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治貧先治愚 扶貧先扶智

永善縣委組織部為挂鉤幫扶點脫貧致富注入源動力

2015年08月17日17: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剛才參加了座談,我十分激動,很感謝縣委組織部對我們的關心和關懷,對於即將步入大學的我們來說,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知識和文化,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為更好地報效祖國,為三堡和永善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細沙鄉三堡村沙包嘴二組田貴鬆同學如是說道,在今年高考中他取得了660分的好成績,被南京大學錄取。

永善縣細沙鄉三堡村屬於低二半山區,居住著漢、彝、苗等民族,有群眾610戶2417人,其中貧困戶382戶1504人。今年以來,永善縣委組織部按照中央省市縣精准扶貧有關要求,結合部門實際,多次組織干部職工深入到挂鉤扶貧點三堡村群眾家中走訪、調研,針對群眾綜合素質不高,思想觀念較為落后,科技意識較為淡薄,外出務工勞動力缺乏專長和技能的實際,在加強村級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現結對幫扶貧困戶全覆蓋,加大資金、項目爭取投入力度,扶持產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創新精准扶貧模式,將“一袋米、幾斤油、幾百元錢”的幫扶模式改為“扶文扶智”新方式。

轉眼,又到一年開學季,今年三堡村有2人考上重點大學,2人考上二類本科,為鼓勵考上大學的同學,勉勵在讀的高中學生更加刻苦學習,將來做社會的有用之才。永善縣委組織部從緊張的辦公經費中擠出10000余元資金,購買了56本《平凡的世界》和56本《牛津中階英漢雙解詞典》分別贈予三堡村在讀的52名高中生和4名即將步入大學校門的學生。

8月11日,在與三堡村2015年新錄取大學生座談時,永善縣委組織部領導為考上大學的4名同學每人送上1000元現金作為鼓勵,並勉勵同學們,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中,要好好學習,邊學邊思考,學好本領,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同時,希望考上大學的同學和在讀的高中學生要心存感恩,不要辜負父母的期望,不要辜負黨和政府的關心培養,要自強不息、立志成才,樹立遠大抱負,為今后回報家鄉、奉獻社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國家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座談時,三堡村新農村指導員、第一書記以一名學長的身份,用自己的高中、大學經歷及身邊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告訴同學們任何貧窮和困難都是暫時的,隻要努力,隻要勤奮,隻要有理想,知識一定能改變命運,一定能成就無悔人生。考上大學的幾名學生向學弟學妹交流學習經驗,傳授學習心得﹔三堡村“兩委”全體成員、部分學生家長代表參加座談並作發言。

“這種座談的方式太有意義了,讓我們與考上大學的哥哥姐姐零距離接觸,聆聽他們在高中期間的學習心得、學習方法及對大學期間的規劃,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增添了動力,讓我受益匪淺,以后我一定努力學習,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將來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參加完座談后,在溪洛渡高級中學就讀的萬芳同學這樣告訴筆者。

“今天這樣的扶貧方式很特別,讓我們與全村優秀學生和他們的家長面對面交流學習,不僅對在校高中生是一種鼓舞,讓我們做家長的也深受啟發。的確,一家人隻要一個孩子有出息了,脫貧就指日可待了。”一名家長在座談結束時感慨地說道。

“感謝挂鉤幫扶單位縣委組織部對我們三堡的關心,這樣的形式對促進我們三堡的發展意義重大,娃娃們成才了,三堡的發展就更有希望了。我們計劃以后每年從村“兩委”辦公經費中拿出一定的資金用於獎勵考上大學的學生,讓這種好的激勵方式一屆一屆傳下去,我相信,隻要我們三堡走出去的大學生多了,三堡一定能早日脫貧致富。”三堡村黨總支部書記侯德友激動的說。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群眾素質的提升和思想觀念的更新是脫貧致富的源動力。永善縣委組織部在落實縣委政府精准扶貧中創新扶貧模式激勵莘莘學子,為他們精神扶貧,讓更多的三堡孩子和家長知道知識的重要、知識的可貴、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從而更加重視教育,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大學生,為建設自己的家鄉、建設自己的祖國貢獻力量。

(永善縣委組織部——馮忠群)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相關專題
· 圖說基層黨建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