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江曉峰:從致富能手到興村領頭雁

2015年07月22日14: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江曉峰:從致富能手到興村領頭雁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在湖北鄂州市鄂城新區沙塘村黨支部書記江曉峰看來,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4年前,江曉峰還在從事煙花爆竹生意,年收入在50萬元左右,日子如同爆竹一樣紅火。那一年,他迎來了一次重要的人生選擇。老支書江光林跟他交心道:“眼下村兩委成員年齡偏大,難以適應形勢發展,沙塘村得有你這樣的年輕人站出來挑大梁,帶領全村群眾奔小康。”

老支書的坦誠和信任,讓江曉峰很受震動。的確,一人致富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算富。他意識到,隻有勇敢地站出來,利用黨和政府給的平台,帶領全村人走上發展快車道,才算有所作為。

2011年9月,他高票當選沙塘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后,他為了盡快明確工作方向,多方征求意見。最終,得出結論: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工不富”,還得從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上做文章。

方向是找准了,但一缺資金、二少門路、三無能人,眼前這三隻“攔路虎”實在讓人撓頭。江曉峰與村兩委干部集思廣益,反復權衡,分析村裡的優勢和出路。大伙兒一合計,有門兒!一來,沙塘村是全市的東大門,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二來,有一批閑置多年的非耕地,能為項目上馬提供場地﹔三來,村民素來就有從事企業生產經營的傳統。

請能人,籌資金,上項目,辦工廠……有了全盤考慮,江曉峰忙得不亦樂乎。他發動群眾,盤活村裡的閑置林場、水庫、水塘,種經濟林木,搞立體養殖,開設垂釣農家樂。一批村辦建筑公司、貿易公司、超市紛紛開張,村裡又有了生氣。

“以前我們四處打零工,常年不著家,現在在家門口上班,工作穩定又能顧家,兩全其美。”村民汪美娟手上的活兒不停,語氣裡透著滿足。江曉峰一邊發展集體企業,一邊不忘招商引資。隨著刀具、石材、建材等一大批私營企業紛紛落戶,當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剩余勞動力也獲得妥善安排。

也許因為自己有過從商經歷,他清楚企業青睞怎樣的創業環境。他立下規矩,任何人不得吃拿卡要,要求干部“牆內的事情企業干,牆外的事情我們辦”,讓企業主來得放心、干得舒心。

“創辦初期,江書記在我們用地、辦証和用工上都提供了大力支持。平常有什麼大小困難,村委會都能幫我們及時解決。”鄂州市萬安熱工儀表廠負責人汪濤,為村干部的過硬作風由衷點贊。

目前,全村共引進13家企業,解決了100多名村民就業。村集體企業從1家發展到5家,年產值達到150萬元,村集體年收入達到1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由7100元增長到1.3萬元。

如何讓沙塘村的后人不再受窮?教育,是希望的起點。來到沙塘小學,紅色塑膠跑道,1500平米的多功能教學樓,使得眼前這所農村小學頗具現代氣息。校長左秋蘭介紹,“小到課桌椅,大到水網電網改造,江書記都一一過問,還幫助籌措了90萬元資金,這才有了我們這所全市村級示范小學。”

“如今環境好多了,道路全修通不說,塘堰也全部改造到位,甚至每個村民小組都有了保潔員。”村民江少強對村干部的工作很是認可。江曉峰並不滿足,他深知,農戶抵御風險的能力弱,因病致貧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他提出,落實好市裡的特困群眾兜底保障政策,為困難村民墊付合作醫療費用,得到村民一致擁護,全村2600余名村民全部參加了新農合。六組組長江光發介紹,“我們組用閑置土地、魚塘承包出去的租金來交合作醫療,雖然每年要掏一萬多元,但這是好事,減輕了農民負擔,我們都支持!”

心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在江曉峰看來,不帶私心、清白做事,給村民一本明白賬,是他的本分。天天在外跑資金跑項目,有人猜想,他的招待費一定少不了。可財務公開榜卻出乎大家意料,他的差旅費一年到頭還不到3000元。原來,無論距離遠近,他都用私車,從不用公款在外吃飯。這麼做,節省了有限的開支,卻贏得了難以估價的民心。村民王桂英樂呵呵地說:“說真的,我都66歲了,從沒有過現在這樣的好日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