的錢。

而來自鬆他克鄉的熱米拉從進工廠不懂生產技術到一點點成為企業的骨干,從在田地裡一年收入不到4000元到一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在企業裡工作讓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今阿圖什市的昆山產業園區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了光伏產業、電子輕工業、機械加工、環保科技、商貿物流業等低耗能、低污染企業入駐園區,延伸了阿圖什市部分企業的產業鏈,增強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作為南疆邊陲小城的阿圖什,這些年在中央和自治區的親切關懷下,在江蘇省對口支援下,在阿圖什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正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巨變,生活在這裡的各族群眾感恩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在他們心中,也堅持著這樣一種信念,那就是:隻有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中,邊疆的各族人民才能享受到富裕、文明、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作者系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州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