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香敏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肩負著為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高校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
在高校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何不同?筆者認為,如果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是通過反“四風”來解決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解決根本立場、根本宗旨、根本工作路線層面的問題,那麼“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則是通過整改“不嚴不實”問題來解決“成為什麼樣的誰、怎樣成為誰”的問題。
筆者認為,在高校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是加強廣大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教育,要解決的是明確教學主體、牢記辦學宗旨的問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則要解決的是堅持辦學方向、牢記辦學性質的問題。而且,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是全體黨員不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將教育對象明確界定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體現了黨中央抓“關鍵少數”的思想。這就使教育對象更為聚焦、更加精准。高校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是治校興教的骨干,對於樹立優良的黨風校風學風、優化高校政治生態,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抓好這個“關鍵少數”,就能提高高校思想工作的實效性。
無論是從強調他律到他律與自律相結合,從對“四風”問題“不敢”到“不想”,還是從黨員與群眾的關系到黨員與組織的關系,從個人工作作風到全黨政治生態,從集中性活動到經常化教育,都充分表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是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延展深化,抓好專題教育對於不斷深化新形勢下高校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嚴三實”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針對性,體現了新時期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權力觀,是我們黨管黨治黨思想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作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者,要把學習和踐行“三嚴三實”作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契機,作為強定力、改作風、長本領的寶貴滋養,把嚴和實的要求落實到工作、生活和學習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定理想信念,對全國廣大教師提出的“四有”要求第一條就是“有理想信念”。對於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者來說,自己信念、立場、言行堅定,就是對師生最好的宣傳。打牢高校師生的主心骨,首先自己要有主心骨﹔教育引導師生,首先自己要受教育、有靈魂。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將其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壓艙石”和“定盤星”。要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分析高校改革發展中的新情況新課題,培養理論思維、辯証思維和系統思維能力。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本質上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講政治作為第一位的要求,努力在工作、生活、學習中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堅持黨性原則,最核心的就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要清醒堅定,不能和稀泥,不能當牆頭草。面對錯誤言論和傾向要立場鮮明,該表態的堅決表明態度、亮明觀點,真正在思想政治上、作風品格上過得硬、靠得住。
高校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對意識形態工作者的品格修養要求更高。要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修煉,以嚴格標准加強自律、接受他律,行像一面旗,站似一棵鬆,培育和踐行良好德性。古人講,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正心必正行,正行必正風。在高校從事意識形態工作,就要做“尊德性”“道問學”的表率,形成強大的人格力量。隻有這樣,教育人才會有底氣,說服人才會有力量。
(作者朱香敏 單位:北京聯合大學)
相關專題 |
·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 高校黨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