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秦巴山區的四川蒼溪縣有80萬人,農業人口佔81.6%,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近年來,該縣先后建成14個萬畝現代農業園區,堅持以農業園區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為統籌園區跨鄉鎮建設,協調多元思想、利益、訴求,蒼溪縣探索推行“1+5”農業園區黨建模式,使基層黨組織“兩個功能”作用不斷凸顯、放大。“1”即在每個園區建立一個園區黨委,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建立相應的產業黨支部,構建適應園區產業發展的黨建工作體制,以黨組織統籌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5”即通過開辦黨群大講堂、推行需要式服務等舉措,發揮黨組織提升干群素質能力、引領產業發展、培養引進人才、改進公共服務、推進園區治理等5個作用,實現基層黨建工作和現代農業發展雙增強雙促進。
強組織,黨的力量在園區生根
結合現代農業園區跨鄉鎮、跨村組實際,蒼溪縣以突出黨組織工作架構的區域性和網絡化為切入點,構建形成“園區黨委+多個產業黨支部”的“1+N”黨建工作體系,統籌協調園區黨的工作、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社會治理。
園區黨委還積極將產業大戶、家庭農場主等致富帶頭人培養發展為黨員,成立產業協會時同步成立黨支部,產業發展和產業鏈條延伸過程,變成了黨組織有形和工作覆蓋的過程。
為解決黨員失范、組織失位、活動失效、機制失靈等問題,園區黨委將黨課上在園區、黨員創先開展在園區、黨建文化建設在園區。園區還開設“黨群大講堂”,一月一個主題,靈活採取現場問答、情景講授、話題討論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學習、培訓技術、宣傳法律,黨員群眾編順口溜說:“黨群大講堂,講農又講黨,農技日日精,黨性更堅強。”組織黨員以創作黨建歌謠、黨建文化小品,開展書畫活動等形式,在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的同時,豐富黨員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該縣14個園區共成立產業黨支部62個,全面建立了園區黨委、班子成員和黨員工作責任清單,每一個黨員都把園區建設一線作為錘煉黨性的戰場,對照責任清單月月對賬、月月公示。
搭平台,黨的溫暖在園區發酵
為提升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服務群眾能力,該縣針對群眾多元訴求和需要,在每個園區整合社會化服務超市、醫療衛生室、幼兒園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規范化黨群公共服務中心,讓園區群眾基本需求都能在服務中心得到滿足和實現。
建立“711”需要式服務平台。開通尾號為“711”的群眾需求熱線電話(“71”代表黨組織,“1”代表需要),24小時接聽群眾需求,並分類建立民生訴求台賬、應急救援台賬、矛盾糾紛台賬三本台賬,對咨詢類事項,即時給予解答﹔對辦理類事項,由干部全程代辦﹔園區黨組織不能辦理的,提交鄉鎮3天內辦理﹔鄉鎮不能辦理的,協調相關縣級部門5天內辦理。組建黨員干部志願服務隊,對需要上門服務的,及時指派志願服務隊上門服務。
在園區劃定支部和黨員服務責任區。每個支部分別挂鉤監管一塊責任區。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組織無職黨員自願認領政策宣傳等崗位,每季度評選一次星級黨員。
善治理,黨的陽光在園區撒播
園區黨委緊緊圍繞調動各類主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健全完善園區基層治理機制,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園區內每一位群眾,最大限度凝聚推動園區發展的合力。
探索建立“村社合一”模式。為扎實推進園區治理,該縣堅持一個園區就是一個社區的理念,實行“村社合一、村社並行”,規范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完善服務職能,為園區群眾提供社區化服務﹔園區黨委也定期公開黨務、財務、園務,把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落到實處。
探索建立“一會六員”治理模式。園區黨委制定《園區公約》,推行生態庭園文化促進協會、鄉風民俗引導員、庭園經濟發展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等“一會六員”治理模式,促進群眾自我管理﹔每年評選好媳婦、好公婆、好兄弟等“十好明星”,開展平安家庭、平安村組評比活動,創建文明園區、平安園區。
探索建立“一折四保+分紅”利益分配模式。為確保園區內各類利益主體實現合理協調分配,收入有充分保障,園區黨委將財政支農資金量化折算成股份,分別按10%、20%、70%的比例分配給村、組和農戶,利用股份形式參與園區經營收益分配,在增加集體經濟的同時,確保群眾利益隨園區經營收益遞增。
相關專題 |
· 中國組織人事報基層黨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