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一個村支書的致富宜居夢

——記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黃河東路街道魏家橋村黨支部書記吳永虎

2015年08月05日14: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一個村支書的致富宜居夢

人物名片

吳永虎,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黃河東路街道魏家橋村黨支部書記,曾榮獲銀川市“勞動模范”“優秀社區工作者”稱號,2007年當選為自治區人大代表,2009年被評為“全區優秀村黨組織書記”,2011年榮獲銀川市“五一勞動獎章”,2012年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

一棟棟嶄新整潔的住宅樓房,一條條通暢平坦的硬化路,一排排功能齊全的健身器材……儼然是城市社區的“標配”,但這裡卻只是銀川市金鳳區黃河東路街道魏家橋村的一角。

近些年,魏家橋村借助城市近郊的地理優勢,抓住黨和政府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的機遇,通過有序流轉土地、組織勞務輸出、進行商業投資,打了一場又一場經濟發展的“翻身仗”,村集體經濟發展了,村民日子越過越富。

說起這些成績,有一個人不得不被提及——村支部書記吳永虎。

8年來,正是在他的帶動下,一個村集體經濟“空殼”、農民人均收入不足900元的貧困村,變成了一個年集體經濟收入達200余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000多元的富裕村。

58歲的尚宏雄是魏家橋村的老村民,回想起2007年村裡剛開始進行土地流轉時的情景,感觸頗深。尚宏雄家有10畝地,雖說不能發家致富,但養家糊口沒問題。聽說要搞“流轉”,老尚猶豫了,甚至不同意。跟老尚有同樣擔心的還有2000多名群眾。面對大伙的質疑,吳永虎主動上門,一方面積極向村民講解土地流轉政策的好處,另一方面及時引導村民搞二、三產業,組織協調勞務輸出,幫助群眾增加收入。在他的耐心勸導和有力推動下,全村4600畝土地順利流轉,村支部引進了11家花卉和育苗企業,幫助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帶動全村2000多名群眾增收致富。

土地流轉了,村民住上了樓房,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來,吳永虎看在眼裡,樂在心田。為使群眾盡早融入城市生活,村支部組織成立了銀川市首家土地信用合作社和勞務中介服務公司,組織1200名勞動力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班。

瞅准銀川市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有利時機,村支部為村民聯系對接了保潔、保安、售貨員等崗位。“你到銀川的各大商場轉轉,很多售貨員都是我們魏家橋的大姑娘、小媳婦。”群眾不無自豪地說。

結合產業結構調整,魏家橋村建設了500畝連片無公害鮮菜鮮果基地,建成佔地12畝的鮮果鮮菜配送中心和佔地26畝的香菇配送種植基地,形成了產、銷、加工“一條龍”服務,帶動了附近1000多名村民就業。

針對村小學條件差的問題,吳永虎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義務拉土4.8萬方,人均義務出工12天,新建成了一所佔地30畝、教學設施一流的村級小學,顯著改善了教學環境,解除了群眾的后顧之憂。

手中無米,喚雞不理。為甩掉“空殼村”的帽子,村黨支部及時盤活小學舊址和老村部閑置房屋資源,進行了租賃,實現年收入45萬元。此外,還購買了6848平方米營業房進行出租,有效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利用為民服務發展資金,村黨支部為27棟居民安置樓和東、北兩側營業網點安裝了監控設施,對居住區破壞嚴重的路面進行維修。

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村黨支部建成4000多平方米的農村文化活動廣場和銀川市首家農民書屋,配置了健身器材、乒乓球桌和羽毛球網架。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每一個農村老人最期盼的,我們為村民每人按7000元標准一次性補貼養老保險,逢年過節慰問困難村民,給村民發放福利,使村民和城鎮居民享受一樣的社區居住條件。”吳永虎說。

如今的魏家橋村,農民群眾喜洋洋,家家住進了新樓房﹔美麗的艾依河繞村而過,門前通上了公交車……群眾把吳永虎和村黨支部的事跡編成了快板由衷傳唱:“優秀黨員好干部,模范先進黨支部,帶領群眾來致富,小康路上邁大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